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4-学生眼里的夫子陆九渊:衣冠必整肃,望之有如神

​南宋是一个讲学风气深厚的时代。陆九渊是名气很大的大儒,一生讲学不止。

陆九渊的讲学经历可分为五个时期:

一、临安与富阳讲学

1172年,陆九渊考上进士,还没回家,客居在临安(杭州)时,就有许多士人慕名前来求教,“一时俊杰咸从之游”,陆九渊与学者们“朝夕应酬答问,至不得寐余四十日”,“学者踵至”,“听其言,兴起者甚众”[[宋]杨简:《象山先生行状》《陆九渊集》卷33,第449页。]。陆九渊上的第一堂课就是人皆可成圣。“明心辨志”“先立乎其大者”,即保持纯洁的心灵这个大根本,不要被各种邪念所陷溺。

后来,五哥陆九龄在给学者的书信里还谈起陆九渊的这段经历,点了最早拜陆九渊为师的六个人:“子静入浙,则有杨简(敬仲)、石崇昭(应之)、诸葛诚之(名千能)、胡拱(达才)、高宗商(应时)、孙应朝(季和)从之游,其余不能悉数,皆亹亹笃学,尊信吾道,甚可喜也。”[《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56页。]

其实,在陆九渊这段讲学期间,最得力的学生,除了上述六人中的杨简外,还有袁燮、舒璘、沈焕。这四人及其子弟都信服陆九渊本心理论,成为陆九渊心学的主要传承人。绍兴、宁波和台州地区有四明山脉,这四人都是明州(今宁波)人,其学术活动区域主要在明州,是当时“浙东学派”的主力。因而这四人被称为“明州淳熙四先生”“甬上四先生”,他们的学派被称为“四明学派”。

其中,杨简,号慈湖,慈溪人,年轻时就读太学,与陆九渊的五哥陆九龄是同榜进士(1169乾道五年),比陆九渊还早3年中进士,先后任富阳主簿、乐平知县、温州知府等地方官。陆九渊教杨简的开篇,则是1173年三月二十一至七月初九这段时间在富阳的“本心”教学

舒璘、沈焕都是陆九渊的同科进士。

袁燮(1144-1226),字和叔,鄞人,学者称之为絜斋先生,谥正献。乾道初,入太学,陆九渊临安讲学时,袁燮还是一名太学生。袁燮于1181年(淳熙八年)中进士,授江阴尉,后知温州,进直学士。袁燮游学广泛,《宋元学案》卷51列为吕祖谦门人,卷57列为陆九龄门人,卷58列为陆九渊门人。这次在杭州,袁燮见到陆九渊,陆九渊“即指本心洞彻通贯”,即发明本心之旨,袁燮就拜陆九渊为师,并“研精覃思,有所未合,不敢自信。居一日,豁然大悟,因笔之于书曰:‘以心求道,万别千差,通体吾道,道不在他。’”[ 见赵伟:《陆九渊门人》第172页。]

从这以后,陆九渊便开始了他的授徒讲学生涯,即使在做官的任期中,也没有停止过教学和学术活动。

二、槐堂3年讲学

1173年七月初九,陆九渊乘船离开富阳县,于七月十六回到家乡江西金溪。陆九渊一回金溪,求学者“远迩闻风而至,求亲炙问道者益盛”。陆九渊就把家里东房开辟为讲堂,正式开始了讲学生涯。陆九渊家的这间东房因房前有棵古槐树而被叫做“槐堂”,用作“学徒讲学之地”[《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56页。]后,这里也就叫做“槐堂书院”

《年谱》记载了当时的盛况:“学者辐辏,时乡曲长老,亦俯首听诲。每诣城邑,环坐率二三百人,至不能容,徙寺观,县官为设讲席于学宫,听者贵贱老小,溢途巷。从游之盛,未见有此。”[ 《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67页。]

1174年(孝宗淳熙元年),36岁。八月十二,次子出生。取名“循之”,取循序渐进之意。陆九渊对两个儿子也是精心教育,悉心指导,长子陆持之后来在象山读书时,就随他一起讲学,当过辅导老师,最终官至浙西按抚司;次子陆循之中举后官至弋阳县令。

槐堂讲学持续了三年,除了几次短暂的外出讲学访友外,陆九渊都在槐堂专心致志地讲学。期间确立了“心学”体系,与朱熹的“理学”相对峙,在学术界掀起了不小的波澜。

槐堂讲学的内容多样化和系统化,与当时流行的讲求义理、学规严密的讲学风气截然不同。

一是不拘泥于以“经义”“治事”为训典的讲学方法。朱熹、吕祖谦在讲学处均设置成文的学规,或刻于石板之上,或贴示墙壁之上,警策师生共同恪守。但槐堂不立规矩,不用严格的纪律约束学生,而鼓励学生主动探索圣贤之道,并以此互相感染,营造一种积极进取的求学氛围。

