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古书里的伏羲女娲 兄妹俩的传说与盘古有雷同

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太昊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对华夏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的神话人物。

原标题:人文始祖伏羲氏

“丝绸之路三千里,华夏文明八千年。”甘肃以探寻“华夏文明之源”为主旨的丛书如是说自有其依据。因为被尊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的华夏人文始祖伏羲出生陇上,古成纪则是“两皇”(伏羲、女娲)故里,素有“两皇故里”“羲里娲乡”之称。相关文物古迹遗存甚多,如大地湾遗址、伏羲庙、卦台山、女娲祠、女娲庙、葫芦河、雷泽、龙城八卦城等。它是文字产生前洪荒先民“口传史”的“物化”证据——虽然它语言太过模糊,邈远虚幻。

伏羲陇籍,古籍记载足资佐证:西晋皇甫谧《帝王世纪》:“伏羲生于成纪,汉置县。”郦道元《水经注·渭水》:“故渎东经成纪县,故帝太皞庖羲所生之处也,汉以为天水郡县。”《元和郡县图志》:“成纪县,本汉旧县,属天水。伏羲氏母曰华胥,履大人迹,生伏羲于成纪,即此丘也。”文献所记成纪县,即今天水市秦安县。

伏羲,又称宓羲、庖牺、包牺、牺皇、皇羲、太昊等。是中国古代传说中一位对华夏文明作出过卓越贡献的神话人物。

最早记载伏羲的是出于战国中晚期的《庄子》,其所言伏羲,亦幻亦真,亦神亦人,类似寓言神话,而非信史。

见诸正史的是《太史公自序》:“余闻之先人曰:‘伏羲至纯厚,作《易》八卦’。”司马迁只说从前辈传言中闻知伏羲及其创造,并未为其立传。至东汉班固,则“大胆假设”,在《汉书》中将上古帝王从黄帝推至伏羲,且列为三皇之首、百王之先。由此,伏羲的皇帝身份便有了正史依据。直到唐司马贞“小心求证”,苦心孤诣为《史记》编撰《三皇本纪》,伏羲大传(本纪)始入正史。虽然姗姗来迟,究竟聊胜于无;伏羲也随之实现了从神到帝的身份转换。

通览包括《易·系辞下》及《帝王世纪》等典籍记载伏羲行状,其创造性功业可归纳略述如下:

“仰观象于天,俯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造书契以代结绳之数,画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其书契简单刻划符号,可视作中国文字雏形;豢养六畜,“取牺牲以供庖厨,食天下”;“作结绳而为网罟,以佃以渔”;营建房舍或“因丘陵掘穴而出”;推定历法;“制嫁娶之礼”;“作瑟三十六弦”,初创音乐;“以龙纪官,立九相六佐治九州”,实行分州管理。

上述贡献,几乎涵盖了古人生产生活的各个方面。然所述皆历代文人附会之词,游谈无根,不足征信。不过,透过神话传说依稀可以看出,伏羲时代正处于原始先民告别洪荒走向文明的临界点。伏羲,可视为华夏民族历代口耳相传并见诸典籍的创世英雄和人文始祖。

与伏羲传说并行,还有个更民俗化的盘古。传说盘古开天辟地,是位创世大神。盘古氏夫妻的兄妹自相婚配,龙首蛇身相貌,与伏羲氏的兄妹夫妻、人首蛇身交尾画像,惊人相似,有学者认为,盘古即伏羲氏。

人类对族群起源的探究,无论中外,多神话掺杂。譬如罗马的“母狼乳婴”故事;在华夏,则是“抟土造人”“炼石补天”创世造人神话。这就不能不说到女娲。

据实而言,伏羲和女娲,本来就是一而二、二而一的连体存在,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作为女性,女娲是创造一切生命的“万物之母”。许慎《说文解字》曰:“女娲,古之神圣女,化万物者也。”

中国自古就有祭祀伏羲的传统,历代赓续,相沿成习。而甘肃自1988年以来,已连续举办了二十一届伏羲公祭大典(2008、2009两年,受地震影响暂停),公祭伏羲大典入选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成为甘肃省独具特色的重要文化品牌。

鸣弓

(兰州日报)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