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一南一北“两朵花”,今春为何开得更美更“旺”了?

樱花粉,桃花红,梨花白,菜花黄,春日的五彩斑斓让人心情愉悦。

4月13日,为期3周的2025奉贤菜花节落幕,持续1个多月的宝山顾村公园上海樱花节也将于4月15日闭幕。一组数据反映了市民游客的赏花出游热情:据统计,今年奉贤菜花节总客流量突破30万人次,带动直接消费超过200万元,几乎是往年消费数据的4倍;3月6日上海樱花节新闻发布会举办以来,顾村公园已累计接待游客超过99万人次,3月22日更是迎来了超10万人的流量……

当“赏花经济”“春日经济”已成风潮,上海的“繁花盛事”也有必要进行一次复盘——举办多年的“花”节如何跳出传统发展模式,历久弥新?文旅商体展联动如何进一步放大优势、匹配需求,吸引更多人既看风景、又品故事、还乐消费?

夜晚的顾村公园樱花岛。

老牌花节的“转型考”

2008年,奉贤首次举办菜花节,选址于庄行镇潘垫村的万亩油菜田。在大客流导入下,周边许多嗅到商机的农民都开出了菜花节期间限定的“农家土菜馆”。原本寂寂无名的庄行镇,一下子打响了乡村文旅的品牌。

2011年,首届上海樱花节在顾村公园开幕,成为这个刚刚一期整体开园的外环林带新公园的“爆点”。后来几年,顾村公园牵手上海辰山植物园和上海市园林科学研究所,成立上海樱花研究所,举办樱花论坛,持续引进国外品种,提升观赏性。一系列动作让顾村与樱花牢牢绑定,也让樱花成为继“钢花”“浪花”之后宝山最出名的“第三朵花”。

经过岁月沉淀,这一南一北两个“花节”收获了一批拥趸,但也面临新的挑战。年年岁岁花相似,哪怕种植面积、品种、数量达到“区域之最”,如果仅仅是看花,人们还无法尽兴。既然花上半天、一天甚至更长时间来到郊区游玩,期盼的定是一份“快乐套餐”。

海内外诸多案例表明,一个节日要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就要让游客有常来常新的感觉。不同于早年间单一的观光旅游,赏花经济已向涵盖文化IP、科技体验、产业链延伸的复合型产业转型,成为乡村振兴与消费升级的重要引擎。

油菜花开。

“赏花+”的N种打开方式

要足够好看好玩,就要围绕“一朵花”修炼内功、大胆创新。记者了解到,今年奉贤菜花节在不仅引进了马戏团、马车游、vr体验展、花田火车、观光直升机、游船等近20种体验项目,还将美食、好物、农产品集市摊位从往年的9个增加至今年的70多个,丰富游玩体验,促进消费转化。

拿备受瞩目的观光直升机项目来说,该项目是庄行镇与航空企业合作,推出的特色郊野低空经济旅游项目,让游客能够在空中一睹花海全貌。共三个价位可选择:268元/人,飞行距离约8公里;380元/人,除了花海可以飞抵庄行古镇上空;880元/人,可在空中参观奉贤新城以及“上海之鱼”。

记者曾在一个周末的菜花节现场看到,盘旋于景区上方的直升机几乎从不间断。负责人沈振介绍,“节日期间周末要飞150架次,接待250人次左右,全天几乎要飞行6个小时,十分饱和,营收也十分可观。”

市民游客可以坐直升机俯瞰油菜花田。

作为首次进驻奉贤菜花节的“新朋友”,花花马戏团的帐篷剧场同样备受瞩目,晃管、环球飞车、滑稽小丑互动等马戏杂技表演,引得游客纷纷鼓掌。“仅开幕三四天,就卖出近万张票,每场限流500人仍座无虚席。”马戏团负责人贾云芝告诉记者,为了提升接待能力,满足游客需求,马戏团还增加了演出频次,“整个菜花节期间,仅门票收入就超过33万元。”

沈振和贾云芝均坦言,最初接到菜花节邀请时内心“有些打鼓”——对这种联动模式能否走得通心存疑虑,更担心客流无法支撑起前期投入成本。但事实证明,这次合作实现了共赢,沈振透露,“我们明年还要来,换个更漂亮的飞机,提档升级。”

马戏团也来了!

