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乡村女教师:没有协和医生的救治,我就不能重返小学课堂

“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够在这里看到刘教授!”前日,武汉最美乡村女教师杜春萍在黄陂区长轩岭街十棵松小学门前动情地说道,刘国辉教授代表协和医院骨科团队也送去崭新的拐棍。12年前,意外瘫痪的杜春萍连夜找到协和医院骨科刘国辉教授,在其团队帮助下,半年后杜春萍重返课堂。多年来,她依靠简易支架制成的助步器,坚守三尺讲台,她坚信:有我在这里,就不能把学生陷在大山里,我要让更多的孩子走出去。

心里记挂着学生,却不慎跌入泥沟

2007年,杜春萍在十棵松小学任后勤主任,为让学生吃上新鲜的蔬菜,她自己种了一片菜园。有一天中午摘菜时因为路滑,不慎跌入两米深的水泥沟,摔断脊椎。由于她当时没有携带任何通讯设备,她依靠自己在泥沟里面挣扎了近一个小时,费劲全身力气爬了出来。由于当地医疗水平有限,医生建议往上级医院转诊。在家人的陪同下,杜春萍连夜赶往协和医院。经检查发现,杜老师的第一腰椎爆裂性骨折伴全身瘫痪。经协和医院骨科刘国辉教授团队的及时成功地救治,她依靠自己的意志,重新返回她喜爱的课堂。这12年里,她每走一步,都需要依靠简易支架制成的助步器。即便如此,杜春萍依然没有放弃教育工作,每天坚持上课。她说:“我只有和孩子们在一起,才能觉得自己是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治疗争分夺秒 确保48小时黄金期

协和医院骨科刘国辉教授介绍,杜老师是由于腰椎爆裂骨折导致压迫神经、下肢不能动,运动感觉丧失,大小便失禁。对此,治疗上需要争分夺秒、越早越好,48小时内都是黄金时间。

在治疗过程中,其手术方案就像马路上大石头,必须把石头搬走才能通车,协和骨科医生所要做的事情就是“搬运工”,把压迫神经的刺骨头,碎骨头拿走,才能让神经通畅,像马路一样通车。其手术难点也在“搬走石头”过程。我们就像在钢丝上舞蹈一样,神经像“豆腐”一样娇嫩,已经压迫损伤了,如果术中有刺激就有可能变成“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所以术中一不小心就变成“万劫不复”,我们行走在钢丝上舞者,需要精细的完成手术,又不损伤神经。最为关键的杜老师自身的信念和决心,这都对身体恢复的有重要影响。

12年后的重逢:做梦也没想到能再见到刘教授

“你现在恢复得很不错!生活能够自理,这么多年来还能坚持教书育人,将满满的正能量传递给社会上更多的人。”前日,协和医院骨科刘国辉教授、冯勇副教授来到黄陂区长轩岭街十棵松小学看望杜春萍老师,并给她送去协和骨科人的爱心——集体购置的拐杖及爱心款。“我现在每天坚持锻炼, 依靠助步器还能走两公里路呢!”杜老师欣喜地告诉刘国辉教授,并激动地说道:我做梦也没有想到能够在这里见到刘教授。

由于及时救治,杜春萍不仅大小便正常、感觉正常,其肌力达到4级,生活能自理。刘教授用手轻轻抬起她的腿说道。

“不抛弃、不放弃。”在手术后,杜春萍凭借站起来的信念,积极开展康复治疗,由于手术成功,半年后重返三尺课堂。看着求知若渴的孩子们,她依靠简易支架制成的助步器为孩子们授课。“有时候太投入,我很怕自己讲着讲着就忘记了身下的助步器,突然摔下讲台。”带着对生活的渴望,对孩子们的期盼,她一站就是12年。还有2年就要退休的杜春萍希望,只要孩子们需要,她能一直在这所小学讲下去……

坚定“做好医生”信念 为更多人解除病痛

“我要向杜春萍老师学习,坚定‘做好医生’的信念,并不断地学习从而丰富和积淀专业知识,为更多病人解除病痛。”参加本次《教育同心 健康同行》大型义诊活动的协和医院疼痛科张燕医生坚定地说道。

当天,协和医院骨科、感染科、泌尿外科、胸外科,及疼痛科等多名专家利用周末开展了健康义诊、公益讲堂相关活动,并为杜春萍老师送去了协和义诊卡。

据悉,本次活动由武汉市委统战部干部、武汉欧美同学会、华中科技大学附属协和医院感染与炎症学科团队的志愿者等单位联合组织的“教育同心、健康同行”教育扶贫、医疗助贫和捐赠物资送下乡公益活动。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