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改道,访华行程或取消,美财长开门见山:中美必须互降关税

特朗普原计划借助美国超级大国的实力,向所有国家征收关税,让它们屈服于自己,让工业产业“回流”至美国,如此就能达到“不战而屈人之兵”的目的。未曾想,来自中国的强势反击,让这一切都可能落空。

据悉,中美贸易战迎来了戏剧性转折。在美国官员相继承认“关税战不可持续,可能大幅降低对华关税”的基础上,特朗普正考虑将对华关税从之前的145%腰斩至50%—60%,甚至实施更低的关税。

从现实角度出发,超过20%的关税对于制造型企业而言,已没了任何吸引力。因为即便比亚迪、宁德时代等中国优势企业再怎么降本增效,短期内也难以将单品的利润提升至20%。这或许说明了,美国所谓的降低对华关税的言论,实不过自欺欺人罢了。

值得注意,美媒曾爆料特朗普计划在上任初期访华,结果就由于中美贸易战等原因,致使访华行程或被取消,而作为对“外事活动损失”的补偿,特朗普可能改道中东,于今年5月份赴卡塔尔、沙特、阿联酋等国进行国事访问。至于目的嘛,估计还是和“美国优先”息息相关。

简单讲,特朗普可能向上述国家施压,要求它们购买更多的美国债券,在中国问题上向美国看齐。甚至特朗普会出台“非关税”政策,逼迫上述国家朝美国加大投资。总之是哪种方式顺手,特朗普就使用哪种,让世界为自己的无礼行为埋单。

有点跑题了,但是有些事实还须得不断重申: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是美国的盟友或者美国的敌人,如果不能坚守自己的利益,和霸权做坚决斗争,那么后果定然是会被美国逐个击破,让自己成为单极霸权泛滥的牺牲品。

而在应对霸权方面,中国就做的很好,中国反制美国的举动应被载入各国的教科书当中。比如美国对华商品加征145%关税,中方就以125%的税率进行及时回应;美国限制英伟达对华销售芯片,那么不好意思,美国就不要再使用中国的稀土了。甚至中国持有的近8000亿美元的美债,都可成为影响中美贸易战的关键性变量。

说心里话,美国其实最怕的是有人和自己“对着干”,因为贸易战也是现代战争的表现形式之一。如果各国都坚守原则,不轻易向美国屈服,那么美国为了避免自身卷入消耗战的漩涡,就会主动做出取舍,再不济美国会调整关税政策,让局面不至于过于难看。

美国的这种“不自信”,已经体现在中美博弈的方方面面。比如美国财长开门见山,称中美必须互降关税;特朗普通过发言人,公开呼吁中美进行谈判;甚至美国“政府效率部”负责人马斯克,明知中国严格管控稀土出口,仍希望中方能够网开一面,让自己获得稀土磁体的使用权。

美国是民选制国家,中国是社会主义国家。要论面对危机的处置能力,中国远胜于美国。这就注定了,贸易战拖得时间越长,对美国的伤害也就越直接,反观中国则从危机中看到了机遇,开始力抓“国产替代进口”这条主线,在美国尚未反应过来之前,让中国产品占据更多的市场份额,将更多中国优势企业推向海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