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瓴IDG等押注,合肥将迎量子科技第二个IPO

WechatIMG72_meitu_1

文/王非

合肥,又一家量子科技公司启动IPO。

9月27日,国仪量子技术(合肥)股份有限公司(下称:国仪量子)上市辅导备案获安徽证监局受理,辅导机构为华泰联合证券。

此前,从合肥高新区“量子大道”走出的国盾量子,登陆科创板成为“量子科技第一股”,也是目前唯一的量子科技上市公司。

如今,伴随国仪量子开始筹备IPO,也意味着,这条“量子大道”即将迎来第二家量子科技领域的上市公司。

源自中科大获高瓴等押注,去年成交订单超5亿

与国盾量子、本源量子等多数量子剋公司一样,国仪量子同样源起中国科学技术大学(简称:中国科大)。

国仪量子联合创始人兼CEO贺羽,2008年考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少年班本硕博连读。2010年,他如愿进入杜江峰院士的中国科学院微观磁共振重点实验室工作,主要负责量子精密测量仪器设备的搭建。杜江峰院士正是主要从事量子物理及其应用的实验研究,并在量子物理实验技术和先进仪器装备研制等方面取得重要成果。

有消息称,在杜江峰院士借出的14平米办公室中,贺羽开启了“为国造仪”的逐梦之路,并于2016年正式注册成立国仪量子,致力于为全球范围内企业、政府、研究机构提供以增强型量子传感器为代表的核心关键器件、用于分析测试的科学仪器装备、赋能行业应用的核心技术解决方案等优质的产品和服务。

2018年,国仪量子迎来了发展的第一个高潮:成立无锡量子感知研究所,相继发布中国首台商用“脉冲式电子顺磁共振谱仪EPR100”和全球首款面向大众的“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

其中,EPR100具有国际领先的微波脉冲产生技术,实现了多种复杂的脉冲实验,为材料科学、生物医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有力工具。而金刚石量子计算教学机则推动了量子计算教育的普及,让更多人有机会接触和了解这一前沿科技。

2019年,国仪量子发布国内首台“量子钻石原子力显微镜(QDAFM)”,为高密度磁存储、自旋电子学等领域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同年,公司还推出了国产自主研发的“全数字化扫描电子显微镜”。

需要注意的是,科研和技术上的蒙眼狂奔还远远不够。贺羽就曾提到,“做企业和做科研不同,不仅要有最先进的技术,还要考虑市场化、产业化等各种问题。”

转变发生在2020年,作为国家级试点,中国科大在安徽省率先启动赋权改革,将科技成果所有权通过“先赋权、再转让”的方式,完全让渡给科研团队,科研人员成为成果的主人。

也正是在这一年,此前已经获得科大控股、科大国创、科大讯飞等“科大”系资金支持的国仪量子,开始在资本市场上大放异彩。

2021年1月,国仪量子官宣完成数亿元B轮融资,由高瓴创投领投,同创伟业、基石资本、招商证券跟投,这也是高瓴首次布局量子技术赛道;2021年12月,国仪量子完成数亿元C轮融资,国风投基金、中科院资本、IDG资本、合肥产投、松禾资本、前海母基金等入股,多数老股东继续跟投。

天眼查App股东持股穿透图显示,合肥司坤股权投资合伙企业作为控股股东,持有国仪量子约27.20%股份;杜江峰院士持股约14.75%;高瓴创投通过珠海著恒投资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约6.12%,同时通过北京高瓴裕润股权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持股约0.30%;IDG资本持股约1.48%。

此外,“科大”系的中科大资产经营有限责任公司持股约14.75%;科大国创持股约2.75%;科大讯飞持股约1.40%;讯飞创投持股约0.30%

在雄厚资金的支持下,国仪量子也迎来了发展的又一个高潮。

以2023年为例,国仪量子聚焦离子束电子束双束电镜、超高分辨场发射电镜、高速扫描电镜等多款国产高端科学仪器上新发布;电子顺磁共振波谱仪国内市占率第一,并超过其他进口品牌总和;电子显微镜年成交量近200台,国内市占率前三,超过其他国产品牌总和;石油近钻头随钻测量仪器在页岩气、常规煤层气、深层煤层气等地区完成超过200口井作业服务,业务细分市场领先。

