饭局,吃得好是艺术,吃不好,就是活受罪。参加的饭局越多,慢慢发现能互通有无的都是同类人。
很多人把饭局当作一个很功利的场所,有的时候不一定。越高质量的饭局,大家越坦诚。有一些商业大佬们,他们可能也都相识于微。有的是在小草阶段就认识。当他们长成大树时,大树和大树也要交往。
高质量的人际交往,就是他们很优秀,而我也不差,这种感觉是最好的。这其实不只是饭局的问题了,是人和人交往,物以类聚的方式。
只有不对等的饭局,你才会觉得功利。比对方低很多,想够着对方,这一定是功利的。
真正高质量的饭局,关系是对等的,所有的合作或者交际,不经意就能达成。因为彼此有背书。
饭局,吃的不是饭,是机会
饭局和社交就两个标准,或者高兴,或者推进。今天参加饭局,什么事都没办成,但高兴了,这也挺好的。
有的饭局,可能要应酬,也没那么放松,但它推进了事情,推进了合作,这也可以。
既然参加了饭局,那就要知道为什么自己会出现在这张餐桌上。就像一定要搞清楚人生的目标是哪几个,做任何事情都要想:我现在要做的事情,跟我人生目标有关系吗?和人生目标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任务的、可去可不去的饭局,就不要去了。
只有三种饭局值得参加。
第一,你有重要角色的饭局,比如作为这个饭局的发起人。
第二,你有重要任务的饭局,比如今天的任务就是保证高层谈事,比如今天要把合同签下来,比如你非常清楚在饭局当中,自己就是点菜的人,这也是重要任务。
第三,参加饭局什么都不为,但有某种可能性,可能达到众多目的中的一个。
饭局有时候吃的不是饭,是局,是机会。第一种饭局和第二种饭局,有重要的角色和重要的任务,为的是解决眼前的困难。第三种饭局,可能和一年之内的事都无关,但是可以达到一些可能性。
比如行业的大聚会,不太为难,大可以去。因为你来往的人,跟你的行业非常集中,水平也差不多。一个人他优秀,他的朋友也很优秀,朋友的朋友也优秀。十年之后你发现大家都能长成大树。
慢慢你会注意到,你们交流一定是行业信息,而且是一个很高标准的东西。如果你想知道更多的信息,想认识更多的人,未来可能需要调动,未来可能需要合作,这是可以参加。
越顶级的人,越能独自战斗。但绝大部分人不行。人是社群动物,需要互通有无,需要支持理解,需要合作共赢。
饭局就是一场戏,群演也要把龙套跑好
还有一种饭局,无聊且不得不参加的饭局,一定要带着任务去。每个演员上场都有表演任务。即便是个群演,也要把龙套跑好。
所以即便今天到这个饭局来,作为一个群演,上场之前都要想今天是来干什么的。比如自己就是一个人肉背景墙,那也要笑嘻嘻的。要很清楚自己的角色是什么。
所有一切都是为角色服务的,所以不会说一些有失分寸的话。前两天我有个朋友,他约了一个非常有名的人一起吃饭,也是公司的潜在客户。他组这个局,把这个大牛请来,带着下属过去,就是要搞定合作。
因为那个行业,大领导不会直接跟客户谈具体项目。真正重要的陪衬角色是具体做这个项目的负责人,所以把他安排了在大牛身边。
结果那顿饭吃得很不愉快。
为什么呢?因为那个项目负责人,从头到尾在一边默默吃菜,一句话没有提工作。这就是一个失败的饭局。他没清楚自己的角色,不知道今天负责陪好主客人。虽然饭局不一定要签合同,但是要友好交流,要达到合作意向。
这些都是这个饭局的任务,抓准一切的机会。
现在很多人在饭局上不知道说什么,很正常。参加饭局前可以想一下,是不是今天就是扮演微笑的角色。如果角色只是陪衬的话,不要多说什么。
不过,尽管是个陪角,参加饭局注意力要在。比如谁的筷子掉了,需要提醒一下;坐在最外面,可以帮叫服务员等等。这个角色就是这样,要添个菜,或者拎包。
发起人可以不说话,领导可以不谈合作。但是领导把自己安排一个在重要的人旁边,今天肯定要把他照顾周到,集中注意力,不能走神。
很多大佬,他们换个场合也是这样。要学会随时会切换角色。
聪明人,不参加毫无准备的饭局
真正聪明的人,从来不会轻易去赴一场贸然的饭局。饭局也要做计划。饭局上谈什么,不谈什么,要门清。组局的时候,一定要调查清楚,哪些人和哪些人之间有过节。