今年的顾村樱花节则押宝“夜樱”,从主题策划、灯光设置、展陈布景等全方位精心谋划,圈划出占地约16万平方米的“樱花岛”,通过全息投影、AR互动等技术,将樱花观赏升级为沉浸式剧场,带动夜间客流、衍生消费收入提升。不少游客反映,科技赋能显著提升了赏花体验的层次感与记忆点,鉴于樱花盛开的时间窗口期非常短,夜游樱花岛不仅延长了樱花观赏的时空维度,更创造出“昼赏自然美,夜游赛博境”的差异化体验。

夜间赏樱感受不同。

为了提升夜游体验度,操刀光影秀的罗曼照明设计师与吴淞口文旅集团运营团队不断根据樱花岛上草木生长情况调整设置,直到试运行当晚还在根据客流规律调整播放间隔频次、出入口动线。精心的准备为樱花节带来了更多元的客群,吴淞口文旅集团总经理刘传宝介绍,以往入园的主力客群是中老年游客和亲子家庭,今年结伴前来的年轻人明显增多,“樱花盛放的那几天,我们注意到有的穿着Cosplay服装的年轻人直到夜间11点还在兴致勃勃地拍照。”

前来游玩的年轻人和cosplay摄影爱好者变多了。

春日盛事激起更多消费“涟漪”

一次春日盛事能荡起多少涟漪?周边经营各种文旅业态的商户都有话说、有实感。

工作日上午十点半,花米庄行景区外一家主打庄行羊肉的农家乐已座无虚席。负责人介绍,餐厅响应奉贤区文旅局号召,今年节日期间与全区其他商圈、酒店、民宿、餐饮等联动推出优惠套餐和95折消费券,市场反馈相当不错。菜花节期间,餐厅日均营业额增长了六成,总额突破50万元。

奉贤菜花节开幕首个周末,迎来大客流。

远在菜花节景区5公里外、庄行郊野公园内的几家民宿和茶馆,也因为周边独特的景致而成为游客顺道去打卡的景点。民宿主理人高昱天告诉记者,菜花节期间,到店客流上涨了近三成,他计划明年提升餐饮比例,用好这波客流红利。

樱花节的溢出效应也给顾村公园周边的餐饮、休闲业态商户带来可观收益。距离公园5分钟车程的沈杨村,最近一个多月格外热闹,云野花庐村咖、在山野露营基地,大岐农庄、兔司卡丁车相较去年同期都迎来了10%的客流增长,周末更是一座难求。

记者发现,这些商户并不是被动接受樱花节带来的流量,而是在“打有准备之仗”。云野花庐负责人马云富介绍,赶在樱花季到来前,店里抓紧研发了“云野日落”“樱花海”“云夏”等几款樱花特调饮品和咖啡,果不其然都受到了消费者的欢迎。同样位于顾村的智慧湾艺术之桥空间,也推出了“樱有尽有”限定特调,与樱花季呼应。

樱花特调饮品。

事实上,宝山区近年来主动联合本土优质商家,鼓励追赶“樱花春日限定”的热潮。今年的樱花季联名首发产品涵盖美妆、食品、文创等领域。其中,至本推出的1000套限定款樱花专属产品上线不久便全部售罄,延中矿泉水、百诺巧克力等食品企业推出的樱花季限定包装也在线上线下热卖。

迄今为止卖出超过2.8万本的“赏樱护照”,更是推动樱花季成为宝山全区的消费季。凭借“赏樱护照”,消费者可享受区内几十家餐饮、购物、酒店商户的优惠。宝山区商务委相关负责人表示,仅15日至6日,区内3.2亿元,同比增长346万人次,同比增长39%。龙湖宝山天街市场部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樱花节期间商场周末日均客流同比提升20%,单日客流峰值突破12万,刷新2023年以来客流新高。值得一提的是,“赏樱护照”部分权益期持续到今年年底,这也意味着更多消费始于樱花季,还将延续到更多季节。

网友晒出的赏樱护照。

这两天,两个“花节”的主办方和负责人都在总结经验,探讨下一步的优化方向。

花米庄行旅游投资公司总经理马庆珺说,明年将在业态的创新和环境美陈上进行品质提升。如,引进更高端的餐饮业态,满足不同人群的用餐需求;又如,结合潘垫村“沪派乡村”建设,在油菜花田的土地条规上探索点状供地的突破,进而在油菜花田间铺设一些木栈道,让游客不必脚踩泥地,同时再增加更新颖的艺术装置。

吴淞口文旅集团则在思考明年如何用好樱花岛内的水面空间,通过增设花灯和互动装置提升游玩体验;同时,更好地进行“樱邮联动”,借助上海国际邮轮旅游度假区新增的亮点景点丰富文旅IP矩阵。

显然,任何一个节日要想提升品牌吸引力和消费者黏性,都需要具备跨界融合的创新力。

作者:吴越 沈思怡

选稿:曾炟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