为什么机械手表走时常有误差?时间是以完全相同的重复过程的延续来测量的,测量时间时人们要把时间和一个已知周期性重复过程相比较。机械手表就是利用了摆轮游丝组成的机械震荡器作为时基,手表的精度将主要取决于摆轮游丝震荡周期的稳定性。但是摆轮游丝的震荡稳定性受以下因素的影响:
(1)摆幅的影响
发条的松紧程度会直接影响到摆轮振幅的大小,因此也影响到手表的等时性能。所谓“等时性”是指震荡物体的摆幅大小不会影响到振动周期的一种现象,但是手表里的摆轮游丝系统并不是做自由震荡的。它和擒纵系部件频繁的发生冲击和碰撞,是一种“强迫+自由”的组合振动状态,因此必然受到来自擒纵系的影响。传冲力矩的大小决定摆幅的大小,也决定他们发生关系的时间,这个时间当然是越短越好。
(2)位置变化的影响
主要的位置变化是平面和垂直面的变化,平面有2个(表面向上和表面向下)立面只算3个(它们是:表把向下,表把向左,表把向上)表把向右在正常佩带的时候不会发生,这样算起来一共是5个位置。位置变化首先造成主要是摆轮轴榫的摩擦面的改变,摩擦面增大,再有就是摆轮的不平衡度在地心引力的作用下更加明显和突出,有附加力矩作用到飞快摆动的摆轮上,还有游丝的重力作用,都使手表摆轮游丝系统在每个位置震荡周期都受到大小不同的影响。
(3)游丝快慢夹的影响
绝大多数的手表都有游丝快慢夹,快慢夹作用就是为了方便的校正走时精度,但是由于快慢夹和游丝之间有个间隙,也叫“荡匡间隙”它的存在极大的破坏了手表的等时性,也增加了手表的位置误差。
(4)温度变化的影响
温度的变化会使摆轮和游丝的几何尺寸也发生改变,这些关键的部件的每一微小的变化都会直接影响到震荡周期,还有温度还会使表油的黏度发生改变,从而使手表轮系的力矩传输和摆动发生变化。
(5)磁场的影响
手表机芯零件许多都是钢质的,因此容易被磁化,包括镍基的游丝也是弱磁性质的,手表在外磁场作用下或零件已经被磁化了的情况下,摆轮摆动周期将极大的受到磁力的干扰,通常情况下是手表走的很快。
(6)冲击震动的影响 剧烈的冲击震动也对摆轮振动周期有影响,特别是低摆幅状态或低频率的手表,至于剧烈的冲击震动已经损伤了摆轮轴榫或游丝的,那必然还会给手表带来走时故障。
(7)手表机芯零件的加工公差
手表是最精密微小的机械装置,公差范围最小可达1/1000毫米的程度,零件的加工误差也是导致手表产生走时误差的重要原因之一。
(8)其它因素
主要由于是手表表壳密封不严,那么潮湿水气还有气压的变化都会影响到手表的走时精度,还容易有细小的灰尘和异物进入表内,影响手表机件的工作。还有一种叫“不带针”的问题,哪个属于表的故障。总之,我建议大家要想手表精度高,就一定要把手表发条保持比较满的状态。一般手表平面要比立面走的好,表壳密封要好还要远离磁场和水,定期给自己的手表做洗油保养。选择购买28800次/时频率的手表(4HZ),也比较低频率的手表会更准点,通常机芯尺寸大的手表要比尺寸小的精度要好。是不是越好的表,就走的越准呢?作为一般消费者,佩带手表最重视的就是手表的走时精度,甚至有的人要求的非常苛刻,每天出现快慢几秒钟的误差都不满意(机械表)。我们知道,现在执行手表的行业标准里规定,通常机械手表的误差是在+/-30秒/日内,石英手表的误差是在+/-0.5秒/日内。误差标准要按天计算,而实际佩带手表中误差当然会累计。机械手表的走时精度,可以说每时每刻都在变化中,影响机械手表精度的最大因素,就是摆轮的摆幅。摆幅主要受发条力矩的大小(弦的松和满)和位置的变化影响,在不同的摆幅下,手表就有不同的瞬时日差,也就是说它的精度始终是在动态变化中的。石英手表的精度主要受温度的影响最大,在摄氏25度的时候,精度最准,而温度无论是升高还是降低,其结果都会使手表走慢。我们佩带手表只能感觉到它的实走误差,但这个误差实际是个平均和综合的误差值,懂手表的人都不太看重手表的精度到底有多准,或误差有多大,因为精度好坏不是一只好手表的唯一标准。实际上手表的走时长期稳定性到是最最重要的,有些手表,买来刚佩带也许在半年内走的还算好,可半年以后误差就变大了。这就是不稳定,像装瑞士机芯的手表一般就不会出现这个问题。我再举个例子说明:“说有甲,乙,丙三只手表,甲表3天内测试走时误差分别是(-20秒、0秒、+20秒),3天的累计误差为0秒;乙表3天内误差分别是(+20秒、+5秒、+10秒)3天的累计误差为+35秒;丙表3天内误差分别是(+20,+25,+20)3天累计误差为+65秒,评论:丙表最好,乙表第二,甲表最次!”因为只有走时长期稳定的手表才可能是只准确的手表。走时稳定性好的手表,也说明抗外界干扰能力强,使用可靠性高,与手表质量相关的各项性能指标都好。如果你很细心或有兴趣,可以找Siri说表做个跟踪,搜索一下Siri说表的走时精度是否稳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