这就是一场好的饭局要提前做的准备。至于谈什么,可以准备些黄金话题。当然找黄金话题的时候,一定要知道对方的禁忌。黄金话题,换一个谈话对象,那就不一定了。
这边有四个黄金话题可以参考下。
其一,聊点简单的家常。比如今天天气如何,你住在哪里,是南方人还是北方人。
其二,问对方过去的日子。你问他某一个人生段落,他经历过的某个时间点的事。比如对方60岁、70岁,你可以问他,在70年代的时候在做什么。
其三,问相识的过程。如果在有生人熟人的场合,一个最好的黄金话题就是问他们怎么认识的。
其四,重复别人说的话。这更像一个技巧。跟别人聊天的时候,如果你不知道说什么,你就把对方的话重复一遍,用疑问的语气,用惊叹的语气。一个人的表达欲一旦被戳中,他会不停地往下说。如果你重复的正好是他的那个点,或者对他的话表示疑问,他会一直说下去。
好的话题,好的交流,能让双方愉快。而愉快是合作不可忽视的推力。
至于饭局上很难推脱的事情,你要训练别人知道你的禁忌,训练别人知道你的时间安排。比如说必须九点到家,或者说不喝酒。坚持一次两次,第三次别人不会要求你。要训练别人尊重你的时间安排,包括你的习惯。关键是看你每一次能不能豁得出去。这点比较适合更资深的职场人。
中国式饭局,就是商业的谈判室
中国式饭局,有时候就是商业谈判室。商业饭局,别人知道你的目的。你去干一个事的时候,别人都会判断。
而且你既然能跟别人推销一个东西的话,这个人一定不是第一次接受这种推销了。那要怎么促成合作?
首先,你得拿出一个有力的证据,证明自己的产品很好,自己的产品也很适合对方。你需要专业背书。然后在必要的时候,你要展示自己。
现在微商为什么那么讨厌,因为他的产品不够好,而且他太急了。猛烈的攻势本身让人讨厌。
要怎么恰到好处地证明自己产品好?举个例子,卖课平台上,每一个课程都有发刊词,那个就是特别标准的自我展示。
我可以为对方解决什么问题。为什么我可以为对方解决这个问题。我是谁曾经做过什么事情,拿过哪些成绩。
这些东西是最硬的,是滴水不漏的结果,有证可循。
自我介绍就是一个人的发刊词。在陌生人饭局上,发刊词是很好的破冰。但是要用优雅的方式,不能太功利,一定要做功课。
你每次跟别人介绍的时候,要非常清楚别人的喜好和爱恶。过分推销自己和过分推销一个产品是一样的,所以发刊词的度要把握好。
发刊词就是我自信满满,我有意思,我对你有价值,我想跟你成为朋友。但是我吸引你来,不强买强卖。
这恰恰就是我们每一次去见人的时候要记住的,重要角色有重要任务,次要角色有次要任务。要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定制属于自己的各种版本发刊词。
因为所有人都只关心自己。和陌生人介绍的时候,不要只说自己多牛逼闪闪,一定要和他能建立联系。
抛出一个引子让别人觉得,有这方面的需求和问题,可以找你解决。因为所有的人只忠诚自己,要不你能帮我解决问题,要不你能赢得我的共鸣,或者和我有交集。
其次,要表现出专业和职业,让对方感受到,跟自己合作能变得更好。所谓的谄媚,把握好度,其实是一种体贴,你可以抱着为别人着想的心态。因为饭局上还是有甲方乙方。
最后,要带着足够的诚意。有时候,速度就是诚意。而专业和口碑,是很好的背书。
你发一条朋友圈,有两万人会看到
口碑到底有多重要?人脉就是六度空间。每个人有150个人的精准交际圈,但是每150人身上也有150个人。你发一条朋友圈,有两万多个人知道你是什么形象。弱联系的朋友当中,有时候有更大的机会空间。
所以要谨言慎行,走好每一步。因为你的口碑不知道何时何地决定了你的命运。
真正聪明的人,是能把工作上的关系,变成私人的关系。不是通过送礼,靠的是亲切大方的态度,靠的是专业能力,以及让别人不讨厌你。
不讨厌,被喜欢,是非常大的能力。
其实每个人都很功利。首先,人都喜欢和让自己愉快的人在一起。天性使然。愉快了,一切合作都好推进,合作不推进,两个人的距离也拉近了。
