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姓名解析】华丽转身的跨界女王“陈更”

null

“天道酬勤、水到渠成”。情人节之夜,央视王牌综艺《中国诗词大会》第四季完美收官,唯一连续四年参加、14次登上主舞台的北大博士生、研究机器人的工科女生陈更最终登顶摘冠。

1992年生于陕西咸阳的陈更,2009年高考以全校第一名考入上海同济大学,大学毕业,被保送为北京大学 “一般力学与力学基础”专业、“智能康复机器人”研究方向直博生。自2016年参加第一季《中国诗词大会》以来,陈更凭着非凡的实力获得无数观众和网友的追捧。“既聊得了天文地理,又造得了智能机器人”,工科博士、诗词达人的陈更被人们赞美为“文武双全”的学霸与天才。

陈更出身于书香世家,虽然从小就对文字痴迷,但父母希望她走科研之路,当一名科学家。高中文理分科时,她选择了理科。中学一心一意高考,本科一心一意保研,都没有涉猎诗词。读研第一年,一本《蒋勋说唐诗》才打通了陈更的诗词启蒙道路。“发现诗词没有原来想象的那么晦涩,而是和生活联系在一起,有很多妙趣。”举一反三,触类旁通,越读越多。

作为一名工科博士,陈更每天大部分时间在实验室里读文献,做模型,推公式,处理数据……。同时,从研一到研四,她坚持在微不足道的碎片化闲余时间研读自己喜欢的古诗词,“寒暑假读,吃饭读,坐地铁、坐火车读,睡前读,晨读”。正像如她在自我介绍中说的,“我爱我的机器人生涯,它是我理性现实的左岸;我也爱我诗情画意的诗词世界,它是我柔软感性的右岸。”

2016年起,陈更坚持每天出现在粉丝群里,以语音的形式分享诗;2017年,她出版自己的第一本书《几生修得到梅花》,用通俗的语言解读传统诗词;2018年底,她注册了抖音账号,通过场景读诗、说诗,讲述诗词背后的故事……

陈更,四年磨一剑,凭借央视《中国诗词大会》顶级平台完成了一次华丽跨界转身展示表演。

“陈更”是一个注定要挑战自我、改变自我的名字。除旧更新,“更”一直在改变、调整的动态之中,推敲跨界搭桥的捷径;主动、主持、主……都是自己说了算。

“更”有积极的信念,有不竭的天赋。“陈更”,求新,求完美,在转身中拓宽与收获,螺旋式前进。

“更”,由黑暗渐变明亮的时辰,不断的拐点、不断地等待、不断的突破。“陈更”又是经历一条探索之路,冒险与辛苦,超常的付出,在年富力强时享受“挑战不可能”的快乐,在力不存心时却是承受不了的折腾。

此陈更,显然是天赋异禀之人,经历动荡而在体验快乐。持续革故鼎新的痛苦显然不是资能庸常之人承受的。

“陈更”是不走回头路的,陈更的考验还在后头。无论男女,“陈更”对婚姻、感情的负面影响是不可避免的。

2019年陈更来说,又是人生的一个拐点:博士毕业后继续从事自动化研究,还是把研究诗词当作主业?陈更坦言,目前还没有明晰的规划,但无论如何,都会继续修身养性,不断成为更好的人。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