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苹果在基带芯片上的动作真不小。
明年春季,iPhone SE 或将搭载苹果首款自研 5G 芯片。若进展顺利,2026 年第二代支持毫米波的基带芯片将应用于 iPhone 18 和高端 iPad,而代号「Prometheus」的第三代芯片也随之而出。
iPhone 能否凭借自研基带改善一直以来饱受诟病的信号短板,我们先按下不表,现在有个更有意思的事情。
前不久,爱范儿发布了一篇讨论 MagSafe 的文章,在你来我往的评论区中,有条评论抛出了一个看似「跑题」的问题:
你们知道 MacBook 最大的刚需是什么吗,是户外没有无线网,急需的 5G!平板电脑都能用 5G,MacBook 为什么不能?
给 MacBook 安装 5G 芯片,不知道为什么,听起来总归有点怪,但事情的发展往往比想象更意外。
一语成谶,彭博社最新的报告揭示,苹果的确打算为 MacBook 系列配备 5G 基带芯片。
让 MacBook 像 iPhone 一样,随时随地接入互联网,似乎正在成为苹果的下一个计划。
一条早有探索的路
既然苹果说要做,那我们就来看看,做这件事,到底有什么好处?
作为一名编辑,我最头疼的莫过于出差时处理工作。一旦需要紧急完成任务,而周围却没有稳定网络,我只能让 iPhone 承担「外挂网线」的角色,牺牲它那本就捉襟见肘的续航,以确保 MacBook 在没有 Wi-Fi 的情况下依然能够正常联网。
显而易见,开头的评论已经给出了第一个答案,对于经常出差或从事户外工作的用户而言,MacBook 内置信号基带无疑是一件充满安全感的事情。
没有出差或是户外需求的用户,5G 芯片的加入也有其用处。
在现在的流媒体 app 或是游戏 app 中,有句话大家一定不陌生:
正在使用移动网络优化体验。
类似的机制完全可以用在 MacBook 上,用以提升网络的稳定性。
在 Wi-Fi 和 5G 网络的双方加持下,通宵下载什么大文件都不怕网络抽风,一觉醒来任务稳稳当当地跑完,零意外,再也不怕出现第二天起床看见「网络连接已中断」的提示。
最后,也别忘了苹果的最爱——隐私。
公共 Wi-Fi 一直是一个难题,对于我们这种普通用户而言,互联网的防御和威胁是一件潜在但完全有可能的事,如果 MacBook 安装了 5G 基带,能够自行解决网络连接问题,就不必依赖来路不明的热点,从源头降低信息外泄的风险。
对于那些需要严密保护工作信息却又不想每天提心吊胆的用户而言,这无疑多了一层安心的防护。
说了这么多好处,那么问题来了:内置基带这么好,别的厂家不做吗?
正如那句老话,太阳底下无新事,给笔记本电脑安装 5G 基带,并不算是一件多么稀奇的事情,回头看向历史,有不少老牌电脑厂商早就做过。
2005 年,索尼推出 VAIO VGN-T350 系列笔记本电脑。
▲ 索尼 VAIO VGN-T350/L
该系列电脑通过内置的 Cingular EDGE 蜂窝数据模块,允许用户无需外接数据卡或使用手机基带,即可在有移动蜂窝网络信号的地方直接上网。
在此之前,笔记本电脑通常只能通过外置 PCMCIA 数据卡或借助手机蓝牙/数据线连接来实现移动数据访问。
索尼 VAIO VGN-T350 首次将此类蜂窝网络模块直接内置于笔记本内部,从而被广泛视为「首款商业化上市、真正实现了内置蜂窝数据上网的笔记本机型」。
▲ VGN-T300 系列配备了无线局域网与无线广域网(蜂窝网络)指示灯
随后不久,IBM、联想、戴尔与惠普等高端笔记本也纷纷推出带有内置 3G/EDGE/CDMA2000 等模块的笔记本,都将直接连接互联网作为卖点之一。
别的不说,就连苹果也动过心。
2011 年,一台 MacBook 原型机出现在 eBay 网站上,在一番激烈的竞逐后,这台 MacBook 的价格已经升高至 7 万美元。
之所以引来如此多人的关注,是因为这台原型机实在是太过特殊——屏幕的侧边,延伸出来了一条天线。
▲ 带有天线的 MacBook 原型机
随着 7 万美元大关的突破,这台原型机突然从 eBay 上撤下,并没有成交,不过卖家 evilroot 在 MacRumors 发布了更多的信息,以满足大家的好奇心。
这台 MacBook 天线版原型机大约生产于 2007 年,具有红色电路板(而正式版本是蓝色),除了外观上显眼的天线外,还有内存盖下方摆放的 SIM 卡卡槽,据推测,这台 MacBook 原型机将支持 3G 网络,在 MacRumors 上,evilroot 对这根天线做了更多描述:
老实说,我认为大部分关于天线看起来不好的东西都是由于我拍摄照片的角度。它看起来相当大。实际上,它非常小,当延伸时,它只从显示屏上突出约2英寸,可能一毫米或两毫米厚。