二是教学以匡正学者的心灵意念为主,直指“本心”,启发并激励学生端正思想,摒除杂念,达到知“心”的境界。

三是不唯经典教条,强调实践,主张自主自立,注重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提高对道德价值观念的自我判断能力,使他们在自觉遵循和践行道德价值要求的基础上取得“学业”的进步。[ 严勇:《陆九渊传》,湖北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9页。]

当时,南宋的书院普遍立有“学规”,比如,朱熹在白鹿洞书院就把一些儒家经典语句集在一起,作为书院的教育方针、教育任务和学生守则,让师生记诵,明确“义理”,见之于身心修养,以自觉遵守。它规定按学、问、思、辨的“为学之序”去“穷理”“笃行”,还规定了修身、处事、接物的要点,作为实际生活与思想教育的准绳。

但陆九渊办学,“去今世所谓学规者”,不立“学规”,只是引导和鼓励学生自立、自尊、自强,让后来的低年级同学向先来的同学学习,“诸生善心自兴,容体自荘,雍雍于于,后至者相观而化”,一时间,赢得了很大的社会知名度和影响力,人们感叹:“猗欤盛哉!真三代时学校也。”[ [宋]杨简:《象山先生行状》《陆九渊集》卷33,第449页。]

来槐堂求学的人员众多,最让陆九渊感动的,当年对陆九渊有知遇之恩的前辈李德远也让自己的儿子李肃、孙子李复从学于门下。还有许多人慕名而来,除了在临安问学的石崇昭、诸葛诚之、孙应朝等,还有徐谊、蔡幼学等,他们后来都成为发扬心学的中坚力量。遍及赣浙闽粤4省。知名者有傅梦泉、邓约礼、傅子云、黄叔丰、李伯敏、朱济道、朱亨道、朱克家、邹斌、周清叟、陈刚、俞廷春、詹阜民、包扬[ 包扬,字显道,建昌南城人。《槐堂诸儒学案》将包扬与其兄包约(详道)、弟包逊(敏道)合为一传,云三兄弟皆师陆九渊。]等65人,史称“槐堂诸儒”,有4个代表:

傅梦泉,字子渊,号若水。建昌南城(今属江西)人。曾讲学南城曾潭之浒,学者称曾潭先生。淳熙二年进士。授衡阳教授,主讲石鼓书院。后历官宁都县宰、清江判官。

邓约礼,字文范,盱江(今江西广昌县)人,因为是李德远之女婿,故住在临川。邓约礼师从陆九渊较早,深得器重,是槐堂高足之一。由于槐堂弟子越来越多,陆九渊就让邓约礼为斋长,协助他教育弟子,来槐堂的一些年纪较小的弟子,先跟着邓约礼学习一年半载,才能正式成为槐堂弟子。陆九渊的得意门生傅子云初到槐堂时,只有七八岁,也是先师从邓约礼的。因而,槐堂弟子都尊称邓约礼为“直斋先生”。后来,淳熙五年,邓约礼考中进士,历官德化丞、温州教授、常德府推官。他每官一处,都深得民心。陆九渊曾赞曰:“邓文范为丞,德化政声甚美,常摄两邑,皆整其弊坏,民之戴之,不愧于史册所书。”[ 《与刘漕》《陆九渊集》卷15,第229页。]再后来,邓约礼又把次子邓泳(字德载)送到象山精舍接受陆九渊教诲,嘉定十三中了进士,为沿江制司参议、知鄂州,兼沿江制置副使。父子两代均出自陆门,一时传为美谈。

傅子云(1164-1239),字季鲁,号琴山,金溪人。陆九渊自京师归还,傅子云恰入太学,相见于途,共游桐江,问究儒学奥旨。钦佩之余,就跟着陆九渊来到金溪槐堂,成为陆九渊最小的学生。正因其年少,陆九渊让他先从邓约礼学习。陆九渊很看重傅子云,傅子云因年龄最小而听课时坐在最末(“齿最少,坐必末”),而陆九渊讲课每当讲到痛快处,就会环顾四方,找到傅子云说:“岂不快哉!”陆九渊还会在讲台旁边安排一座,让傅子云代为讲课,这是十分罕见的(“尝挂一座于侧间,令代说。时有少之者”)。可见陆九渊对傅子云的欣赏程度。陆九渊曾论其门下弟子高下:“以傅子渊居其首,邓文范居次,傅季鲁、黄元吉又次之。”他将傅子云名列其中,他曾经说过“季鲁英才也”[ 《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70页。]。陆九渊去荆门就职,将象山书院相付给傅子云管理。《陆九渊集》有《与傅季鲁》书一封,《象山语录》有傅子云所录131条。后来,傅子云还与袁燮同编《陆九渊年谱》。

