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意中国》上演传统文化“变形记”

原标题:《创意中国》上演传统文化“变形记” 细数殿堂级文化的时尚表达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前人用智慧创造了许多经典的文化遗产。当今时代,中华传统文化正与现代经济政治相互交融、与高新科技紧密结合,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结构转型升级的强大动力。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不断增强中华文化的影响力和吸引力,是摆在文化从业者面前的重要课题。

1

《创意中国》的舞台上,不少文创创业者交出了他们的答卷。不论是第二季惊艳登场的颐和食坊、清明上河图3.0、五维记忆等项目,还是第一季的时尚京剧、风雷剧社、内盒院等,都凝练了中华传统文化瑰宝的深刻内涵,加之或贴合消费市场的表达形式,或运用时代前沿的新兴技术等方式,让这些历史悠久的“老文化”焕发时代的新活力,难怪观众纷纷为这些项目点赞,为我们国家的优秀文化感到自豪。

文创+宫廷美点,找准传统文化的“切入点”

上下五千年,纵横九万里,中华文化脉络源远流长,是每一个炎黄子孙深感自豪的事。然而对于众多文化创业者而言,庞大的文脉资源库给他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源之余,也让很多人犯了“选择困难症”,以什么为切入点来创业呢?11月21日播出的《创意中国》第五期节目中,颐和食坊就是“弱水三千只取一瓢”的代表性项目,项目创始人杨贵珍瞄准“吃货”群体,从浩瀚的中华文化中,选择了神秘且有品质的颐和园皇家宫廷糕点进行创意延展。

2

民以食为天。国人对吃的痴迷比世界上任何国家都要执着。早在一百多年以前,慈禧按照今天的说法,也算是十足的吃货了。在宫中她特别设立了西膳房专门为自己做点心,西膳房的御厨们也都绞尽脑汁,去制作各种各样精美的膳食,比如冰沙酥、南瓜酥、佛手酥,以博得老太后的欢心。

“颐和食坊”项目打造的新皇家宫廷糕点的创意堪比西膳房的御厨,在一个个好吃的点心上,印有慈禧喜爱的石舫、十七孔桥等颐和八景,而不同之处就是对象换成了大众百姓,让消费者既一饱口福,也能大饱眼福。

颐和食坊创立于2016年,并立足于颐和园的贵寿无极院,依托着颐和园深厚的文化底蕴,经过两年多的潜心研制推出了颐和园皇家宫廷高点系列产品。不仅在糕点的造型设计上下足功夫,还在食品的质量方面也严格把关,每一块糕点都是由全聚德仿膳食品公司的师傅们精心制作。让现代的吃货了解宫廷美食的博大精深,让世界了解中华饮食文化的魅力。

文创+前沿科技,打造传统文化的“新嫁衣”

文化+科技其实不是现代人的专利。自古以来,人们就善于将文化艺术与时下最热门的新技术相结合,营造瑰丽炫目的视觉氛围。乾隆十六年,就曾出现机械化制成的“高科技”戏台——远看是一个寿桃形状,等观众都到了,“寿桃”遂烟火大发,蛇掣霞腾,而后寿桃突然裂开,里面竟出现一个戏台,上面有数百位演员正在表演节目。人类的创意就是如此潜力巨大,《创意中国》中也不乏这种通过与科技深度融合,增强观众文化体验感的项目。

3

在故宫博物院的展览历史中,北宋画家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曾引发了“故宫跑”这样现象级的画面。这幅长达五米多的画卷里,不分巨细地呈现了大宋时期汴河两岸的商业、生活、漕运等时代特色,然而由于观展人流量太大,游客无法在画卷前驻足太久,也难免成为每个人的遗憾。好在我们现在有《清明上河图3.0》。

《清明上河图3.0》以历史时空再现、增强现实互动剧场和虚拟现实影院三种形式全面演绎《清明上河图》长卷,展示北宋汴京社会风情。这个项目的价值不仅在于强大的艺术团队将原画精细复原,并制作成动画版本,更在于项目通过球幕和8K的全景视频等高科技手段,让千年前汴河两岸宋代的生活场景跃然于观众眼前。同时,项目还将原画中一些代表性的场景拆分还原,比如孙羊正店,打造成全息沉浸式的体验场景,并结合全息投影的虚拟表演、舞台美术和真人表演等元素,让观众能够沉浸在这觥筹交错的大宋酒店之中。

4

历史画作通过奇妙的科技,把静态艺术转变为动态艺术,在戏曲艺术、表演艺术中,科技同样为文化打造了绝美的“嫁衣”。在第二期节目中,《五维记忆》中国非遗创意秀融合了裸眼3D、全息投影和7.1声道的沉浸式的声场,以及最先进的气味传感技术和五十位艺术家共同打造的感人故事。用先进的舞台科技表达中国经典传统文化,将古琴、马头琴、陶布秀尔、蒙古族长调、呼麦等27种中国非遗艺术表演形式融入动人剧情,让观众感受到故事、科技、艺术、真实、互动等元素相结合的全新艺术形态。看了这场人气爆棚的创意秀,谁还敢说非遗不能时尚起来、没有市场呢?

文创+生态环保架设生活品质的“直升梯”

文化要实现自然延续,还需成为百姓生活的一部分。一方面,文化只有在生活中存在应用场景,人们才会对这项文化有主动需求,另一方面,创意的加载,也能让人们实现从“生存”到“生活”的飞跃。

《创意中国》第五期节目中就有这样一个带给我们品质生活的项目。“纸铺”是一个专注于打造纸质环保产品的项目,用创新的形式把纸打造成时尚感十足的纸家居场景。“纸铺”也是中国第一家纸生态平台,团队用六年的时间研制花盆、懒人沙发、小夜灯、异性床等无毒无味的纸制环保家具,同时,“纸铺”成功举办了超过六十场专业的纸艺交流展览会,整合了全中国和部分海外的优秀设计师和制造商,共同打造创意纸产品。造纸术是中国的四大发明之一,纸的出现推动了中国,乃至世界的文明发展,“纸铺”将这种古老的材料,在新科技、新设计、新创意的推动下焕发出全新的魅力,广泛应用在生活、工作各个领域,重现中国纸文化的辉煌。

5

如果“纸铺”的产品是锦上添花,那么《创意中国》第一季中的“内盒院”项目就是通过文化的创意转化,为人们雪中送炭。内盒院是一个专注于改造老北京胡同生活的项目,就胡同居住尴尬问题和的方面给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给居住在胡同的人或有意搬进胡同居住的人带来了福音。内盒院能够给四合院的房子带来充盈的光线、干净独立的洗手间、冬暖夏凉的室内温度以及充分隔音的生活环境,而做到这些,不用改变老房子的一砖一瓦,改造时间也只需要1天,简单的来讲就是把一个新房子塞到一个老房子里边去。创始人之一的臧峰表示,内盒院最核心的并不是改造房子,而是使邻里之间有了一个更融洽的相处关系,这样才能够让胡同文化被更好地保护、流传。

传统文化和新技术、新设计、新观念的结合,为我们带来一次又一次的惊喜之余,也为创业者们抛出一个新的问题——传统文化创新的底线在哪?这是所有华人都要为之共同去探讨的话题,《创意中国》舞台上登场的项目也许还不尽完美,却彰显着创业者们立足眼前时代的思考和努力,让我们继续期待每周三21:18和每周六22:05双时段播出的《创意中国》第二季。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