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提振消费市场信心,世邦魏理仕:持续性刺激将形成乘数效应

作为以消费力强著称的城市,成都如何面对疫情冲击,出台促进消费恢复和升级的举措备受关注——

28日,成都举行了“成都新消费·样样都实惠”消费提振系列活动启动仪式,宣布将从全城21000家举行折扣活动,以及发放消费券,两种方式来提振疫情下市场的消费信心。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成都对发放消费券的时间,明确为统一筹划至年末(12月31日),并通过4大主题创新设计,每阶段策划一个主题,开展相关配套促消费活动。

与其他城市相比,成都消费券的“发放时间相当长——公开报道显示,杭州消费券活动持续到5月31日,南京目前使用日期最晚截止到5月30日,佛山则在4月1日~4月30日陆续发放。

而根据成都官方发出的“成都新消费·样样都实惠”细节,5月至12月,都将是成都消费活动的推进期。

成都为何推出最长消费活动?

轻重并存

筹划至年末的“成都新消费·用券更实惠”活动,无疑是“五·一”节前成都的最热话题。

看到新闻后,就连邓沛怡快到70岁的爷爷也特地打了通电话向孙女了解优惠券的具体情况。

不少市民都认为,长期的消费券发放能得到更多实惠。有人在社交平台表示,“不如先写一份购物清单,想好买什么,也许更容易抢到消费券”。

“分阶段的模式,不妨看作城市积极思考如何确保消费的效益最大化的尝试。”世邦魏理仕成都分公司总经理邓耀华表示,分阶段的促消费政策,不仅能为后续发放提供数据支持与细节优化,同时也让下一次消费券的发放更加有效与科学。

南京市正是采用了区块链技术,对消费券的预约、发放、消费、兑现等全过程的环节进行监管,确保每一笔消费都能做到全程的回溯,保证公平与高效。

事实上,邓耀华的观点是,消费券的发放并不是“以量取胜”的存在,对城市而言,更重要的是如何科学发放消费券,让乘数效应更强、更集中地显现。

比如,“五一”、端午、中秋等接下来可以预见的多个假期节点,以及不同季节的热门消费业态,则是成都消费券“重拳出击”的时期。这些节点在过去非疫情期间原本就会出现“爆发型”增长,这种消费增长同样适用于疫情期间,但很难通过一次增长,持续激发被抑制的爆发性消费。

“消费券并不能力挽狂澜地让消费完全恢复至疫情前的水平。”邓耀华说,因此,就像是拳击运动,“消费的刺激不应只是短暂地分布在不同时间点,而是轻重并存。”

他进一步解释道,持续性的消费刺激应当包括爆发型消费和日常消费,通过节日安排和营销事件安排,以及日常的借力打力,才能真正发挥乘数效应。

不过不难发现,对消费券的发放时间,成都并不单单只是时间长度的延伸。邓耀华表示,成都的逻辑是切割为不同时间段,通过有针对性地适时注入相应业态和企业,提升消费券的使用效能。

主题

这场至年底的消费活动,成都还设置了不同主题——

比如,围绕消费升级新趋势,成都通过公园城市体验消费季、宜业成都安居消费季、畅游成都旅游消费季、云端逛街在线消费季等多主题,分阶段性持续进行。

红星新闻记者注意到,作为本次系列活动第一波消费浪潮,“初夏折扣季·消费更实惠”集结全成都21000家门店,巨量折扣来袭,“全城总动员,悦享新消费”“美丽焕新季,妆装有好礼”“食美寻香游,舌尖成都味”“精致好家居,智能潮生活”“夏日亲子趴,游乐好好耍”“线上云购物,线下趣体验”6大主题。

邓耀华认为,用不同主题、不同阶段、不同场景的消费券,带动不同类型的消费者进行消费,是一种有效而科学的方法。“恰好成都正在逐步入夏,各个商家、不同平台推出各式各样的主题性活动,与行政力量协同带来更好效应。”

另一个关键信息是,成都消费券的使用场景,明确为市内参与活动的餐饮业、百货业、旅游业、住宿业、文创业、娱乐业、体育业等商家进行使用。同时,除了政府补贴2亿元外,成都还在动员参与商家和平台企业让利优惠约7.5亿元,以吸引消费者积极参与。

“正常的市场里,期待消费的回暖市场主体原本就应该消费者和商家。”邓耀华称,无论发放与否,商家在正常的市场中原本就应该产生其自发的营销行为,“而政府的行为只是助力。”

成都消费券的发放逐渐临近。邓耀华对此相当期待——

“作为专业机构,我们期待看到成都在每个不同阶段针对不同业态发放的消费券。是否真的产生了效果,以及对企业效益是否带来了微观拉动,产生了不可预测的消费行为。”他表示,另一方面,随着政府推出相关营销活动的加持,消费券的乘数效应能否出现爆发性增长,政府又将如何针对不同阶段的情况,作出数据的修正和细化值得关注。

红星新闻记者 叶燕 邹悦 实习生 袁蓠芊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