尼克松访华50周年,一周改变世界,尼克松想要访华,还真不容易

尼克松访华:跨越大洋的握手

尼克松访华:跨越大洋的握手

2022年是尼克松总统访华暨《上海公报》签署50周年,尼克松总统访华是实现中美关系正常化的一个重要步骤,标志着美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结束了长达23年的敌对关系,同时也极大地改变了冷战时期的国际格局。但贸然与一个敌对国家建立联系势必会引起美国高层的不满,那么,尼克松是如何为自己的访华开辟道路的呢?在这期间又发生了哪些故事?

一、基辛格的“波罗行动”:为尼克松访华打前站

1970年10月,尼克松在联合国25周年纪念会上让时任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与时任罗马尼亚总统齐奥塞斯库向中国带话,表示愿意派出一位美国的高级使节到华进行秘密访问。不久,叶海亚·汗借着对华访问的机会,把尼克松的意图传达给周恩来。周恩来一如既往地强调台湾问题的重要性,并表示如果尼克松愿意解决台湾问题,中国欢迎美国特使来华商谈。次年4月,叶海亚·汗把周恩来的口信传到白宫。但谁可以为尼克松总统访华打前站?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尼克松和基辛格。

时任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

时任巴基斯坦总统叶海亚·汗

有趣的是,在挑选秘密访华的人选上,尼克松一开始并没有指定基辛格。尼克松最开始罗列了一长串除国务卿威廉·罗杰斯之外(尼克松在一开始就把国务卿排除在中美关系正常化决策之外)的候选名单,这个名单包括后来的美国总统乔治·布什。在安排秘密访华的一系列细节问题时,名单上的每个人似乎都有瑕疵,要么对尼克松主义理解不深刻,不能正确传达尼克松的意图;要么性格过于强势,恐有喧宾夺主之嫌;要么性格太温和,不够老练,不能承担如此重大的任务。

经过反复的讨论,尼克松最终把目光放在了基辛格身上。基辛格具有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优势,他对尼克松非常熟悉,了解尼克松的政策,此外,基辛格访华也最能体现秘密性,基辛格本人就是白宫工作人员,除了白宫新闻处以外,基辛格不能宣传自己的活动。

在敲定秘密访华的人选之后,尼克松和基辛格决定绕开美国的官僚机构,甚至是当时的国务卿罗杰斯。尼克松此举需要冒极大的风险,因为这是美国对一个意识形态相异的敌对国家进行访问,如果此举失败,不仅会给尼克松带来政治危机,还会给美国的国际形象造成难以挽回的负面影响。

尼克松

尼克松

既然是秘密访华,那么尼克松肯定就要做很多的掩护工作。基辛格访华要打什么旗号呢?为了避免进一步刺激到罗杰斯,也防止国务院对此表示抗议,尼克松决定虚晃一枪,让自己的秘书在白宫例行新闻发布会上发布了一个简短的公告:尼克松总统即将派基辛格博士到南越执行调查的任务,随后在泰国、印度和巴基斯坦与当地的官员们进行谈话,最后到巴黎与美国驻法国大使戴维·布鲁斯进行磋商。

在一系列的保密工作完成之后,当年7月1日,基辛格开始踏上“旅途”,以南越、泰国、印度为跳板,飞抵巴基斯坦,最后到达北京。这趟秘密之旅被称为“波罗一号”行动,指基辛格秘密访华像700年前意大利探险家马可·波罗中国之行一样,充满着未知与风险。

中年基辛格

中年基辛格

7月9日凌晨4时,基辛格抵达伊斯兰堡,在巴基斯坦外交国务秘书的陪同下,基辛格甩开随行人员,偷偷溜出下榻之处,用墨镜和大檐帽把自己裹得严严实实,随后乘坐巴基斯坦的军用汽车到达机场。早在两天前,叶海亚的专机波音707就曾驶往北京,并带回来了几名中国人员,中国外交部西欧北美大洋司司长章文晋四人已经在伊斯兰堡机场等待多时了。基辛格乘坐的黑色轿车到达机场时,章文晋一眼就认出了身穿黑衣的基辛格,基辛格终于登上了飞往中国的飞机。

