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用行动诠释化学的真意,Chemistry=Chem is try

化学是什么?化学的英文是Chemistry,国外有个说法,拆分开来就是Chem is try,翻译成汉语为“化学即尝试”

而他,用自己毕生的热情,踏实勤恳地在有机化学领域不断尝试、深耕细琢,用行动诠释着化学的真意。

陆熙炎

书香门第,结缘有机化学

1928年8月29日,陆熙炎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一个书香门第之家。他的祖父陆清翰是光绪年间的举人,民国之后曾担任苏州电报局局长。

幼年的陆熙炎一直跟随祖父生活,祖父作为新旧时代的知识分子,其坚毅踏实又宽和的人生品格给陆熙炎留下了深刻的影响,为他一生特质的养成打下了很好的基础。

陆熙炎与姐姐陆熙瑛、哥哥陆熙彦

1937年卢沟桥事变,全面抗日战争爆发,已经小学四年级的陆熙炎不得不中途辍学,跟随家人辗转避难。

期间颠沛流离,小小年纪的他开始明白战争给人带来的苦难深重,并意识到国家强盛的重要意义。这段经历让他萌生了科学强国的理想,并一直支撑着他奋发努力,刻苦学习。

1947年9月,他终于不负期望考入浙江大学化学系。陆熙炎尤其珍惜宝贵的大学时光,努力钻研学习。

当时,他受化学系主任王葆仁的启发,对有机化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以此为方向刻苦努力。大学毕业后,他顺利进入中国科学院有机化学研究所,正式从事有机化学的研究工作,自此开始了他与有机化学相伴的人生路途。

科研路上不断探索实践

1952年,刚进入有机所不久,陆熙炎就在汪猷教授的领导下从事抗生素和糖类等天然产物的合成研究。他以十二分的热情,不知疲倦地做着重复性的实验。

终于,功夫不负有心人,他成为国内首先从低浓度的发酵液中分离出盐酸链霉素氯化钙复盐结晶的人,为中国抗生素工业作出了贡献。同时,他还是中国较早从事碳水化合物研究的工作者之一。

接着,他又参加到我国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的工作中,参加了A链十六钛的合成。

1958年链霉素组全体成员合影(左起:屠传忠、张及贤、胡振元、陈一飞、戴行义、王执中、陆熙炎、叶伟贞、汪猷、曾明英、华瑾)

上世纪60年代,由于原子能工业的需要,在核原料纯化铀的提取分离过程中急需一种含磷的有机化合物萃取剂P-204,陆熙炎接受紧急授命,夜以继日地投入到化学实验研究之中。

凭着坚实的专业基础和细致的科研态度,他提出了粗活细做的工作方法,用很短的时间就完成了萃取剂P-204的工业合成方法。

为给原子弹的研制争取时间,他亲自到铀矿和提取工厂,参与实地生产工作,快速高质提交科研成果,为中国原子能工业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核燃料萃取剂研究小组人员合影(摄于20世纪60年代,左五为陆熙炎)

上世纪70年代,国际上崛起了一门新兴交叉学科——导向有机合成的金属有机化学(OMCOS)。陆熙炎敏锐地观察到这将是一个大有发展前途的学科,遂毅然转入这一领域。

由于他有糖化学和有机磷化学的知识基础,他果断地决定,利用金属有机化学的反应来发展有机合成的方法学(Organometallics Directed Towards Organic Synthesis,OMCOS),并将此作为自己的研究方向。

20年来,他取得的多项原创成果受到国内外同行的广泛关注和高度赞誉。他曾获得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和中国化学会黄耀曾金属有机化学终身成就奖。

从链霉素的提炼和牛胰岛素的合成,到铀萃取剂的合成和应用,再到金属有机化学新领域的开拓,陆熙炎始终以“踏实科研”的心情,进行不同方向的探索与挑战,并不负所望地完成一次次的突破,让中国有机化学事业灿烂花开。

科学家的三种品格

陆熙炎的成就,离不开他“扎实的基础、灵活的应用和踏实的作风”

自从进入大学,他就明白,要想取得成果和突破,就必须对自己所处的专业及其周边学科深入了解。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没有这重要的第一步,就不可能走到未来的无数步。所以,他没日没夜地钻研课本、想尽办法找到国际专业最新成果文献,以此为粮,充实自己。

大半生的有机化学工作中,他始终坚持“基础带应用, 应用促基础”的科研态度。回顾多年科研生涯,他表示,在金属有机化学领域,还有很多问题有待探索与发现。如何将实验室的科研成果转化为推动生产发展、社会进步的优质产品,是关注的重点。而这个问题如何解决,跟扎实的基础和灵活的应用是分不开的。

陆熙炎

他常常说,诚实和正直是为人立身之本,也是每位科学工作者所必备的基本素质。有了诚实和正直,还要勤奋和淡泊名利,一个追名逐利的、懒惰的人,不可能成为一名优秀的科学工作者,这样的人或许可以成名,但决不会对科学有真正的贡献。

在几十年的科学研究中,他经常提醒自己努力做到这一点。他认为献身科学的人应该不计名利,抵制歪风侵蚀,坚持科研成果应当首先在学术刊物上发表,而不是首先在新闻媒介上发表。他也正是用自己的一言一行,保持着自我科学研究的纯洁性。

对新一代科学人的寄托

除了科研工作,陆熙炎还极度重视对年轻科学家的培养和提拔。谈起对新一代科学人的寄托,他提出了国外学者总结的三字箴言:深、新、信

。有敏锐的眼光,才能抓住一切问题。而深入的工作,才能够有敏锐的眼光,才能抓住实验中偶然出来的现象。如何深入工作?就是在在应用工作研究中“粗活细做”,能够在实验主产物之外关注副产物反应的机理,能够把副产物搞清楚。

要做到这一点,离不开一次次的重复性实验,只有这样才能一步步地登上基础研究的一个个制高点。

1991年,陆熙炎参加基金委重大项目考察时访问H.C. Brown

。科研抓出来偶然性,一定是需要创新精神和创新成果的。而想要找到新的东西,就必须要老老实实地工作,要有脚踏实地的科研态度。

很多科研工作,开始都是不成功的,真正能成功的机会很少。从这一点来说,科研是一项相当枯燥和艰苦的工作,所以科研人一定要刻苦,要耐得住寂寞、要坐得住冷板凳,只有这样日复一日的付出和努力,你才能抓住那一点新的东西。

在“新“的问题上,陆熙炎后来又提出” 深、精、新“的概念,科学研究做深了才能得其精华,得了精华,最后才能得到真正新的东西。

2010年有机所建所60周年合影(左起:涂永强、沈琪、杜灿萍、陆熙炎、王梅祥、马大为)

。这是科技工作者对工作及成果的自信,是时间和经验的笃定。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把科研当成毕生热爱的事业,而不仅仅是一份糊口的工作。

科技工作者要把“要我做”变成“我要做”,要有主动工作的积极性,要从内心里真正地愿意做这个事情。只有这样,才能在科研的道路上走得更远。

陆熙炎在三峡

不忘初心,毕力躬行,陆熙炎的精神激励着无数后辈学子投身于科学研究事业,为国家的科技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参考文献:

[1] 《但求深精新:陆熙炎传》.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

[2] 《陆熙炎院士:60年有机化学探索路 》. 科普中国.

[3] 《陆熙炎院士带你认识金属有机化学》. 新华网.

[4] 部分图片来自中国科学家博物馆(网络版)、上海有机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