黄元吉,即黄叔丰,字元吉,金溪人,是陆九渊二哥陆九叙的女婿,从游陆九渊15年,深得陆九渊信任。其后在荆门录陆九渊语录,名曰《荆州日录》。

三、国学四次讲《春秋》

陆九渊主要生活在孝宗时代,孝宗是南宋一位图治有为的皇帝,《宋史》卷35《孝宗纪三》称其“聪明英毅,卓然为南渡诸帝之称首”。而且“有志于天下”[ 《本朝一·孝宗朝》《朱子语类》卷127,第3301页。]。宋孝宗即位后,励精图治,常怀“恢复之志”,采取了一些收复北方失地的积极措施。1163年(隆兴元年),他任命抗战派领袖张浚为枢密使,迫不及待地开始了对金的北伐。宋军先后切入点灵璧、虹县、宿州,但旋即溃败于符离(今安徽宿县)。全军资粮器械损失殆尽。此后,宋军无力再战,北伐遂告失败,孝宗被迫与金讲和。

次年,在金朝的军事压力下,南宋与其签订了屈辱和议,其主要条款为:双方世为叔侄之国,宋帝正皇帝之称,向金称“侄皇帝”,不再称臣;改“岁贡”改为“岁币”,宋每年予金银、绢各减至二十万两匹;宋放弃商(今陕西商县)、秦(今甘肃天水)、海、泗(今江苏盱眙北江汉湖中)、唐(今河南唐河)、邓(河南邓县)诸州,两国疆界一如绍兴和议之旧;不遣返叛亡之人。按和约批准和最终成立的年代,后人称其为“隆兴和议”或“乾道之盟”。从此,宋金保持40年的和平关系。

陆九渊就是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走上政治舞台的。

1182年(淳熙九年),44岁。秋初,陆九渊来到建在临安府钱塘县西岳飞故里的国子监,出任国子监学正。

他讲了些什么呢?

讲《春秋》。

什么是《春秋》?《春秋》又称《春秋经》。它是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春秋》所记的是240多年的春秋各国大事,现存全文一万六千多字,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据传是孔子修订而成,故有“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之说。

《春秋》记事的语言极为简练,常含褒贬之意,后人称为“春秋笔法”、“微言大义”。2019年南昌海昏侯墓出土简牍5200余枚,就有包括《春秋》在内的儒家经典及其训传。由于《春秋》的文字过于简质,后人不易看懂,后来就有了对《春秋》所记载的历史进行补充、解释、阐发,被称为“传”,最有影响的有“春秋三传”,即左丘明的《春秋左氏传》(《左传》),公羊高的《春秋公羊传》(《公羊传》),谷梁赤《春秋谷梁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列入儒家经典。后来,“传”又看不懂了,于是又有了对“传”进行解释的,被称为“注”。

这样越搞越繁琐,后人甚至只看“传”“注”,对“经”反倒不太注重了。陆九渊就说过:“后世之论《春秋》者,多如法令,非圣人之旨也。”到了唐代,啖助、赵匡“舍传求经”,实开经学变革之先河,在中唐以后的经学史中颇有影响。陆九渊对此评价很高,他说,我曾看过陆淳疏释啖助、赵匡的《春秋集传篆例》,就跟学者们说过:“啖、赵说得有好处,故人谓啖、赵有功于《春秋》。”又云:“人谓唐无理学,然反有不可厚诬者。”[ 《语录上》《陆九渊集》卷34,第468页。]陆九渊的观点与清人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中的评价颇为一致:“盖舍传求经,实导宋人之先路。生臆断之弊,其过不可掩;破附会之失,其功亦不可没也。”

那么,陆九渊认为《春秋》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呢?