凭借于此,2023年国仪量子成交订单超5亿元,实现连年翻番,量子精密测量仪器在全球市场占有率领先。

目前,国仪量子产品已经交付到科研机构、医院、企业等上千家客户,并出口至德国、美国、澳大利亚等海外发达国家。

合肥有“量子大道”,更是“量子中心”

作为中国量子技术的摇篮和发源地,合肥汇聚了中国量子领域最顶尖的科学家和工程师。

最引人瞩目的,便是合肥高新区仅有几百米的云飞路,凭借国盾量子、国仪量子、本源量子、国盛量子等数十家量子科技企业的聚集,被称为“量子大道”。

成立于2009年的国盾量子,无疑是这条“量子大道”跑出来的明星企业。作为国内第一家从事量子信息技术产业化的企业,该公司于2020年7月成功登陆科创板,成为中国量子科技领域首家A股上市企业。上市首日,其股价盘中一度暴涨1002.82%,刷新A股首日涨幅新纪录。

2021年11月,出自“量子大道”的国仪量子与本源量子,更是双双获评2021年度合肥高新区“独角兽企业”。其中,本源量子由此成为中国第一只量子计算独角兽;国仪量子则迈出IPO第一步,有望成为国盾量子后,第二家量子科技领域上市公司。

上述三家公司,均背靠中国科大科研团队。确切来说,这三家公司背后,又恰好分别背靠‌中国科大量子三巨头——潘建伟、杜江峰、郭光灿三位院士,他们都是中国科大的教授,并且都是中国科学院院士。

其中,郭光灿院士是中国量子光学和量子信息科学的开拓者、先行者与奠基人,从1998年开始申请国家973项目,最终成功获得了在量子信息领域的973项目,为量子科技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潘建伟院士则带领中国在量子信息和量子计算领域作出了一系列成果,如发射“墨子号”量子科学实验卫星,实现了地表量子态传输新纪录,并成功构建了76个光子的量子计算原型机“九章”。

需要注意的是,此前,国盾量子侧重量子通信;国仪量子侧重量子测量;本源量子侧重量子计算。当下,这种界限已经被打破,上述三位院士团队的业务正在交叉,这三家公司也都有开展量子计算业务。与此同时,由郭光灿院士担任公司创始人的问天量子,也在深耕量子通信。

人才扎堆之外,作为安徽“三大科创高地”的头号工程,合肥高新区早在十五年前就已经前瞻布局。

经过十多年的培育、发展,该区已聚集量子科技产业链企业60余家(合肥市66家,安徽则有70余家),让合肥量子企业数量位居全国城市之首。在量子信息产业相关专利数量,合肥亦居全国前列。另据最新全球未来产业指数报告,合肥量子信息领域排名全球第2位(仅次纽约)、全国第1位。

合肥,终成“量子中心”。如今,合肥和安徽也仍在加速向前。

9月27日,在合肥开幕的省十四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上,相关报告就提到,安徽省努力抢占量子信息科技制高点,谋划打造全球量子科学中心、国家量子科技和产业中心,建设国际首个规模化城域量子通信网络,实现国际规模最大的量子比特纠缠态制备,国际首次百公里级自由空间高精度时间频率传递实验达到世界最优水平。

具体而言,在打造高能级创新平台方面:建设中国科学院量子信息与量子科技创新研究院等12个省级及以上创新平台……

在加强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方面:设立省级量子科技仪器专项,系统开展量子科技上游仪器设备研发攻关……

在加快量子未来产业培育方面:建设国盾量子科技园、国仪量子科仪谷等专业园区,挂牌首个国家级量子信息未来产业科技园区;成立量子科技产业研究院,推动合肥实验室前沿科技成果“沿途下蛋”……

可以预见的是,紧随国盾量子、国仪量子之后,未来,安徽合肥“量子大道”上的量子科技IPO,有望扎堆涌现。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