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蒸鲈鱼、红烧肉、糟卤鱼片、糖醋小排、粉蒸肉……一份份制作精美、口味地道的菜肴热气腾腾地送到餐桌上。“这是五星级饭店的待遇啊!”老人家们高兴地说。这是位于杨浦区殷行街道的“欣益睦邻小厨”。在杨浦,这样的小厨共有17家,已于日前全部恢复营业。
民以食为天。百姓家门口的食堂关系着许许多多普通居民的餐桌,尤其是对于需要助餐的老人家们来说。因此当5月8日这家位于民星路上的“明星小厨”重开以后,忠实“粉丝们”都匆匆赶来尝这一口久违的美味。
上午11时,小厨迎来就餐高峰。 本文图片均 黄尖尖 摄
苏浙汇主厨加盟,小食堂温暖如一家
“梁师傅,又来啦,今天还给老娘带饭吗?”“殷叔叔,把车子推进来吧,我帮您推……”上午10点半,人流逐渐增多,站在门口忙着迎接食客,为老人们测量体温的是这家睦邻小厨的主厨朱立福。每天早上9点半开始烧菜,10点半小厨准时开餐,看着新鲜热腾的菜肴在橱窗内准备就绪,他这才笃悠悠地走到大厅内招呼他的熟客们。
来这家助餐点烧菜之前,朱立福在位于大连路上的一家苏浙汇当了12年的大厨。清蒸鱼要用新鲜的鲈鱼,糖醋小排要用一根根的肋排,米饭是大米混合糯米……每一道菜,朱立福都是按照当初在苏浙汇的配比和标准来严格执行。而这些在饭店里高档的菜肴,这里只要10元、15元就能吃到。
家住在殷行路上的陈叔叔(化名),每天都骑电瓶车20分钟过来吃饭。一份鲈鱼、一份蒸蛋,一份蔬菜,这顿午饭吃得健康又满足。吃过饭后,他还要打包一份带回去给90岁的老母亲。
“我妈妈闻不得油烟,所以我在家里很少做饭。”辗转于各家大食堂货比三家以后,陈叔叔最终选择了这里。“我退休之前是在船上做厨师的,一吃就能吃出好坏。”菜不油腻,新鲜,价格实惠,地道的上海人口味,让他和妈妈成了“忠实粉丝”。
在小厨里用餐的很多是一对一对的老人。王阿姨和老伴每天中午和晚餐都来这里吃饭。“我们不打包的,来这里吃新鲜。”以前自己在家里买菜烧饭的时候,两口子经常吵架。“小厨不仅解决了吃饭问题,还解决了家庭矛盾啊。”王阿姨乐呵呵地说。
殷师傅的腿脚不方便,自己做饭有困难。他每日午晚都会开着他的电瓶车走15分钟路程来这里吃饭,风雨无阻。原因也很简单,因为这里让他把残疾车开进来。“我第一次来的时候挺担心不知道我的车怎么停放,没想到工作人员非常热心,直接帮我推进来了。”
李奶奶今年81岁了,一直是自己一个人居住,每天过来吃饭的时间是她最开心的时候。“走过来十几分钟就当锻炼身体,在这里还认识了好些人,大家可以一起说说话。”人年纪大了,动作迟缓了,但感情不会迟缓,睦邻小厨不仅是老人们的食堂,更是一个和乐融融的小家。
“吃过好多家大食堂了,还是这里最好。”
“他们很热心,帮我把车推进来。”
“老伴儿,这里菜不错,以后都来小厨吃饭了。”
“我俩就是在这儿交上朋友的。”
“刚开始从大饭店出来到这个大食堂的时候,心里肯定是有点落差的。”朱立福说,从南京路上的永安百货鲜墙房到苏浙汇,他从业以来就一直在饭店工作,从来没有在大食堂里做过。“当厨师这么多年,我也心想做点公益性的事情,所以当朋友请我来小厨帮忙时,我想都没想就答应了。”
“老人家对上海菜口味要求很高,他们不吃辣,微辣可以接受,菜要做得酥一点,但不能偏咸,否则对老人家身体不好……”在这段时间里,朱立福做了大量研究,一边细心地搜集老年人的口味,一边改良菜品,做出适合老年人身体健康的饭菜。“现在只要看到老人家们吃得开心,还要打包带走的时候,我就觉得特别有成就感。”
朱立福每天都会站在门口迎接客人:“看到老人家吃得开心,我好有成就感。”
每道菜都有幸福感,亏本也要经营下去
“这里和一般的老人助餐食堂有什么不同?”“最大的不同就是,老年人在这里用餐是有幸福感的。”经营这家睦邻小厨的上海欣益养老院总经理董耀华说。而这种幸福感,可能只是来自于一个个小小的菜名。
以往在大食堂里经常看到以“荤素”命名的套餐:“一小荤两素菜”“一大荤一小荤一素菜”……“在睦邻小厨,菜都是要有名字的。”玻璃橱窗上挂着菜名,橱窗内是对应的菜品。“每一样菜品我们都只限做20份,但是菜品种类多,每天有45个品种。”种类多但量少,保证了菜品的新鲜度和口感。老人们用餐期间,后厨里的4位大厨也没有停下来,哪些菜卖得特别好,他们就滚动现做,再补充进去。
小厨招牌菜。
“看得我都想吃了。”
杨浦区养老服务发展中心副主任朱鲁佳告诉记者,杨浦目前的社区助餐点有三种形式,一种是中央厨房,给不便出门的老人提供送餐上门服务;第二种是社区助餐点,依托中央厨房外送服务,把餐点送到老人家附近的老年活动室、老年人日间照护中心,社区睦邻点等;还有一种就是睦邻小厨,老人可以自行来用餐,自由选择菜品。
睦邻小厨由12个街道依托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社区睦邻中心等资源,或利用存量助餐设施改造而成,位于殷行街道的这家欣益睦邻小厨,就是依托欣益养老院进行运营,于去年6月开始营业,占地600平方米,是杨浦的睦邻小厨中面积最大的。
开阔整洁的就餐环境。
5月18日,杨浦各家社区长者食堂及敬老助餐点全面恢复开业运营,执行严格的防疫措施。在欣益睦邻小厨,有专人在门口指导老人们进门前做好测温及手部消毒,全程佩戴口罩;排队保持间距,堂吃原则上一人一桌同向就餐;就餐完毕后立即有员工上千清扫和消毒桌面。
年轻人也来就餐。
“这片区域原来是一家‘阿娘饭店’,我们收回来以后本想作为养老院的接待大厅,后来直接改造成了睦邻小厨的食堂。”董耀华说,由于菜品几乎按照成本定价的,因此带有公益性质的睦邻小厨一直处于亏损状态。
疫情之前每天供餐在600客左右,5月6日重开以来供餐量只恢复了60%。供餐量越少,就意味着亏损越大,但董耀华说:“现在睦邻小厨在殷行已经积累了一定名气,不少家庭甚至年轻人都会来吃饭,无论如何我们都要经营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