陆九渊的《春秋讲义》主要涉及公元前601年-前599年(鲁宣公八年至十年)大约三年时间。他在国学讲《春秋讲义》,扣住一个中心,就是讲“义”,包括了匡扶正义的霸业、君臣大义和维护“义”的礼制制度,“义”或“礼义”作为“中国”的标志,体现了华夏的优越感和自信心,是华夏民族的软实力。

陆九渊在太学《春秋讲义》讲的“义”不外于华夷之辨、君臣大义和体贴民情等方面,而华夷之辨则是其重心所在。

从1182年(淳熙九年)八月十七日至1183年(淳熙十年)十一月二十二日,陆九渊在太学讲授了四次《春秋》。

1182年八月十七日,陆九渊讲《大学春秋讲义》开篇就选取鲁宣公八年(前601年)“楚人灭舒蓼”一事,使中国夷狄之辨成为开宗必明的第一义理。

1183年二月七日,陆九渊第二次讲《春秋》。陆九渊认为在华夏内部,《春秋》的“义”体现则重在君臣大义与维护它的礼制制度。

第三次讲《春秋》:七月十五,陆九渊以鲁宣公十年(前599年)晋人会诸侯之师为例,重申前两讲主题,对“君臣之伦汩丧殆尽”的无序混乱状况,表示了自己的忧虑。

十一月十三,陆九渊第四次也是最后一次讲解《春秋》大义。这一次选取鲁宣公十年发生的水灾和饥馑。陆九渊不满于汉儒们用“天人感应”的理论来解读《春秋》,认为这是牵强附会。他认为,天之大水,纯系自然;岁之饥馑,当责君主。他讲灾异,最后则落实到君王救助灾异的主体职责上。

陆九渊在国子监的四次讲学,名声大噪,以致“诸生叩请,孳孳启谕,如家居教授,感发良多。”[ 《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64页。]

四、象山5年讲学

陆九渊讲学活动的最盛时期,是1187年(淳熙十四年)至1191年(绍熙二年)在贵溪应天山创办象山精舍讲学。

1186年(淳熙十四年),48岁的陆九渊受到排挤,被任命主管台州(今浙江临海)崇道观,这个祠禄官是一个闲差,光拿工资不上班。于是他就回到家乡,专事讲学活动。

第二年(1187年),陆九渊在槐堂书院的一个学生彭兴宗(字世昌,金溪人)请陆九渊到贵溪县应天山一游。这个“彭世昌极贫”[《与王谦仲》《陆九渊集》卷9,第136页。],但“此公志向不肯碌碌,人皆谓之狂生。然其平生所为,甚异流俗,为私者尝少,而为义者尝多。”[《与王谦仲》《陆九渊集》卷9,第137页。]这时,因为彭世昌看到应天兴“陵高而谷邃,林茂而泉清”,是办学的好地方,于是,就把应天山买了下来,“彭子竭力开辟,结一庐”,然后去金溪请老师陆九渊去看看,并在那里讲学。

事后,陆九渊非常兴奋,给王谦仲、杨仲、朱熹等多人写信来谈此事。“乡人彭世昌新得一山,在信之贵溪西境,距敝庐两舍而近。”应天山离陆九渊家乡金溪有30公里,位于今龙虎山附近,面积约9平方公里,主峰海拔811米。

应天山下有贵溪人张运(字南仲)的故居(“故侍郎张南仲之居,寔在山下”),张运,是北宋宣和三年进士,曾任刑部侍郎、户部侍郎。《宋史》有其传。“其诸侄咸在故里,皆尊尚儒术,旧亦多游从者。”[《与王谦仲》《陆九渊集》卷9,第136页。]彭兴昌的“开山之役,诸张实欣助之......今张氏子弟,咸来相从;他得此山后,就予以开发。”[《与王谦仲》《陆九渊集》卷9,第136页。]

陆九渊是这年去应天山察看的,同行的除彭世昌外,还已故张侍郎的侄儿张伯强、张行四人。进得山来,风景迥异。古道狭窄,地形险要。一块柱天而立的巨大“莫壁石”扑面而来。两山回合,环如肘臂。此处古称“天门寨”,一夫当关,万夫莫敌。再进去,豁然开朗。山间自为原坞,良田清池,无异平野。“山间亦粗有田可耕”,却“见其隘”,就“复建一草堂(精舍)于其东”。第二年二月十二春社日一过,陆九渊又率领儿子陆持之、陆循之和几个朋友又去应天山考察了几天,发现了此山的更多妙处胜景,“一家结庐于东坞之上,比方丈为少高,名之曰‘储云’。兹山常出云,云之自出,常在其高故也。一家结庐于前山之左右,石涧飞瀑,萦纡带其侧,因名曰‘佩玉’。相继而来结庐者未已,未及名也。”[《与王谦仲》《陆九渊集》卷9,第136页。]

