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qisissi,85后,处女座,工作日的加班狗,周末的家庭主妇。住在北京南四环内。
在北京打拼了几年后买下这个50m²一室一厅的小房子,算是在北京安了家。刚交房的时候心里其实是崩溃的,看着破败的小房子,有种无从下手的感觉,室内布满了管线,阳台漏雨而且墙体发霉,不禁怀疑人生。不过还是庆幸当初咬咬牙买了下来,毕竟手里的钱永远赶不上房价的涨幅。
这套房子最吸引我的,是它的居住氛围。是个老小区,一到晚上,大家遛狗跑步、下棋聊天的感觉特别好。平时邻居阿姨会投食,做一些拿手的面食送我。有一年过年回家,放心的把钥匙交给了邻居帮着通风浇花,觉得很温暖。在北京也有小时候邻里间的温情。
刚刚交房时,其实它是这样的
▲ 阳台
▲ 厨房
▲ 卫浴
现在它变成了这样
▲城南陋室,存乎一心
我羡慕那些逃离北上广去乡下生活的人,但我自己,却依然遵守着人生的常规法则,做不到完全与城市分离,只好在这里用心建筑一处「呼吸地」。
一室一厅,整体南向,在以前租房子的时候,深感朝向的困扰,买房的时候的首要要求就是有充足的阳光。
空间上,在设计师的帮助下,做了以下的改动:
· 入墙衣柜
卧室没有设计衣柜,在不动主体结构的前提下,通过卧室门的移位,客厅一角增加入墙衣柜,算是零散空间有效利用。
· 屏风
入门屏风使客厅划分出玄关区域,半墙玻璃透光良好,兼顾电视背景墙使用,将电源线、网线、视频线藏于铝合金框中。
· 阳台
阳光充足南向阳台,闲暇晒太阳放空。地面局部垫高实现洗衣储物区和手工区的空间分离隐藏空调管线。
客厅一角增加了一个入墙衣柜。没有动主体结构,只是将卧室门移位,算是一个空间的有效利用。
过去,我是反感吊顶的,可惜顶层管道太多,为了遮丑,客厅和卧室均做吊顶直行灯带,这是一个艰难但是无奈的选择,事实证明,做好看的吊顶真的没有那么丑啦,只是需要定期将灯槽进行清扫。
屏风兼顾电视背景墙,电源线、网线、视频线藏于铝合金框中。
宜家的橱柜,装满我喜欢的器皿。
灰色沙发床是宜家多人位霍姆桑德沙发床,北京地域原因,有时候会有亲人朋友来看病,住在家里照顾方便,也是看重它一物两用,沙发床面积为1500*2000mm,临时用于沙发床也够舒适,平时两个人对面躺着玩手机也非常宽敞。
我妈拍的照片,一次摆拍的做作姿态,妹妹定制的T恤写着77——我的名字。
▲家中一角
伴随了我两年多的好人桌,留下好人椅,迎接呖呖圆桌。方桌明确利落,踏实可靠;圆桌柔美贤淑,尽显温情,喜欢家人围坐一起的感觉,就像小时候一样。(ps:所有桌子均为:厌式房间设计。)
餐桌对我而言更像是家中至亲的家人,一日晚餐,朋友聚会,烘培手作亦或临时抓来当作工作台使用。这些年坚持拍自己的日常,有几百张照片是有好人桌出镜的各种记忆留影。朋友来了,做了几个小菜,还有自己腌制的辣椒咸菜,吃到了小时候的味道,这算是周末最大的满足吧。
桌面有了痕迹,朋友说可以帮我重新打磨。我笑了笑,这就是生活,这就是日子,何不让她顺其自然,日久弥新。
▲一些日常
▲家的样子如此
▲在家酿酒
▲iittala伊塔拉的湖泊花瓶和一些杯盘
小时候我妈喜欢买餐具,于是每年过年都有新的盘子杯子更新换代,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我日常喜欢做饭,周末常邀朋友来家里吃饭,当然要买一些心爱的盘子来搭配。
▲盘盘碗碗
后来逐渐了解到一些作家和匠人的手工作品,不断摸索自己喜欢的风格,断舍离了一部分,最后留下来的都是使用多年的。感谢这些泥土、石英、木料做成的生活容器和工具伴随着时间的推移留下生活的味道、安慰和温暖。
厨房是我最爱的地方,烟火气磨时光。
除了烟火气,我希望厨房能够有足够的收纳空间。装修的时候保留了原来的地柜和部分瓷砖,增加了宜家的层架,更换了所有的厨房设备。
周末时,小区楼下十几个菜篮子有大批新鲜蔬菜可供挑选,做上几道拿手好菜,煮茶,喝上自己酿的果子酒,叫上三五好友,聚在一起聊聊近况,是我们很爱做的事情。
▲泡的不是酒,泡的岁月绵长
▲卧室现在的样子
▲十五分钟组装的衣架,质感蛮好,毕竟才200多块钱
▲做一个有颜值的小推车(小推车是山崎实业的)。
女生的床头柜,她塔柜,是两层抽屉,自由摆放,可以把不常穿的袜子放下面,左面铁杆儿位置可以放眼罩bra,我想冬天特别好用,不出被窝伸手就能够到。
设计师很佛系,是我好友的央美同窗,创建的品牌 “MIGAHOOI” 有很多专为宠物设计的家具柜小屋啊之类的,真希望这种小众原创有更大的发展空间。
我想要温暖的感觉,所以床和柜子都用了原木色。
净化器在雾霾天还是有用的,其实新风最好,但是我这净化器也不错。
在原来墙面用结构胶粘贴做出分区,买了我自己喜欢的浴帘。
没有更换原有房子的地砖和瓷砖,所以就是这样子,卫生间小没有做干湿分离,又不喜欢墙上很多架子,所以购置了这个超级便宜的竹子置物架,洗澡的时候推出来,不洗澡的时候推进去,还有就是要弯腰取东西,不懒得时候还是比较方便,至今使用半年没有发霉。
阳台除顶面全部贴砖,地面抬高,朋友帮我把阳台的一半变成我的角落,有时候我想,我就算在人群中,还是要有自己的空间。前后照对比才发现,变化还是蛮大的呀。
▲洗衣区
因为房子太小,改的时候阳台一般做手工,另一半作为洗衣区,贴了白瓷砖,花地砖,到了储藏柜,砌筑隐藏了下水管,大概就是现在的样子。
现在手工区夏天太热变成绿植区,家里小,阳台最大限度的利用起来,勤能补拙。
▲衣柜
其实我家没有衣帽间只有两个衣柜。
简单的三层置物架成为厨房小家电收纳的好帮手。
在宜家充满北欧感的置物架,超级感谢来到了我家。
▲私藏小物
▲我家窗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