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看点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恢复开放
这是7月7日拍摄的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 新华社记者 张晨霖 摄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于7月8日起恢复开放,开放后实行免费免预约参观。据了解,《为了民族解放与世界和平》主题展览7月7日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馆开幕,7月8日起面向社会公众开放。
“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淮安站成功举办
当大运河的波光遇见《西游记》的奇幻,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盛宴在“运河之都“淮安璀璨绽放。继绍兴站圆满启幕后,2025“大运河文化阅读行”活动7月5日在江苏淮安再次续航。本次活动以"淮上文澜 西游梦长”为主题,通过名家文化座谈、沉浸式城市漫游、钤印大运河长卷、运河主题文化市集等四大创新板块,立体演绎运河文化与西游IP的深度共鸣,吸引了来自全国的文化学者、游客及线上120余万观众共赴这场文化之约。
淮安站特设赠书环节中,首都图书馆赠予淮安的《诗经》《如是京华》《京华旧影》,恰似三把钥匙——一部穿越三千年的诗歌总集,两册描摹北京风华的珍贵画卷,将燕京的文脉精魂汇入运河南流。而淮安回赠的《缘念淮安》《余丁地》《源乡》《淮安运河文化志》,则是一组立体的人文拼图,从个人记忆到集体乡愁,从文学想象到学术考据,四部作品共同勾勒出"运河之都"的肌理与情怀。
“淮上文澜 西游梦长——淮安大运河的千年文脉”文化座谈成为全场焦点。淮阴师范学院教授、《西游记》研究专家蔡铁鹰,河北大学教授韩田鹿,人民电竞副秘书长周晔,扬州大学教授李徽昭等四位嘉宾,围绕“《西游记》鲜为人知的运河血脉”“孙悟空从淮河水怪到赛博大圣的前世今生”“运河与《西游记》的共生发展和国际传播”“文旅融合中经典名著和大运河的新生机”等四大核心议题展开深度对话。
当天,淮安市图书馆活动现场还特设运河主题文化市集。首都图书馆、淮安市图书馆、中国古建筑博物馆等单位的众多具有当地文化特色的文创作品进行展出,其中不乏深受消费者喜爱的“超级断货王”。 市集还开设了互动打卡活动,为现场读者提供“共印大运河长卷”同款迷你版印章,让读者把千年运河的智慧“印”回家。
安阳发布3条工运旅游(研学)线路
近日,河南省安阳市总工会、市直工委、市文广体旅局联合发布先进制造深度体验旅游(研学)线路、传统产业焕新复兴旅游(研学)线路、食品康养产业健康旅游(研学)线路等3条安阳工运精品旅游(研学)线路,旨在传承工运文化力量、推动党性教育实践、助力文旅融合发展。
据悉,先进制造深度体验旅游(研学)线路依托安阳丰富的先进智造产业资源,串联安阳的智能制造工厂、科技创新平台、红色教育基地以及乡村振兴示范点,联动林州的红色教育资源,打造集科技研学、红色教育、工业旅游、乡村振兴于一体的特色旅游线路。
传统产业焕新复兴旅游(研学)线路依托安阳深厚的工业基础和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串联安阳的工业企业和历史文化遗址,打造集工业旅游、科技研学、历史文化体验于一体的特色线路,展示传统产业在新时代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
食品康养产业健康旅游(研学)线路依托安阳及周边地区丰富的食品康养产业资源和自然生态景观,串联食品加工、医疗设备、生态农业、文化创意等特色点位,打造集健康视频体验、康养文化研学、生态休闲旅游于一体的特色线路,展示食品康养产业的融合发展成果。
运河动态
大运河沿线26个县(市)入选2025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
