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00余人的封控小区,他们挺身而出,画就抗疫“同心圆”! ——守护天一家源1953的故事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一场全员参与的疫情防控战役,让长春汽开区天一家源1953小区暖意涌动,有的人冲在防疫一线,有的人解百姓危难,有的人暖言善举,他们用一个个平凡的举动传递着爱和力量。他们是机关干部、社区网格长、物业人员、志愿者,也是我们身边的每一位不平凡的普通人。

天一家源1953小区共有1600余位住户,13栋居民楼,随着首例病例的被检出,驻守小区的抗疫力量没有退缩,始终以守护居民生命安全健康为己任,一直忙碌在核酸检测采样、居民就医转运、物资保障等工作中,携手画出了疫情防控的最美“同心圆”。

“铁娘子”就地上岗 ,筑起战疫“守护墙”

长春汽开区审计局干部王琇在主动请缨进入该小区后,多了一个新身份——作为小区临时党支部第一书记,全面指挥统筹小区内的各项事务开展。

从事审计工作多年的她,始终坚持着审慎的职业素养和雷厉风行的工作习惯,无论在单位还是在防疫工作中,她都是勇挑重担的“铁娘子”。在她的带领下,小区网格长、物业、志愿者们建起了一支30余人的“防疫铁军”,一起保障着小区的居民就医转运、核酸检测采样、物资保障等各类工作的开展,确保小区居民日常生活正常有序。

“我家有一个三个月大的孩子发高烧了,现在急需隔离转运,孩子目前不能吃母乳,家里也没有奶粉了,我们该怎么办?”3月29日,一名居民打电话急切询问。“这么小的孩子需要马上救治,不能等。”得知这一情况后,王琇立刻沟通联系区卫健系统和转运车辆,在半天时间内就妥善安置她们住进隔离医院。同时,考虑到封控期间奶粉物资购买不易,她还联合物业和保供企业,为她们贴心地购置了奶粉等必备物资。“感谢你们!为你们的服务点赞!”第二天一大早,这位妈妈将电话打进新立社区,满怀感激地让社区将这份感谢转达给王琇。

为了解决居民的实际问题,王琇每天都要打好几个小时的电话,为志愿者和封控楼栋统筹协调84消毒液、酒精物品;保障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安抚遇到有困难居民的情绪;为病人沟通购买药品、联系救治……只要居民和志愿者有困难,王琇都全力以赴,义不容辞,“在防疫特殊时期能给大家最强力的支撑,让我干劲更足,信心更大。守护好这900多个家庭1600多位居民就是我现在最大的事。”

“网格姐妹花”身兼数职 以辛劳换取居民心安

杜辛和朱羽都是新立社区的网格员,由于两人管理的网格属于同一小区,所以她俩常常结伴出现,有事互相帮助,一起出谋划策,因此小区里面的居民都亲切地叫她们“网格姐妹花”。

在天一家源1953小区的疫情防控工作中,她们除了要负责对接商户、志愿者、居家观察人员等重点人群每天的核酸检测以及社区保供等工作,还主动承担了为居家隔离的业主们提供帮助的任务,把通下水道、外卖员、联络员都干了个遍。两部手机的来电此起彼伏,核酸检测现场、小区楼栋巡查,都有她们来来回回忙碌的身影,声音已经沙哑,但仍在不厌其烦地回应居民向她们反映的每一件事情。每天步数2万步,是她们的常态。杜辛说:“用我们的辛劳换老百姓的心安,这些都值得。”

志愿者“里应外合” 冲在防疫第一线

疫情发生后,小区居民赵野是第一个报名成为志愿者的人。“扫楼”、搬运物资、核酸检测……哪里有需要,他就去哪里。几乎每天超14个小时坚守在小区的各条抗疫战线上。结束一天的志愿服务,脱下防护服的他,衣服上全都是汗水浸透的印记。但是他毫无怨言,“每当我敲开一扇扇门,送去生活物资的时候,总能听到居民们的谢谢和关心,这让我特别有动力,守护大家其实就是守护每一个人的小家。”

图片1.png

在天一家源1953小区里,还有来自小区外的支援志愿者。小区封控当天,高力汽贸城国泰党支部的刘祥龙就响应街道号召,带着行军床住进了小区物业办公室,成为志愿者队伍中的一员。“我是重庆人,2003年就来到了长春,这里是我的第二故乡,我在2020年当过防疫志愿者,这次我来到新立社区,就是想发挥自己有经验的特点,为防疫多做一点贡献。”刘祥龙果断加入最危险的为阳性病例所在单元扫楼的队伍,用实际行动诠释着党员担当。

这支“里应外合”志愿者队伍,个个都是全能战士,核酸检测、物资发放、配药买药……在他们的组织下,小区居民生活井然有序。赵野说:“虽然我们是一支临时组建的疫情防控队伍,但只要疫情一天没有消散,我们就会坚守阵地不退缩。”

退役军人不忘承诺 变身“团长”保障“菜篮子”

“开始为居民配送生活物资。103室1托鸡蛋、4盒牛奶;504室是猪肉包1份、1桶油、1个调料包……”4月10日,保利物业长春分公司天一家源1953项目经理车成姚正带领着工作人员穿梭在园区里,将堆成“小山”的物资,一一送到居民手中。

image.png

作为该小区的物业经理,现在的他还是居民疫情期间购买物资的“团长”。“说实话这个团长真的不好当”,车成姚说,他们不仅需要与保供商家进行多轮的沟通,统计几百户居民的生活需求,还要审核生产资质和安全资质,并在小区进行消毒和运送分发。车成姚每天需要打无数个电话,与多个供应商进行沟通,只为保障全小区1600多人的“菜篮子”。

“有这些生活物资,才能保障居民们安心生活。手中有粮,心中才能不慌。”车成姚说,作为一名退役军人,“若有战,召必回,战必胜”是他心中不变的信念。小区封控后,他和18位留守的物业人员承担了楼栋消杀、协助社区核酸检测、防疫宣传等多项工作,虽然从疫情发生到现在一直就在小区内闭环管理,但他们毫无怨言。“让居民多一份安心,生活多一份保障,这些都是我们本身就应该做的。”

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让这个小区的每一个人都紧密地团结在了一起,临时党支部、网格长、志愿者、物业和广大居民共同的努力,让小区在特殊时期得以正常运转,有效的防疫举措也让疫情得到了良好的控制。有居民在业主群里发言:“这次疫情,让我们看到了生活最美好的一面,那就是爱与信任。”

image.png

小区居民的孩子为“大白”绘就的画像

“除了我们这支‘抗疫铁军’全力以赴外,还离不开小区居民对我们毫无保留的大力支持,所有这些力量汇集在一起,才会凝聚成一堵坚不可摧的‘防疫长城’,保障着天一家源1953小区所有住户的健康安全。”小区临时党支部第一书记王琇在回顾这20多天的战疫经历时总结道。“虽然由于疫情,小区的大门暂时关闭了,但是在抗疫中,我们让小区居民的心门打开了,大家互相信任,拧成一股绳同心战疫,那么再苦再累也值得。”

中国吉林网 吉刻APP记者 王晓丹 受访者供图

来源:中国吉林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