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9月以来,资本市场持续回暖,市场交投活跃推动股基成交额同比高增,两融余额增长,带动了券商板块的上涨行情。
随着降息带动流动性改善,券商板块增长势头继续保持良好,基本面支撑进一步夯实。同时,在多项金融政策陆续落地、释放增量空间的背景下,券商板块估值有望延续企稳回升态势。
从公布业绩预告的券商来看,二季度业绩仍保持强劲增长,增速超过预期,且自营投资业务、经纪业务成为核心业绩增长引擎。
此外,随着资本市场的利好政策陆续落地,市场风险偏好已出现明显抬升。展望2025年,中资券商行业也整体呈现出“业务回暖、数字化转型、国际化扩张”等的多维发展趋势,头部券商凭借资本实力、业务协同与创新能力加速抢占市场。
行业业绩修复——自营与经纪业务成核心引擎
根据一季度披露的具体情况,42家上市券商总资产规模13.11万亿,净资产2.72万亿。在收入端,42家上市券商合计实现营业收入1259.30亿元,同比增长25%;归母净利润521.83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83.5%,超八成券商净利润同比实现增长。盈利能力方面,2025Q1上市券商平均ROE(未年化)为1.6%,同比提高0.6个百分点。
值得一提的是,自营与经纪业务占据半壁江山,且两项业务在一季度均实现同比高增,成为了本轮推动券商业绩回升的主要驱动力。
今年一季度,在营收结构中,上市券商自营业务营业收入占比由2024Q1的32.74%提升至40.53%;经纪业务营业收入占比则由2024Q1的21.61%提升至26.00%。
自营业务方面,随着权益市场回暖,2025年一季度,42家上市券商实现投资业务收入512.10亿元,同比提升46.6%,低基数下部分券商自营投资收益高增;截至一季度末,上市券商合计金融资产规模达64873亿元,较年初同比增长7.5%,稳定收益平滑波动目标下券商仍在加大其他权益工具投资规模。
其中,自营业务净收入前三位分别是中信证券、国泰海通、中金公司。
值得一提的是,一季度,投资业务成为众多最主要的增长引擎。以中金公司为例,截至2025年一季度末,公司各项金融投资资产均保持扩张,其中FVOCI权益工具投资94.20亿元,同比大幅提升486.92%。
在交易性金融资产收益增加及权益类投资规模扩张,叠加市场回暖下资产配置效率提升的推动下,中金公司于一季度得以实现投资收入33.96亿元,同比飙升83.32%。
此外,经纪业务方面,42家上市券商于一季度合计实现经纪业务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327.36亿元,同比增加43.16%,市场日均股基成交同比增长71%,交投活跃推动行业经纪业务收入同比高增。
中金公司2025年一季度业绩呈现“经纪突出”特征,其经纪业务手续费净收入从去年同期8.31亿元增至如今的12.98亿元,同比增长超56%。
这轮经纪和自营业务的同步回暖,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个人投资者入市意愿明显增强,有望抬高全年市场活跃度的中枢。另一方面,一季度偏股类基金新发规模增长,资金面保持充沛,同时日均股基成交额也有明显上升,直接带动了券商证券经纪等大零售业务收入的增长。此外,市场活跃度回升、权益市场的修复、低基数效应叠加机构策略与产品的持续优化,也进一步推动了这一轮经纪与自营双业务向上。
国际化加速——跨境业务成为券商抢占新高地
除自营与经纪业务双重回暖外,布局国际市场、与全球对标也成为中资券商行业的另一大趋势。
智通财经APP了解到,2024年以来,证券行业国际化进程显著加快,政策红利与市场需求形成双向驱动。新“国九条”明确提出“推进金融高水平开放”,并将国际化列为建设一流投行的核心指标。在此背景下,各大券商也纷纷加码牌照扩张与资本投入,海外业务被视为券商新的增长点。
据中信建投研报指出,当前,中资券商国际化呈现“区域集中、多点突破”特征,以头部券商主导市场,差异化战略逐步形成。其中,随着国际化业务从传统经纪向全链条服务延伸,头部券商在投行、衍生品、跨境并购等领域形成差异化优势。