北京时间7月9日12时15分,波音707在北京南苑军用机场降落,周恩来派叶剑英、黄华、熊向晖与韩叙等人到机场迎接基辛格。随后,基辛格被一辆车窗被遮住的高级轿车接进了钓鱼台国宾馆。下午4时许,周恩来亲自到基辛格下榻的5号楼与基辛格会晤,基辛格看到面容憔悴但神采奕奕的周恩来,早早地把手伸了出去,周恩来伸出手与基辛格的手握到一起。当年在日内瓦会议上,周恩来主动向美国国务卿杜勒斯伸出手表达善意,但被拒绝,现在中美两国高级官员的手终于握在一起。在随后的三天里,基辛格与中国官员就最根本的台湾问题与尼克松总统何时访华的问题相互交流了意见,在7月11日拟定了后来震惊世界的尼克松总统访华声明草案。

有了第一次的交流,第二次交流明显就顺利许多。时隔三个月后,基辛格再次来到北京,开启“波罗二号”行动。但这次基辛格就不用像第一次那样偷偷摸摸而且孤立无援,基辛格乘坐美国总统的专机飞抵北京。中美双方还是围绕着第一次访华时的议题进行讨论与交流。此次双方就中国台湾、印度、日本与朝鲜问题交换看法,并最终选定尼克松总统正式访华的日期(第一次本来选定在1972年夏季进行访华,但那时是美国大选年的夏季,所以时间提前到1972年春季)。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双方拟定了《上海公报》。

老年基辛格

老年基辛格

二、小球转动大球:毛泽东邀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1971年3月21日,国际乒联主席罗伊·埃文斯向周恩来建议,由于当时中国乒乓球队疏于与国际乒乓球队交流,近年来在乒乓球技术上出现了停滞的倾向。因此,在第31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结束后,不妨邀请几支国外的优秀乒乓球队来华进行技术交流,以技会友。周恩来认为此建议可行,当即让体委商议具体办法。

在当时谁也不会想到,中美双方竟然会因为一颗小小的乒乓球带动整个中美关系大局。一系列偶然性与必然性事件交错,在中美外交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美国人有意无意地接近中国人,向中国人表达善意,由民间自发或自觉的友好行为最终推动了中美官方之间的良性互动,这也就是俗称的小球转动大(地)球。

早在1971年初,毛泽东就批示放松美国人来华的限制,表示应以我为主,有选择地批准一些主动申请访华的美国人来华。2月,外交部发布指示,称自1969年尼克松上台后,大约有830名美国民间人士通过各种途径申请访华,美国总统尼克松也尝试改善中美关系。毛泽东在美国国内要求改变对华政策呼声日益高涨的情况下调整美国人来华的限制,是一项颇有战略意义的决策。

1971年3月28日,第31届世乒赛在日本名古屋开幕。3月30日下午,在冷餐会议中场休息之时,刚刚还因为柬埔寨朗诺傀儡政权参赛问题而剑拔弩张的中美两国代表坐在了一起,还进行了友好的谈话。美国乒协主席格雷姆·斯廷霍文主动向中方代表打招呼,表扬中国队技术不错,并为1961年美国队不能参加在北京举行的世界乒乓球锦标赛感到遗憾。他提出让美国队的选手去中国访问,与中国选手切磋球技。很快,中南海就收到了从名古屋传回的消息:美国队想访问中国,可否批准?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美国乒乓球队访华

虽然美国队做出友好的举动,但在是否让美国队访华这一问题上,外交部还是产生了分歧。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在2月7日亚洲乒联的临时会议上,柬埔寨、南越和中国台湾的代表提出一个紧急议案,推荐中国台湾代表中国进入国际乒联,此举被国际乒联主席埃文斯反对。3月28日,《人民日报》发表了一篇名为《我乒乓球队代表团发言人在名古屋向报界发表书面谈话,坚决反对把蒋帮人员塞进国际乓联》的文章,明确坚持“一个中国”的立场,坚决反对制造“两个中国”或“一中一台”,试图分裂中国的图谋。两天后,美国乒协在国际乒联会议上公开支持中国台湾以“中华民国”的名义加入国际乒联,美国官方也罔顾两个月前联合国大会的选票结果,在联合国又开始鼓吹“两个中国”的阴谋。

