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7日,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即将开航!
今天(6月19日),天府机场媒体开放日在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举行,在长达5个小时的走访中,有关景观廊道、行李系统等体验,红星新闻记者为你get到天府机场的更多新知识!
起飞或落地,低空可欣赏空中景观廊道
在航站区站前绿地上,红星新闻记者首先打卡了天府机场标志性公共艺术作品——雕塑大熊猫“团团”。
据悉,该装置长15米,宽11米,高12米,表面积为620平方米,由著名雕塑艺术家、四川美术学院副校长焦兴涛创作。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公共区管理中心副经理王佳透露,空港大道两侧和高架路下面打造机场中轴道路景观,形成机场的空中景观廊道,乘客在刚刚起飞或是即将落地时,能在低空中看到地面的景观。
行李系统:最高时速可达7米/秒
天府机场2号航站楼全部为国内航班,红星新闻记者在现场看到,这里大部分采用的是自助行李托运设备,总共有四个值机岛。
据悉,这里的值机柜台总数有62台,其中自助托运柜台36台,人工柜台26台,自助托运柜台主要集中在FG岛,FG岛中间均为自助托运柜台,通过自助托运柜台,旅客可以自行办理行李托运手续。同时,这套智能化的设备能够精准完成所有行李的分拣和运送工作。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机电设备部王晨还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了一个“小细节”——
天府机场行李系统主要分布在1号、2号航站楼、酒店和交通中心,总共长度达到了33公里,其中20公里是ICS高速小车,13公里是常规皮带输送线,两者的区别在于常规皮带输送最高时速只能达到1米/秒,而ICS高速小车最高时速能够达到7米/秒。
此外,机场还部署具备证件读取、人证比对等功能远程开包一体机,旅客可通过电子签名授权或者远程视频语音沟通的方式实现交运行李开包操作,解决了旅客因为交运行李需开包返回开包间可能造成的延误登机、错过航班等问题。
AOC“最强大脑”,精准掌控机场运行
除了航站楼,此次媒体开放日还来到了天府机场AOC大厅。
据悉,该大厅总面积870平方米,大厅内席位总数105个,在天府机场开航后,将有机场、航司、空管、联检等驻场单位的工作人员入驻这里,统一开展协同运作。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运行控制中心蒋一犀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信息集成化、运行智慧化,是该中心的主要特色。
“这些系统犹如一个神经网络,将天府机场的旅客流、行李货物流、航空器保障流等生产运行信息,第一时间汇聚到AOC这个‘最强大脑’里进行处理。”蒋一犀表示,这实现了对航班运行态势、旅客服务流程及应急突发事件的精准掌控。
同时,天府国际机场还主动打破数据壁垒,与航司、空管等民航单位共享了近500项运行数据,携手营造空地联动,共商、共建、共享的良好局面。
蒋一犀表示,机场协同决策系统整合了各民航单位的保障数据,让运控人员能够实时掌握航班地面保障进程,可以根据需要灵活调配现场保障资源。
此外,“3D协同运行可视化系统”通过融合运行数据和监控数据,将天府机场的航站楼、综合交通、机位等重点区域进行场景还原,让运控人员可以“一图掌握”整个机场的运行状况。
蒋一犀还透露,四川机场集团和西南空管局根据“两场一体”战略规划,成立成都地区运管委,并分设天府和双流两个机场运管委。两场既相互独立,又一体运作,将在成都地区运管委的统一领导下,重点研究协同联动、互为备降保障、应急保障资源一体化等方案。
“黑科技”云集,智慧候机厅“千人千屏”
天府国际机场的航站楼里,红星新闻记者还发现了不少黑科技。
比如,“自助”在天府国际机场就非常常见——成都天府国际机场为旅客提供自助值机、自助行李托运、智能安检线、自助登机等全流程自助服务。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机电设备部经理杨建伟还向红星新闻记者透露了一个“黑科技”——
天府机场拥有“特殊”屏幕,融合电视、电影、广告、航班信息、时钟天气等相关数据,提供千人千屏的智慧候机厅,为旅客提供精准个性化服务;此外,在空港酒店部署行李托运系统,旅客可以在酒店直接办理值机托运行李等业务;在1号、2号航站楼之间建立APM捷运系统,减少旅客在中转流程转换时间……
成都天府国际机场分公司安全检查站工作人员吴昊介绍,天府机场共有旅客检查通道63条,其中58条主流线旅客检查通道配置了智能安检线,占比92.06%。
这些黑科技,将让天府国际机场更加人性化。
红星新闻记者 邹悦
编辑 柴畅
(下载红星新闻,报料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