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抢滩登陆之于中国海军陆战队的影响

可以这么说,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抢滩登陆绝对是重中之重。

和马润不同,中国海军陆战队从诞生之日起就不是军种而是海军下辖主要负责两栖作战的兵种。所以,陆战队要打什么仗是看海军对两栖作战的要求,这样至少不会闹出像马润那样去制造需求的事来。注意,我们这里所说的两栖作战是指在敌方激烈抵抗下进行的登陆作战,而那种在敌方未设防地区登陆的行动,按照马润的分类,只能算“两栖登陆”。

就海军而言,两栖作战当前最主要的目标就是台湾,这个没什么好顾忌的。所以,陆战队各种演习训练也是围绕台湾地区两栖作战这个核心开展的。虽然这些年也有了些去西北地区的高原寒带演习,但那不是主流。陆战队的看家本事还是敌前的抢滩登陆。

既然是人家眼皮底下的抢滩登陆,那就得准备好打硬仗。从1915年的加里波利战役开始,没有几场两栖作战不是血流成河的。据称,两栖作战的首批登陆部队伤亡率可以高达40%。而一般情况下执行攻势的作战部队要是落到这地步那一线的分队就已经伤亡殆尽了。

为什么这么说?就以旧编制下的步兵团来算,1个步兵团一般情况下是2000-3000人,一线作战分队按9个连计算,每个连按100人计算,加上团里的侦察排、工兵排之类的,就算1000人,这1000人就是这个团执行地面进攻任务的刀锋,战斗中要消耗光了也就甭提进攻的事了。因为这1000人就是团里同时受过系统的步兵进攻战术训练和具备团以下步兵战术协同经验的全部力量。团里其余的1000-2000人都是些炮兵和后勤保障单位的兵,连班组战术的经验和意识都没有,硬把他们拉上去当步兵打进攻只能是送命。

所以朝鲜战争后期,美陆战1师进攻志愿军40军120师358团阵地的时候,按说其陆战5团战斗力在美军地面部队里绝对算得上数一数二的,但是眼瞅着参战营的三个连有两个打得都丧失战斗力(还不是到全连覆没的程度)了就赶紧撤下来。这也不能说是怯战,下面都打到快断子绝孙的份上了,当团长的总得给这个营留点种子吧。

回过头继续说。尽管预期伤亡这么大,该登也得登。既如此,就必须从装备上提升抢滩部队的防护能力和攻击力。当然就是尽可能地重火力化和装甲化。所以,一线部队抢滩必然要有坦克、两栖战车之类的重装备伴随,否则就是被人家收割人头。况且有坦克参战也不敢拍胸脯,历史上坦克不顶用的登陆战例照样一抓一大把。对方可以在海滩上布雷、挖陷阱、放置三角锥来对付坦克。塔拉瓦登陆战和诺曼底的奥马哈滩上都有坦克上去过,不是掉陷阱里就是自己沉到海里。虽然最后都啃下来了,但花费的时间和付出的人命都是让后人完全不想再来一遍的。有坦克都不见得顺利,没坦克基本就没指望了。

另外,即便到了信息时代,要摧毁水际滩头的敌军工事,效费比较高的办法可能还是靠火炮,特别是舰炮。奥马哈海滩要没了舰炮就根本拿不下来,西西里登陆的时候也是靠舰炮瓦解了德军“戈林”装甲师的滩头反击。而在滩头站稳脚跟以后,榴弹炮等大口径地面火炮就可以在后续的地面战斗中大显威风。因此,炮兵对于一支以抢滩作战为重点的陆战队的价值是怎么评价都不为过的。

所以,在解决台湾问题之前,中国海军陆战队断然不会像马润那样在编制中取消坦克、两栖战车和榴弹炮,不仅如此,还会进一步强化滩头作战所需的其它配套装备。因为陆战队面临的是一套已经构筑了70年相当完备的抗登陆体系,其兵力与火力密度、工事坚固程度与伪装效果都要胜过诺曼底的德军大西洋防线。在彻底摧毁它之前,不能过于乐观地断定自己的哪些准备工作是多余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