其次,你前途大好,我也前途大好,可能在未来还有交集。最后,你人不错,就算抛开其他,我们还能继续做朋友。
最不聪明的人,别人对他好,以为是自己的能力,其实别人冲的是平台。当他离开这个平台的时候,那就很惨。
练好本事,维护好口碑,最重要。对于有工作需求的人来说,朋友圈就是不需要吃饭的局,是最常见的弱联系。想稳固、发展弱联系的人,有一面之缘的人,要有策略地更新你的朋友圈。
第一,发朋友圈是有策略的。跟你加了微信的人,可能只见了一面。但他看你的朋友圈,等于知道你天天在干什么、你的精神状态。这是你私人的一面。
每个人的性格有很多面,挑选你认为比较好的一面,可以给世人看的那一面。就像我们打扮好了出门一样,把最私密的一面藏起来。
第二,你要更新你的工作状态,让别人知道你最近取得了哪些成就。
你要让你周围的人,跟你工作相关的人,知道你最近的工作是什么,做成了什么事,状态如何。
看你朋友圈的人,可能是你的潜在用户,是你的潜在合作伙伴。别人没和你接触,但他间接了解你。未来跟你相关的事情,别人会想到你,可能会找到你。
只有最顶级的人才可以随便发或者不发。
聪明人能在一面之交后,用某种方式跟你保持联系,及时更新自己的微信动态。他们会展示自己是一个有价值有趣有灵魂的人,并且和别人产生交集。哪怕是公事的关系,他们也能跟对方发展成私交。
思考下自己的社交主形象,想想自己发的东西是否符合定位。你经常用一个旁观者的角度看看朋友圈,就像打开每一个人的杂志。
所以在朋友圈里,第一不要秀你的智商上限,第二不要秀你的情绪下限,第三不要秀道德下限。同时,不要去装,因为装不了多久的。
你不需要饭局,需要有价值的遇见
成功有很多画面,一个高质量的社交圈只是成功画面中的一帧。
有的时候你可以闭上眼睛想想,十年后的自己是什么样子的。可以想象一个照片墙,上面可能有全家福,可能是你的工作画面,可能是你得了奖,可能是你跟几个朋友在一起聊天,可能是你和父母在度假。甚至可以具体到衣服发型。
当中画面越具体,越有奋斗目标。你可以不断去丰富照片墙,在脑海里一段一段地过。睁开眼睛回到现在的自己,就会非常清楚自己要做什么,也不觉得眼前的困难是困难。
有人问我最近有没有什么困惑。我觉得我没什么困惑,因为我经常做周密的计划。
恐惧就是不知道会发生什么。
你要有计划,比如三年五年方案。这些事情不会每一样都推行得那么好,但也会有超额完成的。关注太平天国的就会知道,那个天朝方案太完美了太理想了,所以没办法实现。
再看看建党宣言,有要实现的最低目标和最高目标。所有的计划都要有最低的和最高两个标准。大部分情况,你都在中间值。但有了最低计划,看着保守,实际上是一种底气。
对我来说,事业是一个长期的规划,而且我把它作为一生的竞赛,一切都是为他服务的。在华尔街女王萨莉·克劳切克新书《勇气》中,也有同样的观点。
她是花旗集团、美林集团前CEO,一个出生在普通家庭的女孩,从一个研究员做起,靠自己的努力,一步一步成为花旗集团首席财务官。当她因为公司斗争被花旗无故辞退时,受了委屈受了气。这本来是一个职业污点,但她把事业当作一个长期竞赛,又爬了起来,创立了自己的公司。
当你真的很重视一份事业的时候,你不会计较眼前的得失,因为你早就胸有成竹,你也知道失败是过程的一部分。想明白了,就有了勇气。
对我而言也是一样。我是个有计划,很自律的人,有正常的生活秩序。我的秩序是,每天必须围绕着我的梦想,完成多少任务。这会让我有很大的安全感。
我很喜欢一个同行,因为写作是他生命当中很重要的事。所以他不喝酒,不会特别晚回家,唱歌唱到一半必须要走,为什么?他心里有件很重要的事情,要写稿子,他不会把自己脑子弄坏了。
我也如此。我的一切,都为我人生最大的梦想服务。
在这种情况下会特别重视健康,会更注意时间安排,包括对朋友的挑选,不会浪费时间在没有太大意思的人身上,浪费在没有价值的饭局上。因为一切都是优先服从心里最大的那个梦想。
活得越通透的人,越知道保持距离。你需要的不再是一场又一场的饭局,而是一次又一次有价值的遇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