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两年,以抗日为主题的作品逐渐盛行。从这些作品中,我们不仅可以感受到先烈血染疆场的壮烈,同时也能从中了解到许多武器装备。就比如说,迫击炮、三八大盖、捷克式等等。今天,我们就来聊聊日军所使用的三八大盖。
实际上,我们平常所说的三八大盖,大名为三八式步枪。由于该枪产于明治38年,所以日军将其称为三八式。据悉,从明治38年,1945年,该枪始终是日军的出战必备枪支。那么,该枪到底有什么优势,会使日军对其如此青睐?
首先,该枪采用的子弹是友坂步枪弹,这款子弹最大的特点就是,弹头特别长。所以,其穿透力和精确度都是非常优秀的。其次,由于其枪身特别长,因此在拼刺刀时,优势非常明显。不过,让人费解的是,三八大盖虽然非常优秀,但是最终却成日军的累赘。为什么这么说呢?
在长达十几年的对抗中,我军的武器也在不断升级,不断提升。但是,日军士兵却将三八大盖一直背到了战争结束。直到其投降前夕,大部分士兵所使用的武器还是三八式。不得不说,这款武器在抗战初期还有一点优势,但是,到了后期,这款武器早已经落伍。那么,为什么日军还对其如此衷爱呢?
第一,在抗战初期,我军的物资十分匮乏,武器也十分落后。所以,日军想当然的认为,即使拿着他们的武士刀冲过来,我军无还手之力。所以,他们始终认为,更换武器完全属于浪费。不过,事实证明,他们的想法过于天真,。我军虽然在初期实力很弱,但是经过十几年的对抗与发展,我国早已从一只绵羊变成了雄狮。
第二,抗战时期,日军大多是各兵种配合作战。说白了就是,在打仗时,迫击炮、机枪、三八大盖配合开火。不得不说,这一组合使得日军对供给的依赖大大降低。大家都知道,日本的资源本身就十分匮乏,同时加上战争的持续消耗。所以,该国根本没有资源可供浪费。
第三,二战时期,日军的战线拉的很长。从东南亚到我国,再到太平洋。这个一心想着征服世界的国家,在整个东半球燃起了战火。最终,其国内的所有资源都被消耗殆尽。从这方面来看,该国实际上已经没有实力和经历来研制新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