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想过,自己要过哪种人生吗?
是漂泊动荡,还是安稳平淡?
前些天网上有一个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的人执意留在大城市?
很多人回答说,为了更好的生活,为了更宽的眼界,为了让自己的后代,不必再疲于奔命。
能留在大城市,是一些人想都不敢想的事。
也是一些人拼了命也要达成的人生夙愿。
几乎每一个从小地方出来的人,心中都有个关于突围的梦想。
护工陈阿姨就是这样的人。
早在二十多年前,她和丈夫一起,离开了江苏的小县城,来到上海这个大都市。
她没有文化,小学五年级就辍学的她,只能靠着卖菜艰难度日。
也没有人脉,卖菜赚不到多少钱,她辗转多家,做了住家保姆。
一个农村妇女能在城市里找到的所有工作,她都尝试过。
漂泊动荡,无所依靠,是那段时间的生活写照。
去医院做护工,源于一次巧合。
当时,陈阿姨照顾的一位老太太住了院,医院陪护期间,她第一次接触到了护工这个群体。
正巧,有位护工大姐有事回家,想找到接替的人。
做了一番努力后,陈阿姨接下了这个活儿。
虽然很累,但做一天就能拿一天的钱,比做保姆赚得多多了。
做护工的第一年,陈阿姨就赚了6000块,是在家种地收入的六倍。
拿着辛苦挣来的钱,陈阿姨特地为婆婆买了对金耳环,村里人都喜欢带金首饰,她也想让婆婆也高兴一番。
剩下的钱,全部攒了起来。
往后二十多年,她辗转多家医院,照顾病人、赚钱、攒钱。
这是她当时最好的路。
做护工,从来不是一件容易事。
不仅要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还得喂饭、喂水、擦身、洗脸、洗脚、端屎、端尿。
遇到不能动弹的危重病人,陈阿姨得时刻操心着,观察着病人的一举一动,随时做好叫护士的准备。
遇到病人情绪失控要安抚时,陈阿姨经常一熬就是一夜。
去年年末,陈阿姨接手照顾一位老太太时,就费了不少力。
老太太是因为大腿骨折住的院,88岁高龄,又患有认知障碍,难免会不配合。
刚从手术室推出来时,她经常大喊大叫,喊着让儿子快跑。
一旁的儿子手足无措,不知道该如何安慰情绪失控的母亲。
陈阿姨走上前来,先是将儿子推到一边,紧接着轻声安抚道:
“别怕,你儿子已经把坏人打跑了,过一会就来救你。”
一句句耐心的安慰,设身处地想对方所想,这才让老太太安静了下来。
身边其他病人都说,陈阿姨是这些护工里最有耐心的人。
有次,老太太半夜突然哭闹,医生护士轮番安慰都无济于事,一直折腾到了凌晨四点。
那晚,也是陈阿姨一直伏在老太太床畔,小声安抚,耐心哄睡。
担心药物会对老太太大脑有影响,也没喂安定片。
就这样忙活了整整一个晚上。
老太太的儿子朱键说,陈阿姨照顾老太太,比他这个做儿子的还尽心。
他将陈阿姨的故事写成文章《护工陈阿姨》,发在了公众号上,后台留言一片。
陈阿姨“火”了。
很多人赶去采访她,想知道做护工这些年,陈阿姨是怎么熬过来的。
陈阿姨却说:不是“熬”,是陪伴。
她最见不得老人受苦,她要做的,就是帮他们减轻痛苦,陪他们度过病痛的恢复期。
其实在照顾老太太之前,陈阿姨已经照顾过很多老人了。
老人年纪大,腿脚不便,很难接受住院的现实。
陈阿姨不忍心看着他们受苦,就陪他们谈天说地,打发时光。
不光尽心尽力,还想他们所想,急他们所急。
病人吃不下去饭,喝不下去水时,陈阿姨比家属们还着急。
她想过很多办法:连哄带骗地哄着老人们多吃一口。
只有趁着病人们睡着时,她才能解决自己的事。
洗脸、梳头、喝水、吃饭、上厕所,都得见缝插针地抽时间。
在病房里,她睡得最晚,起得最早,脾气最好,耐心最大。
她早已将看护的病人当成了自己的家人。
在聊天的过程中,我问陈阿姨,照顾了这么多病人,你有没有遇到过特别难照顾的人。
陈阿姨答复我们说:
没有什么难的事,我就是喜欢照顾老人。
生了病的老人都很痛苦的,我周到一点,就能减轻他们的痛苦。
看着他们开心的样子,我也开心。
她还说,做护工,就是以心换心,你真心对他们好,他们总能感受得到。
哪怕这个过程,自己要24小时陪床,要不眠不休,连吃饭的时间都挤不出来。
陈阿姨依旧毫无怨言。
长夜漫漫,晚上休息是个大问题。
这两天比较忙,陈阿姨干脆在病房的地上铺了个毯子,躺在地上凑合一宿。
入睡前,担心病人晚上有需求,陈阿姨在胳膊上系了根绳子,对她说:
你要是有什么需要,就拉这根绳。
医院里有折叠床可以出租,但1小时就要1块钱。
她舍不得租,就找了块木板,等晚上要睡觉时,就将木板搭在椅子上,合衣而睡,囫囵地凑合一宿。
久而久之,门板上有了裂痕,也有了一圈一圈胶带缠过的痕迹。
这块简易的门板,就是陈阿姨在骨科病房里,为自己搭起的小小的家。
饭也吃得很简单。
医院禁止做饭,陈阿姨也舍不得买饭吃。
她干脆买来大白菜、豆腐皮、山药这些简单的食材,用清水煮一煮,拌上盐,凑合着就是一顿饭。
简单的一顿饭,不到两块钱,一天算下来,也不过四五块钱。
二十几年下来,陈阿姨花在自己身上的钱,少之又少。
她跟我们说,自己平时什么都吃,一股脑塞进肚子里,哪管它们是好是坏。
这么一熬,就是二十余年。
苦吗?