2024年,中金公司在跨境并购、全球IPO承销等业务领域表现突出,国际化收入贡献率攀升至47%,成为业绩增长的核心引擎。2024年服务中资企业全球IPO合计28单,融资规模44.24亿美元,排名市场第一。中资企业全球IPO前十大项目中,中金公司深度参与6单;港股IPO前十大项目中,中金公司深度参与8单,主导美的集团港股IPO、西锐飞机港股IPO等标志性项目。
在衍生品与交易业务方面,华泰证券全球交易平台连接香港、纽约、伦敦等金融中心,港股IPO保荐数量位居第三,衍生品业务收入占比提升至25%。
在财富管理业务方面,行业展现出跨境理财与客户粘性提升趋势,2024年全年,中金公司新增跨境理财客户超170万户,“公募50”保有量增长139%,跨境理财通业务贡献收入占比达12%。2025年7月,中金财富买方投顾资产保有规模破1000亿元;国泰君安则通过新加坡子公司落地首笔跨境场外衍生品,香港子公司港股经纪业务客户数同比增长30%。
从 2024 年全年表现来看,中金公司持续专注跨境并购与投行业务,并购业务连续十年稳居行业第一,跨境交易占比超 30%。
通过广泛的业务网络及突出的跨境能力,中金公司如今已在跨境投行、跨境交易及互联互通等领域均取得一定优势地位。
据智通财经APP了解到,在国际布局方面,中金公司现已建立了覆盖中国香港、纽约、伦敦、新加坡、法兰克福、东京、越南、迪拜在内的国际网络,并充分调动境内外的研究、团队、产品等资源,为客户提供一站式的跨境服务。
随着中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的进一步深化,券商国际化业务将迎来更多发展机遇,中资头部券商正迎来迈向国际一流的关键发展机遇期。
2025年券商板块展望——政策红利与成长动能
展望2025年,多机构普遍预期券商板块景气度将延续提升态势,盈利能力有望实现进一步改善,对后续发展持乐观态度。
目前,已有29家上市券商公布中报业绩预告,27家实现预增,2家扭亏。其中,中金公司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34.53亿至39.66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55%至78%;中国银河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63.62亿元至68.01亿元,同比增长45%至55%;中信建投预计上半年归母净利润为44.30亿元到45.73亿元,同比增长55%到60%;
中信建投非银及金融科技首席分析师赵然认为,2025年市场交投持续回暖下,股基交易额、融资余额及权益基金发行有望继续提升,继续提振券商财富管理收入,叠加去年一季度自营投资低基数的影响,行业盈利弹性或会继续释放。
中信证券金融产业首席分析师田良称,聚焦2025年,证券行业有望依托高成交额、资本市场持续回暖以及成本控制进一步展现自身业绩弹性。“在2024年上半年偏低的业绩基数下,证券行业净利润同比增速有望在2025年上半年继续保持较高水平。”
中原证券研报则认为,2025年证券行业的整体经营环境有望持续回暖,短期波动难撼中长期向好趋势,证券行业有望进入新一轮上升周期。
同时,市场各方积极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估值再度走低为布局券商板块提供了良好契机。随着后续增量政策的持续推出、市场的再度转强以及情绪的再度回升,叠加行业基本面的持续改善,券商板块有望迎来业绩与估值的“戴维斯双击”。
政策方面,2025年5月,国新办召开“一揽子金融政策支持稳市场稳预期”发布会,在并购重组、债券融资、私募股权、维稳机制建设等多方面支持资本市场和证券行业发展。同时,证监会公布2025年立法工作计划,多项政策有望年内落地,为并购重组、买方投顾及衍生品业务确立清晰的监管框架,助力业务走上良性复苏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