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川品车|经济适用车 体验一汽-大众新宝来

接到一汽-大众新宝来的试驾邀请,我感到有些愕然。毕竟,如今的新能源车才是被追捧的香饽饽。我还一度妄想以为体验e-BORA,没想到将要试驾的是搭载1.2T/1.4T发动机的纯燃油车型。

什么驾驶者之车的久远历史,就不扯了。毕竟自从有了速腾后,一汽-大众就改变了宝来原本的定位。所以,我更想和大家聊聊MQB平台的宝来。

2018年6月,声势浩大的全新宝来上市,还特意在名字的前序加上MQB,来和老款延用多年的PQ34平台撇清关系。而我也有幸受邀,参加了当时的发布会。

全新面貌,全新平台,动力依旧,MQB宝来走的是亲民路线。虽然达不到“德原朗”的封神销量,但依然能游走在紧凑级销量榜单的前十名以内,与速腾搭档,成为一汽-大众的主销量担当。

2021年,MQB宝来全年售出24.16万辆,处于同级销量榜单排名第五,超越了速腾。

但有一说一,这个成绩绝大部分来源于1.5升自吸车型的贡献,毕竟算上终端优惠后,其入门款的售价已经下探到7万元区间。

MQB宝来的颜值并不低,即便是配置很斋的入门款,其外观也很能打。

只是内饰大面积的使用塑料和织物堆砌,加上包豪斯的实用极简风格,会让人忍不住吐槽,“真的就剩下LOGO是谈资了”。为了销量,车企之间都内卷到什么程度。

作为中期改款,MQB宝来,被一汽-大众换成“全新宝来”的这个名字(我更愿意叫“新宝来”)。车系也有了相应的调整,首先是车款缩减至5个,而动力方面,取消了1.5升自吸机器。根据厂家的消息,是更倾向于主推1.2T(200 TSI)动力系统的车型。

而1.4T(280 TSI)只作为顶配车型的动力系统,目前新宝来的预售价为11.39万元-14.29万元。毫无疑问,同属MQB平台的宝来,并不比速腾差太多。一汽-大众这是要把中期改款的宝来稍微拔高一下,毕竟1.5升自吸车型不仅动力弱,更是在赔本打广告。

新车前脸和尾部相应有了些改动,尽管这是基本操作,但前大灯不仅造型发生了改变,内部也新增了带透镜的LED光源。

LED日间行车灯带与中网的两道镀铬条,刚好连通。不过新宝来的样子,给人的感觉是更往速腾靠拢,反而失去了原本的辨析度。

因为前后包围的新造型缘故,新宝来的车长和车高有了小幅增加,现在三围尺寸是4672/1815/1478毫米,轴距依然是2688毫米。

这样的车身参数,在如今的紧凑级轿车阵型里,明显没有优势。根据我目前得到的消息,中配以上的车型,在外观上是看不出变化。

而内饰升级较为抢眼的,是加入了两个大尺寸显示屏。首先是12英寸悬浮式触控屏,带有接近感应动效功能。

无需接触屏幕也能实现一些操作,如手接近屏幕,则会显示隐藏的虚拟功能按键;横向挥手,则会实现滑动控制菜单翻页等,使用起来还是很新潮。

此外,无线CarPlay和CarLife两大手机互联功能,同时出现在新宝来的车机里,增加了车机多媒体系统的实用性,也方便了家庭乘员不同手机系统与车机的连接。

当然,作为顶配车型,无线手机充电板也会一同出现。

接着看看10.3英寸的仪表显示屏,这与大众集团其它同级车型上,所用的是同一款。

不过有意思的是,除了常规双圆表界面和全景地图界面,更增加了一个和奥迪RS车型仪表类似的UI界面。而目前得到的信息是,只有顶配和次顶配车型才装备这块仪表屏幕,而其它车型依然是机械指针款仪表。

