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2020年,注定是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我们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今天的中国,更多上升机会,更多保障依靠,更多成功路径以及更多表达渠道。即日起,红网时刻推出《小康 我来了》系列报道,走进身边的“小康”故事。
红网时刻记者 张兴莎 通讯员 林畅 长沙报道
汤小康,长沙县长龙街道拆迁办一名普通的工作人员。
在同事们的眼里,当过兵扛过枪的他性格刚毅,工作积极上进,生活幸福美满,早已名副其实地过上了小康生活,这越发勾起了记者的好奇。
通过街道工作人员的引导,终于在办公地找到了汤小康本人,与他聊起了关于名字的来历与自己的“小康”故事。
出生时长辈从报纸读到“小康”并嵌入人名
“我1982年出生在长沙县,那几年正是国家提出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的时候。”汤小康介绍,他的名字是姑爷爷取的,老人当年是村里的支书,经常看报读报,关注国家大事,于是想到把当时最热的“小康”一词嵌入人名。
“当年我们班还有一名女同学也叫‘小康’,那时候不太懂什么意思。”汤小康说,小时候自己个子不太高,名字里又有个“小”字,总给人留下小不点的印象,后来长大一点才知道,此“小”非彼“小”,这个“小康”原来有更深刻的寓意。
成年后汤小康入伍当兵,成为了第二炮兵(现火箭军)部队的一员。从新兵到老兵的12年时间里,汤小康获得了各种荣耀,用自己的方式为实现“小康”不断奋斗。
“名字真的在潜移默化影响着我,我生活中一直是一个有目标的人。”汤小康回忆,在部队时根据自己的计划,逐年完成了入党、结婚、立功的目标,也顺利退伍拥有了一份稳定的工作,向“小康”一步步靠近。
自己生活实现“小康”,正为他人“小康”奋斗
“我一直觉得自己跟‘小康’也是有缘的,我的工作内容总是和‘让生活更美好’这个目标分不开。”进入拆迁办工作,汤小康接触的第一个项目就是关于地铁3号线的拆迁,“我一进入街道就为交通更便利出了力了,我所服务的居民也在奔小康的路上。”
不久,汤小康接手了第二个项目,仍然是一个民生工程,洋湖中学的拆迁,更优质的教育资源让居民离小康生活又进了一步。
如今的汤小康通过自己的努力与积累,早已经成了家,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也买了房买了车,经营着幸福三口之家的小日子。
闲暇时光,汤小康还会带上妻儿,还有家中长辈,到周边公园景点走走逛逛,汤小康说:“现在我的生活已经实现小康了,只希望家里人平平安安、健健康康,希望更多人一起早日步入小康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