这件事情让外交部感到非常为难,如果批准支持台湾的美国队访华,是否意味着中国在“一个中国”原则上产生动摇?这样做是否会让支持“一个中国”的国际友人感到心寒?4月4日,外交部和体委联合起草了一份报告,认为批准美国队来华的时机还不成熟,并把报告交给毛泽东和周恩来。毛泽东在反复的矛盾斗争后,最终在自己的名字底下画了一个圈,把报告退还给外交部。

毛泽东

毛泽东

如果事情到此为止,那么震惊世界的“乒乓外交”也就不可能发生。但正如基辛格所说,中国人最了不起的事情之一就是所有经过精心策划而制定的事情看起来总像是临时决定的。毛泽东最终决定邀请美国队访华也是这样。

文件发回外交部的当晚,毛泽东在服过安眠药后沉沉睡去。突然,毛泽东迷迷糊糊地说起话来,护士长吴旭君听了半天才听清毛泽东说了什么。毛泽东要打电话给王海容,要求请美国乒乓球队访华。但这与白天批阅文件的指示精神相反,而且,毛泽东也说过,自己吃安眠药以后说的话不算数,那到底要不要把意思传达给王海容?吴旭君一边想到毛泽东对世界锦标赛非常关注,一边又不敢假传毛泽东的意思,只能等到毛泽东醒后等待指示。毛泽东醒后,对吴旭君惊讶地说怎么还不去办,吴旭君表示没听清主席刚才的话,毛泽东又一字一句地把刚才的话重复了一遍。吴旭君得到指示,马上把意思传达给了王海容。

也是在这一天,美国乒乓球队队员科恩在训练结束后找不到美国队的车,意外地上了中国队的车。科恩上车后,讲话并没有人搭理。这时,庄则栋从后排走过来,向科恩表示,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向是很友好的,我代表中国队员欢迎你上中国队的车,为了表示欢迎,我还要送你一件礼物。但在赛前,中国乒乓球代表团关于参赛准备工作的报告明确指出,中国队员不应主动接触美国队员。与美国人接触是否涉及政治上的错误,谁的心里都没底。庄则栋不管这些,他从包里取出一幅绣有黄山景色的杭州织锦送给科恩。第二天,科恩回赠一件带有和平标志的红白蓝三色T恤,附带一枚美国代表团纪念章。这件事引起了日本国内外众多媒体的广泛关注,科恩向庄则栋表达想去中国访问的意愿也被新闻传播全球。

庄则栋与科恩

庄则栋与科恩

毛泽东从共同社、美联社和法新社的报道中得知此事,毛泽东让身边的工作人员把这些报道反复念了两遍,最终决定批准美国乒乓球队来华访问。后来,毛泽东在尼克松访华时说:“十几年,说是不解决大问题,小问题就不干,包括我在内。后来发现还是你们对,我们就打乒乓球。”

文史君说

贸然与一个隔绝20余年的敌对国家建立外交关系势必会受到许多挑战,其中,意识形态问题就是不可忽略的一道坎。中美两国在共同的战略利益下,为推动中美关系正常化做出了许多尝试,很多小事在现在已经成为外交史上的美谈。中美两国并不必然产生冲突,在全球化的今天,立足于双方共同利益,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构建,是中美双方的最优选择。

参考文献

[美]亨利·基辛格,胡利平译,《论中国》,中信出版社,2015年。

[美]亨利·基辛格,方辉盛等译,《白宫岁月—基辛格回忆录》,上海译文出版社,2016年。

外交部外交史编辑室编,《新中国外交风云》第二辑,世界知识出版社,1991年。

林克、徐涛、吴旭君:《历史的真实—毛泽东身边工作人员的证言》,中央文献出版社,1998年。

张彦伟,《巴基斯坦渠道在中美关系正常化进程中地位之探析》,《沧桑》,2004年第2期。

(作者:浩然文史·神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