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浦东机场飞行区不停航工程

随着全球最大单体卫星厅不日将揭开面纱, 又一项深藏功与名、数年磨一剑的大工程, 即浦东机场飞行区下穿

随着全球最大单体卫星厅不日将揭开面纱,

又一项深藏功与名、数年磨一剑的大工程,

浦东机场飞行区下穿通道工程

通过见缝插针式的不停航施工,

日前竣工验收啦!

作为浦东机场三期扩建配套工程之一,

它将实现航站楼与卫星厅之间

高效行李运输和旅客摆渡

尤其是远机位航班摆渡时间将明显下降

极大提升远机位旅客的乘机体验。

然而,事非经过不知难,

幕后建设铁军们的心声是——

这是我经历过的

最复杂不停航施工项目

经此一役,

我有信心去管理

任何一个复杂工程项目。

建设者们见多识广、看惯风云,

何以用出“最”字眼?

超大繁忙机场下的不停航施工

究竟有多硬核?

该工程位于航站区与卫星厅之间,

包含新建7条下穿通道和2座滑行道桥,

以及5号机坪的改造。

下穿通道工程,

由上海七建集团和上海路桥集团承建,

机坪改造工程,

由中交一航局担纲。

T1航站楼至卫星厅S1,

T2航站楼至卫星厅S2之间,

都分别设有2根服务车道、1根行李车道。

此外,

T2航站楼至卫星厅S2之间,

还有1条捷运车通道。

如此一来,

承担了近6成航班滑行的T3、T4,

这两条最忙垂直滑行道终于减负。

远机位服务车

可经下穿通道穿越垂直滑行道,

穿越用时仅需2分钟,

远机位行李车、摆渡车

时过长的历史,

终将一去不返

但是,

在浦东机场这个超大超繁忙机场,

要把图纸化为现实,谈何容易

不停航施工,

意味着“在机翼和发动机下会战”,

须遵循机场运行条条规定,

须落实空防安全各项要求,

须克服交叉施工种种矛盾。

既要做千手观音,还要做田螺先生,

怎么办?

敢担当、能“绣花”的

机场建设指挥部

是这么做的——

工程要玩地下穿越,

工法有N种,

明挖、盾构,还有管幕箱涵等,

经反复调研、综合权衡,

施工团队决定:明挖!

但这意味着在咽喉要道上动土!

要穿越机场最繁忙的、联系T1与T2的

东西向联络滑行道T3、T4,

涉及大面积禁区不停航施工,

安全运行压力大大增加。

索性直接关停,定定心心施工?

浦东机场一年几千万客流能答应吗?

于是建设团队与运行单位

作出一个艰难决定:

以翻交方式分三阶段施工!

此举极大增加了工程复杂度,

尤其第二阶段的施工中,

为了保证滑行线正常运行,

在不足1公里滑行距离内要形成8个弯道。

为了给这一特殊工况保驾护航,

一、二阶段切换当晚,

民航华东管理局、民航上海监管局、

浦东机场指挥中心、上海机场建设指挥部等

参建单位彻夜未眠,

直到翌日

首架航班顺利通过新改道的滑行线,

熬红了双眼的团队才放心散去……

在禁区内不停航施工什么最贵?

时间最贵!

垂直滑行道施工必须在夜间停航后,

施工时段从半夜12时至早上6时,

若再遇特殊天气、II类运行、航班延误,

施工时间更是掐分夺秒。

在这场“别人起床,他们收工”的战役中,

机场建设指挥部提前制定详细方案,

会同机场运行指挥中心,

成立不停航施工领导小组和工作小组,

联合监理及施工单位组建阶梯式管理团队,

勠力同心啃下硬骨头。

而3年前创立的党建联建平台,

此番在工程攻坚中尤其给力!

遥想2016年,

机场建设指挥部机关党委

与民航华东空管局塔台管制室党委,

以及浦东机场飞行区管理部党委,

就以党建联建为平台

举办中心组联组学习会,

切实协调解决不停航施工中的瓶颈。

具体建设过程中,

参建各方又集思广益,

汇聚集体智慧,整合技术力量。

例如——

通过合理布设临时围界,

从控制区内划出更多施工区域;

用小型起吊来吊运桩基,

最大限度缩短机械及设备进出场时间;

利用建成地道设置临时坡道,

解决进出场路线穿越运行滑行线难题。

空管、电信、机通、航油……

大量机场重要运行管线与施工区域交叉。

这些管线的搬迁,

是施工中又一难点

尤其空管管线,

是浦东机场指挥中枢最核心的“神经”,

与空管设施相连的通信线缆

横穿下穿通道,

不得不搬。

如此大规模、

几乎涉及所有重要空管管线的搬迁,

在浦东机场建设史上尚属首次

若发生管线安全事故,

影响难以估算。

建设团队迎难而上,

前期全面细致排查,

与管线权属单位逐一明确搬迁保护方案,

建立起高效的对接协调机制。

经参建各方努力,

加上空管、机场运行部门密切配合,

机场运行管线搬家

最终实现安全“零事故”

港湾机坪、卫星厅、捷运盾构,

在工程施工期间,

这些邻近区域项目同步实施。

尤其是T1航站楼至S1下穿通道,

全线与在建盾构隧道相邻,

明挖基坑与盾构隧道长距离并行,

两者最近水平距离仅4.6米!

几乎要“贴面”的施工,

如何两不相犯?

建设团队实行

大坑化小坑、坑内流水作业,

将大基坑转为

单个长度不超50米的小基坑,

化整为零,再逐个击破,

确保基坑和隧道变形能全程hold 住!

如“绣花”般的精细,

“钉钉子”般的执着,

成就品质之作。

难忘,建设团队

对每个施工环节与工序

周密部署、“锱铢必较”的日子。

难忘,那千余个

为确保运行安全

对体力和心理构成双重煎熬的日夜。

关键,是在如此复杂工程中,

未发生一起影响运行安全的事故。

这是铁军风范,

是机场建设者智慧与汗水的凝结!

浦东机场飞行区下穿通道工程,

为国内大型繁忙机场禁区不停航施工

积累下宝贵的施工管理经验。

在匠心下打磨,在精工中超越,

TA一定值得你期待!

打开凤凰新闻客户端 提升3倍流畅度

愿您的每次出行

都是一段愉快的旅程

转载 上海机场 微信公众号 原文标题“飞机在顶上滑,车在地下开!这条通道连接航站楼和卫星厅,远机位摆渡时间有望显著减少”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