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陈云芬
潜力
●罗平县北部山区常年种植油菜面积30余万亩,约占全县的40%
●气候冷凉,商品油菜籽出油率高于坝区
●播种晚20多天,3月中旬进入终花期,衔接了罗平县油菜花的观赏时期
支撑
●与省农科院合作,建立了260亩核心示范区
●平均亩产206.9公斤,增产38.6公斤
●每亩节约化肥农药用量20%左右
●节约田间管理劳动力投入1.5个
良策
●提高组织化能力建设和技术带动作用
●延伸油菜花旅游环线
●加强科技合作,引进优质稳产油菜新品种
说潜力 别具特色风景好
暮春时节,沿320国道从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驱车到罗平县城,一路上映入眼帘的是道路两旁遍布山间的一片片油菜。已是4月下旬,罗平县北部山区的30余万亩油菜即将收获,褪去油菜花灿烂的光华,结满荚果的油菜让人感受到了丰收在望的喜悦。
关于油菜,罗平有着说不完的自豪、道不尽的情结。这里发展油菜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和产业基础,既是全国最大的旱地油菜生产基地,也是云南省最大的油菜产区,种植规模及产业特色在国家层面有一定的影响力,已成为全国农业三产融合发展的典型。
“就罗平县山区油菜而言,其中最具发展潜力的北部山区涉及富乐、马街、老厂3个乡镇和阿岗、九龙的部分区域,常年油菜种植面积30余万亩,约占全县油菜种植面积的40%,也是全县油菜种植面积最稳定的区域。”罗平县农业农村局副局长刘文友介绍。
“罗平北部山区地质地貌特点显著,自然植被好,适于发展农业旅游观光,从富乐至九龙的盘山公路全长60余公里,公路沿线油菜环山种植,与村落交相辉映,形成与坝区迥然相异的田园风光,与坝区油菜共同组成吉尼斯世界纪录最大天成自然花园。北部山区油菜生育期整体较坝区推迟15天左右,有效延长了罗平油菜花旅游观光时间,同时北部山区气候相对冷凉,更有利于菜籽油分积累,商品油菜籽出油率高于坝区。”云南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国家油菜产业技术体系昆明综合试验站站长、云南省农业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副所长李根泽研究员认为,罗平山区油菜播种时间要比坝区晚20多天,坝区油菜每年3月中旬进入终花期,此时山区油菜正好进入盛花期,这样就很好衔接了罗平县油菜花的观赏时期。山区公路长,沿线时而村庄,时而梯田,油菜花风光别具特色,作为罗平油菜产业重要组成部分的北部山区油菜,有其独有优势和发展潜力,应予以更多的关注与重视。
话支撑 示范突破辐射强
“油菜是这里老百姓习惯种植的传统作物,只要种下去,不用费大力气管理就可以收获,平均亩产有150多公斤,老百姓觉得效益不错。”罗平县富乐镇副镇长赵习泓介绍。
天时、地利、人和兼具,罗平北部山区发展油菜产业有基础、有潜力,关键在于怎样念好“花字经”,打造出油菜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让油菜这朵小花在罗平大地绽放更为耀眼的芳华。
与坝区相比,罗平北部山区油菜病害轻、虫害重,虫害防控压力大;地块小、不规整,不利于机械化生产,种植劳动强度较大;管理相对粗放,油菜生产水平不平衡,产量水平明显低于坝区,对轻简高效生产技术需求迫切……
把脉开方、对症施策。今年,罗平县种子管理站与云南省农科院经作所合作,依托国家和云南省油菜产业技术体系等项目支持,在富乐镇桃园村建立了260亩核心示范区,筛选并示范了耐迟播、适于旱地种植的优质油菜新品种“云油杂15号”,配套“翻耕或免耕精量撒播结合秸秆还田覆盖播种、播种时一次性全程施肥、无人机飞防蚜虫”为核心的轻简高效生产技术。田间测产结果显示,核心示范区平均亩产206.9公斤,较非示范区亩增产38.6公斤,每亩节约化肥农药用量20%左右,节约田间管理劳动力投入1.5个。
“这次示范取得了四个突破,一是品种的突破,早熟杂交油菜品种得到当地老百姓的认同,自留种、常规种减少;二是产量的突破,往年这里平均亩产只有150多公斤,今年示范区平均亩产的增幅大约在15%;三是飞防的突破,我们在山区搞无人机飞防还是第一次,今年搞了两次效果非常好,蚜虫基本见不着了;四是典型的突破,这个点在北部山区非常具有代表性,起到了很好的典型示范作用。”罗平县种子管理站站长雷元宽总结,通过办样板、搞示范,应用良种良法,提高山区油菜生产效益,让当地老百姓得到实惠,促进了山区油菜面积和产量、产值的稳定提升。
献良策 持续支持基础实
4月15日,罗平县农业农村局组织并邀请有关人员组成考察组,实地察看北部山区油菜田间生长情况,听取油菜产业发展情况介绍,分析产业发展现状、技术需求等相关情况,期望为罗平北部山区油菜产业探寻新的发展路径。
“从富乐到罗平县城的公路沿途多种植油菜,能否通过产业带动,打造百里油菜花长廊,力争形成一条经320国道从曲靖市麒麟区东山镇进入罗平县的油菜花旅游新线路。”多次到罗平北部山区调研考察的李根泽提出。
这一提议,得到了考察组的认同。考察组认为,罗平北部山区油菜是罗平油菜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发展潜力最大的部分,通过提高组织化能力建设和技术带动作用,将成为推动罗平油菜产业进一步发展的新亮点和增长点。油菜花旅游潜力大,发展北部山区油菜,将延伸具有地域特色、丰富多彩的油菜花旅游环线,带动山区农村经济增长和当地的农产品销售,发展民宿经济,促进三产融合,并发挥对全省的典型示范和带动作用。建议积极争取财政支持,加强科技合作,扩大宣传,继续引进优质稳产油菜新品种,配套绿色轻简高效生产技术,提高油菜平衡生产能力和农旅结合发展潜力,同时为条件类似地区油菜发展提供借鉴。
产业要发展,科技须先行。目前,罗平北部山区油菜种植水平和开发利用程度总体上还低于坝区,但持续积累的成果,为其发展奠定了厚实的科技基础。今年3月26日,在罗平旱地种植的强优势杂交油菜“云油杂28号”尽管受到霜冻、雪灾等的影响,仍实现107亩连片平均亩产216.56公斤,最高亩产232.74公斤;油菜全程机械化轻简技术生产技术规程在罗平板桥镇示范应用,较传统生产方式每亩用种量降低0.3公斤、化肥农药用量减少20%,实现每亩节本增效368.25元……这些科技储备,将成为罗平北部山区油菜产业腾飞的新引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