中控台和门板上,都有撞色的搭配区域,这使得新宝来的内饰注入了不少时尚元素。目前知道有棕色和白色可供选择,材质是人造皮革并带有双缝线。

不过也就这两个区域是软的材质,除此以外,整个车厢内部都是浓浓的塑料感。但好消息是,中配和以上车型新增了蓝色氛围灯。稀释了包豪斯的实用性设计,增添了几分情调。

方向盘造型也不同于现款,新的三幅样式更偏向于商务化的感觉。事实上这个方向盘也属于大众集团的通用件,与新速腾和新朗逸共享。

电子触控调节恒温空调只出现在顶配车型上,其它的全是机械式旋钮。反正我是对新宝来的车型配置不太理解,因为1.4T车型只有一款,但竟然独享了全车系最高配置清单。

还有座椅值得一讲,尽管是全PU皮包裹,但1.4T车型的座椅,不仅肩部多了菱形纹路,还有与内饰配色相同的拼色皮质包裹。

光是这点就与1.2T车型拉开了很大的距离。

仿佛让人觉得,一汽-大众既然只保留一款1.4T车型,索性就把顶配质感不断提高,配置拉满。

我对此并不赞同,至少在1.2T动力的车型里,也可以有这样的一套菱形纹路拼色风格的座椅。还能撑一下场面,不然车厢实在是太斋了。

新宝来的试驾活动中,厂家是安排了两种动力的车型。上午是驾驶1.2T的车型,并且进行节油比赛。来回共计90公里的路程(市区40%,高速60%),看看哪辆车消耗的油量更少。

我对这种比赛不感兴趣,开车就得是享受,如果强制自己开得很慢、不开空调、少刹车少地板油、尽可能利用尾流等等,我情愿去坐网约车。

不过有意思的是,这台排量1.2升涡轮增压的EA211四缸发动机,在我正常试驾的情况下,车载电脑录得去程为4.7升/百公里的油耗成绩;回程因为路线不同且高速较多,录得5.5升/百公里的油耗成绩,这样的数值已经很接近HEV车型。

但对于我这种喜欢驾驶的人来说,驾驶1.2T车型在市区穿梭时,更需要心平气和。因为从踩下油门,到车身有动力反馈,这个过程中,都给人是慢半拍的响应。

即便其参数是116匹最大马力,200牛·米最大扭力,在2千转后能爆发最大扭力,但总觉得发动机明明是有劲,却像被堵住使不出。

还好高速巡航时,状况会得到一定的缓和。

7速双离合变速器早早就把挡位升到最高,然而受制于排量少的缘故,80-100的时速,才是这台1.2T发动机较为理想的巡航速度。

因为这时候转速会处于2千转以下,打开L2辅助驾驶后,会感觉到发动机的安静度,还有路噪和风噪都处于一个和谐状态。

换到1.4T的车型后,油门跟脚,车身响应快速,这套家喻户晓的大众黄金动力组合的熟悉感回来了。

不过招牌式的顿挫感也跟着回来了,同样发生在1挡与2挡的衔接间。还有启停也是熟悉的感觉,车身处于将要刹停下来,还剩那么5-6时速,车辆便会因为启停功能而熄火。

以上这些都算得上是我们70、80后一代人,对于大众黄金动力组合的了解。但让我意外的是,这次这次再试驾新宝来,与4年前我试驾是MQB宝来,底盘存在不少差距,直白一点就是质感变差了。

尤其是后悬挂通过减速带的弹跳反应,已经没有了以前的高级感。我相信更大的原因,是受制于成本控制。

说到“受制于成本”,我觉得这五个字,其实很适合用来总结新宝来。

就像一个项目的开销,会优先用在能看见的方面,所以新宝来的大灯、中网、前后包围、轮毂都换新了;内饰加入了两个大屏幕、车载系统、拼色内饰、座椅菱形纹路,这些都是中期改款车型的基本操作。

从世界车,转为特供车,再到如今更小的排量为主打的新宝来,或许会在4-5线充电桩还没铺开的城市,依靠大众的LOGO作为卖点,能吸引第一次购车的萌新家庭消费群体。

也不单指新宝来,其它合资品牌的特供车都是走这样的路线,还在用着老思维模式,靠增量不增价,或是降价大促销,企图拉高销量。

因为大环境发生变化,消费者结构层发生变化,华系新能源车已经洗牌了很多还没跟上节奏的车企或者车型。先不谈PHEV和EV,当HEV车型慢慢普及,纯燃油车的时代也就离结束不远了。因为HEV车型和小排量涡轮车是异曲同工,只是用电机替代了涡轮的工作。

留给合资特供车的时间不了。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