近日,《全国县域旅游研究报告2025》对外发布。报告对全国1866个县域的旅游发展状况进行了系统评估,并发布了全国县域旅游综合实力百强县榜单。
大运河沿线26个县(市)入选,分别是:湖州安吉县(1)、湖州长兴县(2)、湖州德清县(4)、嘉兴桐乡市(5)、嘉兴嘉善县(22)、嘉兴海宁市(24)、宁波象山县(7)、宁波宁海县(30)、杭州桐庐县(8)、杭州淳安县(13)、杭州建德市(52)、常州溧阳市(9)、绍兴诸暨市(10)、绍兴新昌县(41)、绍兴嵊州市(50)、无锡宜兴市(11)、无锡江阴市(16)、苏州昆山市(12)、苏州常熟市(18)、镇江句容市(27)、淮安盱眙县(38)、枣庄滕州市(48)、开封登封市(60)、洛阳栾川县(77)、郑州中牟县(97)、邯郸武安市(100)。(括号内数字为排名)
安徽宿州:打造种业科技谷
7月6日拍摄的黄淮海(宿州)种业科技谷智慧农业数字化平台 新华社记者 黄博涵 摄
近年来,安徽省宿州市以发展现代种业、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农民增收为目标,积极构建以产业为主导、企业为主体、高校科研单位为依托、产学研相结合的现代种业体系,打造黄淮海(宿州)种业科技谷。
黄淮海(宿州)种业科技谷占地约25000亩,集种业研发、高产示范、种粮产销等于一体,目前已引入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农业大学、安徽荃银高科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等多家科研单位和企业。
旅游列车加密开行 激活文旅消费潜能
进入暑运以来,针对旅游市场的旺盛需求,国铁集团加密开行旅游列车,促进铁旅深度融合,激活暑期旅游消费潜能。
刚刚过去的这个周末,旅游列车密集开行。上饶至喀什、北京至阿尔山、郑州至乌鲁木齐,一趟趟Y字头列车满载旅客奔向诗与远方。
今年暑运,铁路第三季度列车运行图与临客运行图同步实施。根据暑运前市场调研数据,国铁集团以旅客出游需求为导向,设计铺画了研学游、银发游、避暑游等特色列车运行图。进入暑运一周,全国铁路已开行旅游专列17列,后续将根据客流变化动态增开列车,提升运行效率和服务品质。
火车向着景区开。截至目前,全国铁路已形成75条旅游列车线路,基本覆盖国内主要景区。在云南和山东,环线旅游列车已实现每日开行。在黑龙江和广西,跨境旅游列车热度持续攀升。
铁旅融合激发消费潜能。多地热门景区纷纷推出“火车票+景区门票”的旅游计次票和铁旅套票,吸引更多旅客选择火车出行。今年前5个月,全国铁路已开行旅游列车630列,同比增长20.2%。
“日出幽燕——汉代北京地区社会生活展”对外展出
河南洛阳偃师区中州大渠出土的汉代陶井
近年来,随着考古工作的不断深入,北京地区以路县故城遗址等为代表的汉代考古发现越来越丰富。以中国人民大学通州校区出土部分文物移交中国人民大学博物馆收藏为契机,由北京市文物局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日出幽燕——汉代北京地区社会生活展”正式对外展出。
展览以考古遗址和墓葬出土的日常文物所承载的社会生活信息为纽带,以“一日”为时间线索,通过器物功能与场景还原,在“晨光熹微”“日中而劳”“暮色四合”“星夜长眠”“古迹新生”5个单元中,呈现了汉代北京地区从农耕劳作到市井生活,从宴饮娱乐到墓葬生死的社会图景。那些曾被汉代农夫摩挲的铁器,曾沾染妇人胭脂的镜鉴,曾盛满浊酒的耳杯,在考古学的显微镜下,正从冰冷的物质遗存,复苏为滚烫的生命印记。
这场展览是在“校地协同”“馆院合作”模式下独具特色的高校博物馆展览。大量展陈文物来源为通州校区建设工地。展览由考古文博系师生自己策划,在提升同学们专业技能和学术研究兴趣的同时,也为全校师生和社会公众奉献了一场精彩的展览。
(李延晨 综述)
来源:新华社、央视网、人民日报、工人日报、文旅湖州、淮安市图书馆
----------------------
制作 曹宇
编校 延晨 徐蓉
一审 桂艳 张莉
二审 肖东
三审 晖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