当然苦。
各种艰辛,只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才知道。
但陈阿姨从来没诉过苦。
哪怕经历了岁月长久的锉磨,陈阿姨也都咬牙挺了过来。
因为她有一个梦想,就是让孩子们不再吃她吃过的苦。
当年执意要从农村到城里,又拼了命地想在上海找一处安身之地,就是为了给孩子做打算。
陈阿姨有两个孩子,一儿一女。
当年,陈阿姨和丈夫在上海打工,两个孩子就由老人看顾,在家乡读书。
在孩子眼里,他们只知道妈妈在外挣钱,却从来不知道妈妈的工作有多辛苦。
像大多数留守在农村的孩子一样,他们只有在农忙或是过年时,才能见到父母一面。
但好在,两个孩子还算争气,他们双双考入了大学。
毕业后,又都在上海找了份工作,拿上了工资,也交上了医保。
陈阿姨很自豪,这是一个母亲的骄傲,也是她二十多年来付出的回报。
孩子长大后,花销大了,医院的工作也忙了,陈阿姨很少会过一个团圆年。
今年大年三十,两个孩子带了不少吃的,赶来病房看她。
陈阿姨忙来忙去地准备着,用病房的床头柜当餐桌,用一次性餐具来吃饭。
条件虽然简陋,可有着儿女们的陪伴,她脸上笑出了花。
这是她为数不多的能和孩子们团聚的时刻。
也是她为时不多的幸福瞬间。
她还盘算着,等孩子们工作都稳定下来,赚的钱再多一点后,在上海的郊区租一间房子。
这样,一家人就能团聚了。
要想团聚,谈何容易。
在此之前,陈阿姨已经漂泊了二十多年。
二十年的岁月腐蚀,她的脸上有了皱纹,手上起了茧子,双腿由于半月板撕裂,走起路来有点慢。
可陈阿姨从没想过退缩,她说能团聚是遥不可及的梦想,在梦想实现之前,还有太多事情要做。
她也没想过退休,她说生命不死,奋斗不止,人活着,总得有个奔头。
中国人讲究落叶归根,可陈阿姨却想着要捐献遗体。
她怕成为儿女的负担,她不想带给孩子太多拖累。
我问她:不后悔吗。
她说:不后悔。
做护士的女儿跟她说,捐献出去的遗体,能救很多人的命。就算只捐献一个眼角膜,也有可能帮一个人重见光明。
这样的话,她记了下来。
在医院工作这么久,她见惯了生离死别,也更懂生命的意义。
从她的身上,我看到了千千万万打工者的身影。
上海市统计局曾公布过一组数据,上海的外来常住人口数为996万。
这996万人,大都漂泊动荡,卖力拼搏。
有的人,想为孩子挣学费。
有的人,想给家里盖楼房。
他们会自己贴个标签,叫“打工人”。
他们还有个共性,叫报喜不报忧。
她们像陈阿姨一样,都觉得留在大城市可望不可及,但又都想在这里和一家人团聚。
我从他们身上看到过善良、淳朴,也看到过坚韧、勇敢。
他们不怕岁月的锉磨,无惧生活的坎坷。
他们不是别人,正是每一个为生计努力打拼的普通人。
是外卖小哥,是环卫工人,是办公楼里的打工族,是四处奔波的销售员……
是一群为了梦想,不顾艰难,奋力前行的人。
也是每一个读文章的你和我。
愿陈阿姨早日过上她想要的团圆生活。
也希望这世间每一个努力的人,早日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