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中国经济和世界经济一起迎来了“新局”。全球大变局加速演进,世界经济局势前景如何?中国开放创新如何推进?开新局,敢为先,由凤凰网、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主办,凤凰网财经承办的“2021凤凰网(夏季)财经峰会暨天籁思享荟”在北京举办,本届峰会以“新局与敢为”为主题,东风日产天籁为战略合作伙伴。盛邀三十多位顶级财经智囊共聚一堂,论道改革,破解迷局。
工信部原部长、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会长李毅中出席并发表演讲,主题是“十四五工业的新担当”,他认为,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这些年出现了过早过快下降的情况。
他表示,中国工业占比从2006年的42%一路跌到2019年的32%,同期制造业占比由32.5%降到27.7%。
他表示,27.7%是韩国的水平,韩国1995年实现工业化,我们要2035年才能实现基本工业化,韩国人均GDP是3万美金,我国是1万美金。因此,李毅中提问,中国工业和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是不是降得太早太快了?
以下为李毅中发言全文: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企业家朋友们,大家好!祝贺峰会成功举办。我想就“十四五”工业领域的几项新任务谈几点体会,主要围绕四个问题:工业的地位和作用、创新和数字化、碳达峰与碳中和,最后再说一说资源和能源。
首先,我们要正确把握工业在新征程中的地位和作用。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确立了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远景目标,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的经济体系。这就意味着我国的工业化还要走一段较长的路程,工业、制造业仍然要发挥支撑、带动和保证作用。
我国工业和制造业占GDP的比重这些年出现了过早、过快下降的情况。全国工业占比从2006年到2019年由42%降到了32%,同期制造业占比由32.5%降至27.7%。去年这个数字没有公布,应该是保持平稳。27.7%是什么水平呢?是韩国的水平。韩国是1995年实现工业化,而我们要2035年才能实现基本工业化,韩国人均GDP是3万美金,我国是1万美金,那我们的工业和制造业占GDP的比重是不是降得太早、太快了呢?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的建议以及“十四五规划”当中有一句话,大家可能也注意到了,“保持制造业占比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根基”。现在许多行业都在制定“十四五规划”,功夫要下在高质量发展上,要保持工业增加值增幅和GDP增幅相当,还要保持工业投资增幅与全部固定资产投资增幅相当。现在这种情况还不是令人满意,要改变工业投资长期低迷的状况。
其次,我们要坚持科技创新,加快数字化转型,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增强自主可控能力。我们要尽快掌握核心技术、关键技术,构建自主可控、安全可靠的国内生产供应体系。抓住时间锻长板、补短板、强弱项、补空缺,增强产业链和供应链的竞争力和稳定性。如中铁工程装备集团自主研发的盾构机占到世界市场的60%。经过多年努力,很多卡脖子的地方都已经解决,剩下两三个今年一定要攻下来。
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抓紧重大科技攻关。科技投入占GDP的比例和投入强度,我们去年是2.4%,美国是2.79%,北欧国家是3%,日本和德国是3.4%,韩国是4.5%,所以,我们还有提高的余地和潜力。问题是我们科研投入中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只有6.2%,而发达国家是15%-20%,俄罗斯是15%。“十四五”提出要加强基础研究,注重原始创新,“十四五”要提到8%,我觉得还是低,需要继续提高。
加强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关于我国科技成果转化率是多少,有各种版本和说法,但最高的也就30%,就是发达国家的一半。“政产学研用金”各方面要协同努力,改革体制、转换机制、完善政策,更多地要用市场化的办法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我们要支持企业参加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并带头实施成果产业化,鼓励支持下游的用户优先使用,打通科技的价值链。
深入推进数字产业化、产业数字化。前半句是手段,就是把信息技术物化为实体,后半句才是目的,也就是要推动各个垂直行业数字化转型升级。十四五规划将“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7.8%提升到10%”作为重要指标之一。工业是数字化的主战场,我们要分行业、分企业抓起。制造业分为两类:离散式的和流程式的,因此要因业施策、试点推广。企业则要分层次分步实施,各地的情况不同,需要因地制宜、防止雷同。
产学研用、深度融合,深度发挥制度优势和产业优势。制度优势就是集中力量办大事,这个我们搞得不错,但恕我直言,产业优势发挥得不够。我国工业门类齐全,产业链很完整,因此,应该组织行业的共性技术攻关,上下游协同攻关,要鼓励下游优先使用上游国产化的产品。“十四五规划”提出要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产学研三个字后面加上一个“用”字,即“要使用”的意思。对于用户反映的现实、需要抓住的关键问题,我们要深刻预警、认真贯彻。沈阳鼓风机厂和我工作过的中石化经过十多年的合作,大部分已经国产化,乙烯裂解压缩机的功率是9万千瓦,代替了西门子和日本三菱。
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工业要有责任担当。减碳减排,控制二氧化碳排放,避免气候变暖给人类带来灾难,这是全球的共识和行动。最近几年我们做了很多工作。“十四五规划”有三个硬性指标:单位GDP能耗下降13.5%、单位GDP二氧化碳排量下降18%、森林覆盖率达到24.1%。这三项指标都和碳达峰、碳中和相关。中财委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提出这是对我们党治国理政能力的考验。
我国生产活动年排放二氧化碳量超过100亿吨,占到全球的30%,年增长1.5%左右,形势严峻。工业是主要的排放源,我们应该有责任担当,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产品结构,控减煤炭用量,积极发展非化石能源,研发二氧化碳的封存和利用,加快建设碳排放交易市场,开展国际合作,深入节能降碳减排,创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色园区。这些任务要一项一项落实,还要重视植树造林,提升“碳汇”能力。以上任务要逐项分解,落实到行业、企业。其中,重点行业比如钢铁,河北省钢铁工业量很大,要注重超低排放的改造,现在大部分已经完成了。
注重开发应用“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保障能源和资源的安全。我国工业存在一个结构性的矛盾,就是“部分能源资源不足,大量依赖进口”。大家熟悉的原油,对外依存度是73.5%,天然气是42%。铁矿石虽然我们自己生产的不少,但因为自己的铁矿石含铁量低,进口的含铁量高,所以折算下来铁矿石的对外依存度是85%,比石油还高。以上矛盾在以后国际形势变局当中会显得更加突出。这给我们的能源资源、产业安全带来了挑战。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建议,要确保国家经济安全,其中包括能源和战略性矿产资源的安全。“十四五规划”做了具体安排,提出要在构建新发展格局当中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供应基地。
首先是增加国内的供给,加强矿产资源的规划管理,推进重点油气田、重点矿区持续建设和集约化开发,开发新一轮找油找矿突破工作。国家应该加强和改善相关的政策支持。比如石油行业,希望国家用收取的油田特别收益金设立油气勘探开发基金。我们自产矿石的税太高了,达到了17.2%,对于新建铁矿限制条件过于苛刻。
支持企业走出去,特别是“一带一路”进行资源合作共赢开发。我国权益油气已经达到每年2.1亿吨当量,权益全铁矿石达到1.6亿吨,今后还要进一步增长。
照片当中是我们最近在几内亚合作开发的西芒杜铁矿,都是露天矿,这就可以应对国际形势的变化。
适度进口废钢、废铜。不能“一刀切”地把废钢、废铜看成洋垃圾,这没有道理。据悉目前进口废钢、废铜已经恢复了正常。
耽误了大家的时间,讲得不对的地方请大家批评指正,谢谢各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