更有趣的是,天线实际上是用磁铁固定在设备上的——有点像 MagSafe 功能中使用的磁铁,早在 2008 年苹果就为此申请了专利。
▲ 左、中:MacBook 原型机的天线|右:2008 年,苹果申请的天线专利
当然,时代与技术的限制之下,这台 MacBook 只停留在了原型机的程度,没有正式推出。
时至今日,联想 ThinkPad 系列中,还有部分机型提供内置的蜂窝模块,通过 4G 基带随时随地连接互联网,戴尔的 Latitude 系列也有些型号搭载高通 Snapdragon X55 基带,为用户提供无 Wi-Fi 环境下的上网服务,惠普 EliteBook 系列、微软 Surface Pro 系列,都各自有类似的选择。
Mac 加基带,正是好时候
可以说,但凡是主打办公的高端笔记本,曾经都多多少少做过这样的尝试,不过始终没有大面积铺开。
原因也很简单:续航是个大问题。
不过,这个问题对于苹果而言,算不上困扰——自从 M 芯片推出以来,凭借高能效的 ARM 架构与系统级集成的 SoC,MacBook 的续航得到了史无前例的提升。
与我目前用的 i9 16 寸 MacBook Pro 相比,现在 14 寸的 MacBook Pro 都可以轻松将续航翻倍。
在强大的续航支持下,原本束手束脚的使用体验变得随意起来,一颗高度集成于 SoC 中的基带,不再是压力和负担。
再加上随着时代的进步,消费者对电脑的需求开始趋于多样化,每个人拿到 MacBook 的使用场景都不一样——这位可能是放在家中作为代码编辑器,承担主要的工作任务,而另一个人则可能拎着 MacBook 与相机一起在广袤的无人区拍摄银河和星空。
此时,在续航已经大大增强的基础上,让 MacBook 适应更多的使用环境,不是一件错事。
5G 基带出现在 Mac 上,还有一个很容易被忽视的原因——环境。
虽然苹果没有公布 MacBook 系列的具体销量,但取决于 MacBook 在整个 Mac 产品线中占据绝对的生态优势位置,我们可以从总体的营收数据来窥斑见豹,推测 MacBook 系列在哪个市场卖得最好。
根据 MacroMicro 的数据来看,2024 Q3 数据中,大中华区在苹果营收占比排名第三,为 15.84%,而前两名分别是北美的 43.89% 与欧洲的 26.26%。
▲ 数据与图片来自 @MacroMicro
如果粗略地将营收占比看作用户占比,那么 MacBook 的用户更多集中在北美与欧洲。
而这两个地方,自有国情。
在欧美,商业通讯运营商的大部分套餐有一个巧妙的限制——流量给得很大方,甚至有可能无限制使用,但如果是作为热点使用,则有严格分级的流量上限。
比如 Verizon、T-Mobile、AT&T 的普通套餐,普遍有着热点 10-15GB 的限制,哪怕花大价钱订阅最高套餐,也会在 50G 左右被限速,比如 T-Mobile 的基础套餐,需要选择 75 美元的第三档,才能使用 15GB 的热点流量,想要更多的热点流量,需提高到 90 美元的档位,才能使用 50GB 的热点流量。
▲ 运营商 Verizon 的 55 美元套餐,限制为 60GB 的热点流量
在流媒体兴起的时代,但凡有跟视频沾点边儿的工作需求,这点流量真的不够用。
按照惯例,在文章的结尾,我还是要泼一桶冷水。
毕竟东西唱得再好听,也要落实到消费者手上,才是真的好。
按照苹果的习惯,就算 5G 基带成功推出,我们依然面临一个问题——有非常大的可能,这套方案会使用 eSIM。
eSIM 这个东西,我们就不再浪费笔墨了,iPad Pro 的蜂窝版近在眼前,完全可以作为参考。
不过,无论怎么说,从技术、需求与环境的综合视角来看,苹果想为 MacBook 加上基带这件事,虽然乍一看令人意外,但细细思量,的的确确是在情理之中,堪称苹果的欧·亨利时刻。
2020 年,爱范儿曾经发布过一篇《苹果造芯,拯救 iPhone 信号 | 硬哲学》,详细剖析了苹果自研基带芯片的布局和野心。
2019 年,在苹果与高通和解的当天,英特尔宣布退出 5G 基带芯片市场。
彼时,MagSafe 离开大众视线已经四年有余,神秘的 M1 芯片还没揭开面纱,iPhone 刚刚开启全面屏时代不久。
同年 7 月,英特尔将相关团队与资产打包,以 10 亿美元的价格卖给了苹果,至此,苹果走上自研基带芯片的道路。
转眼五年过去,MagSafe 早已回归,M 系列芯片已经迭代到 M4,iPhone 只多了一颗相机控制键。
此时,我们终于听到了苹果基带芯片的脚步,正以一种缓慢而坚定的方式向我们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