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鹤壁市淇滨区上峪乡坚持和发扬新时代“枫桥经验”,把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作为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着力点和突破口,探索创新“1233”工作法,不断提升综治中心的实体化运行实效,全力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上峪。
建强一个中心,构建社会治理综合体。高起点谋划。先后组织人员到周边县区考察学习综治中心建设情况,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多次听取综治中心建设进展汇报,及时研究解决建设中的困难和问题。目前,乡综治中心已配备主任、副主任各1名,工作人员5名;全乡17个村全部配备综治员1名,乡财政每年列支运行经费10万元,为推进乡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提供了强力保障。高标准建设。按照市平安办《市县乡村四级综治中心规范化建设和实体化实战化运行工作导则》要求,高标准建成以矛盾调处、治安防控、群众接待为主要内容的“三室一厅”实体化平台,办公面积达300平方米。实战化运行。整合公安、司法、信访、民政等部门,采取常驻、随驻的方式,扎实开展治安研判、信访接待、法律服务、矛盾化解等工作,真正让综治中心成为矛盾调解起点的同时,也成为矛盾纠纷的终点。
落实“两字”机制,确保运行保障。综治中心实行对各类纠纷统一受理、集中梳理、归口管理、限期办理,实施“分合”工作法。“分”就是性质轻微的个性不稳定因素、矛盾纠纷,由综治中心按照职责指定部门进行分流调处;“合”就是对影响较大的个案问题和群体性事件由综治中心组织成员单位合力调处,矛盾纠纷调处流程的规范,进一步提升了调处的成效。今年年初以来,综治中心分流调处各类矛盾纠纷23起,合力调处西柴厂村群众要求落实搬迁安置费等群体性矛盾7起,有效维护了辖区的稳定。
实行“三单”工作法,规范运行程序。群众点单。群众有任何“疑难杂症”均可通过当面、电话、微信等方式完成“点单”,全力畅通群众诉求渠道,确保服务“永不掉线”。中心派单。乡综治中心统筹整合司法、派出所、民政、妇联等力量成立服务团队,根据群众诉求,按照诉求的分类提交至涉及部门,实现综治中心派单机制,对能够立即办理回复的做到即时办结,涉及多个部门指令、工单的做好联合办理。综治员接单。点单人所在村的包村干部、综治员接单以后,要及时完成核实处置并做好相应的回复,对一时处理不了的要引导当事人走诉讼程序,并将处置情况及时向镇综治中心进行反馈。
做好“三字”文章,发挥运行成效。做好“稳”的文章,把维护安全稳定作为主要职责,在“两会”、“五一”、国庆等重要节点为防范化解各类安全隐患,每月对重点人员、重点家庭开展1次排查,对排查出的重点人员实行一对一包保稳控,做好思想引导及矛盾化解。做好“安”的文章,整合村组干部,成立“三零”守护队,每天开展一次治安巡逻,每周开展1次矛盾纠纷、治安、安全方面的风险隐患排查,对排查出的风险隐患明确责任人员、责任部门进行重点化解稳控。做好“治”的文章。深化“法治、自治、德治、智治”四治融合,每个村都明确了5名“法律明白人”,负责开展法治宣传工作,让广大群众知法、懂法、守法,着力打造良好的法治氛围。17个村均依法制定和完善了村规民约,建立健全村级决策让群众参与、实时让群众监督、成效让群众评议的村务管理机制。全乡“雪亮工程”安装视频监控点109个,实现了重点部位监控全覆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