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陆军目前掌握的航空火力资源还很有限,能上高原的仅有一款直-10攻击直升机,直-20武装型虽已公开亮相,但还没有正式装备部队,而且直-20武装型并非专业攻击直升机,并不适合担负高原火力战任务,它与米-171武装型一样,主要作用是扫荡机降场,掩护特战分队纵深机降,减轻直-10护航负担。陆航火力还算不上弱项,可以通过增加直-10高原部署数量来解决,主要是具有察打一体功能的无人机装备,这是我陆军实施高原山地“空地一体火力战”的最大短板。如果我陆军拥有一支规模足够的具有强大攻击能力的无人机队伍,将成为敌地面主战兵器的噩梦。
近年来,我军各军种已装备了大量的无人机,尤其是空军装备的攻击-2、隐身型攻击-11、高空高速隐身侦察型无侦-8等,这些高大上无人机,主要担负着战略战役级的作战任务。而陆军并不需要航程几千千米、滞空时间几十小时的大型无人机,真正迫切需求的主要是能够完成战役战术级火力任务的中小型察打一体无人机。从近期亚美尼亚与阿塞拜疆在纳卡地区冲突中就可以看出,阿塞拜疆所使用的土耳其产TB-2低成本、低技术的低端中小型攻击无人机,却给亚美尼亚地面部队造成了惨重损失,据世界主流媒体报道,包括坦克、装甲战车、火炮以及S-300先进防空系统等在内的1026个高价值目标被摧毁。如果使用具有一定隐身性能的高端无人机,其作战威力将非常可怕。
我国军用无人机技术非常发达,在全世界也是一流水平,可供陆军选择得很多,常规固定翼机型,有“彩虹”、“翼龙”系列,在国内外都是大名鼎鼎,经受了长期实战洗礼,另外还有贵飞的“鹞鹰”系列。垂直起降旋翼机型,有中航的AR-500系列,民企的“河豚”系列等。即使陆军提出新的性能指标要求,在现有机型上改进乃至重新研制,对于我军工部门来说都不是难事,短期内就能满足部队大规模列装需求。而且我军工部门研制的小型空地弹药,种类齐全,性能先进,非常适合中小型无人机挂载。
AR-500C
AR-500C是我国首款高原型无人直升机,去年9月从世界上最高的民用机场——海拔4411米的稻城亚丁机场成功首飞,刷新了国产无人直升机起降高度新纪录,基本具备了海拔5000米以下的全疆域起降能力。在起飞高度5000米,载荷80千克的条件下,续航时间达5小时,最大平飞速度170千米/时,最大巡航速度165千米/时。具备自动起降、自动悬停、编程飞行、超视距航线飞行等多种优秀飞行能力,能够挂载雷达、光电设备和小型空地弹药,军用前景非常光明,说明军工部门对我陆军尽早用上高原型察打一体无人机动了不少脑筋。
AR-500C高原型无人直升机在鄱阳无人机基地成功实现首飞
“河豚”A3
“河豚”A3被誉为“空中迫击炮”,是我国民营企业研制的小型无人直升机,2019年出现在了西藏军区官兵手中,这款新型无人机性能先进,非常适合高原作战,一次能够携带8枚迫击炮弹凌空投掷,并且打击非常精准。也可挂载轻机枪、40火箭弹和LG6榴弹发射器,有效增加了火力灵活性。该无人机具有很强的抗风性能,非常适应高原风力较大的气象环境。具有出色的抗干扰能力,可在50千米内清晰传输侦察画面,在望见山头跑断马腿的高原地形中,大大提高了侦察效率。该机价格非常便宜,没有任何复杂昂贵部件,也不需要特别高精尖的雷达、光电观瞄系统。单价几百元的小口径迫击炮弹相比单价几万甚至几十万元的空地导弹,作战成本非常低廉,完全适合大批量装备高原部队。具体性能参数还没有公开,但从几年前出口阿联酋、沙特、土耳其、巴基斯坦等国,并收获了丰富实战经验的其前代产品“河豚”A2即可窥见一斑,最大载重可达15千克,巡航速度不低于120千米/时,续航时间超过90分钟,单次可控飞行距离突破80千米。“河豚”A3肯定比“河豚”A2性能更加出色,其飞行任务半径应该超过30千米,足以控制敌第一梯队师的纵深防御范围。
我西藏军区已装备了“河豚A3”新型无人机
“彩虹”3A
“彩虹”3A非常适合作为我陆军中型无人机的装备需求,融合了多种信息系统,突破了察打一体化关键技术和鸭翼短机身融合体设计技术,解决了提高隐身特性和超低空飞行的难题,最低可贴地30米飞行。该机最大任务载荷180千克,最大航时15小时,最大速度256千米/时,飞行高度达到了7000米。整个武器系统由1个地面控制站和3架无人机及相关载荷、武器构成,可挂载45千克级的2枚AR-1激光半主动制导空地导弹,该导弹媲美美国AGM-114“海尔法”机载反坦克导弹,可大离轴角发射,拓宽了发射时机,降低了发射难度。如果挂载20千克级的AR-2空地导弹,挂载量可达4枚。还可发射卫星制导炸弹,攻击精度小于1.5米,并经受了国外长期实战考验。从最大飞行高度看,该机完全可以上高原,但不确定该机起降高度能否超过4000米,即使目前达不到高原起降要求,相信这点技术难题不难解决。
彩虹3A无人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