陆九渊还发现了以往那些僧人没有发现的“要领之处,眼界胜绝”(“社日后,携二息,偕数友朋,登山盘旋数日,尽发兹山之秘”),自己去年冬天寺庙旧址上建的草堂也“未惬人意”,于是就在“方于要处草创一堂”,“方于胜处为方丈以居”。

唐代,禅宗八祖马祖道一曾经在山的北面建房居住,当地人就叫此山为“禅师山”。后来,北宋神宗赵圩元丰年间(1078-1085)有个叫“莹”的和尚在山的南边建了一座“应天寺”,于是,“禅师山”改名“应天山”。后来,应天寺“废久矣,屋庐毁撤无余,故址埋于荆榛,良田清池,没于茅苇。”

彭兴昌与张氏兄弟准备筹资修葺应天寺并建简易茅舍数十楹于四山。有两户山民盖茅屋于东坞及前山之右。

陆九渊很喜欢此山,用了大量笔墨反复描绘:

“方丈檐间,层峦叠嶂,奔腾飞动,近者数十里,远者数百里,争奇竞秀,朝暮雨阳云烟出没之变,千状万态,不可名模。两山回合其前,如两臂环拱。臂间之田,不下百亩。沿流而下,悬注数里,因石赋形,小者如线,大者如练。苍林阴翳,巨石错落,盛夏不知有暑。挟册其间,可以终日。东山之崖,有‘繙经石’,可憇十许人;西山之崖,有‘歇石’,可坐五六人,皆有苍松蟠覆其上,其下壁立万仞。山之阴,有‘尘湖’在其巅。天成一池,泓然如鉴,大旱不竭,可以结庐居之。自‘尘湖’而北,数山之外,有‘马祖庵’,其处亦胜。有‘风洞’,有‘浸月池’,有‘东垅’,有‘桦木垅’,有‘东西坞’,有‘第一峰’,凡此皆旧名嘉者。”[ 《与王仲谦》《陆九渊集》卷9,第136页。]

陆九渊、彭世昌、张伯强、张行已登北峰眺望,“山间自为原坞,良田清池,无异平野。山涧合为瀑流,垂注数里。两崖有蟠松怪石,却略偃蹇,中为茂林。琼瑶冰雪,倾倒激射,飞洒映带于其间,春夏流壮,势如奔雷。木石自为阶梯,可沿以观。佳处与‘玉渊’‘卧龙’未易优劣。”[《与朱元晦》《陆九渊集》卷2,第25页。]

陆九渊大喜,十分愉快地答允了彭世昌和张氏兄弟邀请,决定在此山结庐讲学,作终身计。“傥得久于是山,何乐如之?”[《与侄孙濬》《陆九渊集》卷14,第215页。]但陆九渊却不喜欢“禅师山”和“应天山”这两个得名于佛教禅师和寺庙的山名(“乃今吾人居之,每恶山名出于异教,思所以易之而未得”[《与朱子渊》二,《陆九渊集》卷13,第199页。]),于是,他要为此山另取一名。

叫什么名字呢?

“从容数日,得兹山之要”,想来想去想了好几天,反复琢磨此山的妙处。“要领之处,眼界胜绝,乃向来僧辈之未识也”[《与王谦仲》《陆九渊集》卷9,第136页。],“兹山之胜”,不但是历史上那些僧人没有领会的,就是自己也“殆生平所未见。终焉之计,于是决矣。”[《与朱子渊》《陆九渊集》卷13,第199页。]陆九渊“顾视山形,宛然巨象”,宛如一头巨象,昂首阔步,行走在绿色的海洋之间。此山“实龙虎山之宗。巨陵特起,豗然如象”[ 《与朱元晦》《陆九渊集》卷2,第25页。],《易·系辞》:“通其变,道成天之文;极其数,遂定天下之象。”“易之道,始于象,源于象。”于是,陆九渊就把这座山名之曰‘象山’”[ [宋]杨简:《象山先生行状》《陆九渊集》卷33,第451页]。

陆九渊还有意无意地说了一句:当地人一直以和尚取了这个山名感到耻辱,现在都很高兴地以“象山”叫这座山了。(“乡人盖索恨此山之名辱于异教,今皆翕然以象山为称。”[《与王谦仲》《陆九渊集》卷9,第136页。])

后来,明代内阁首辅、邻县铅山人费宏有诗:

宇宙从来有此山,

高踪远蹑陆文安。

陆九渊历来说话简洁,话不多说,可他再三反复地详细描述了象山的位置、山势、形势与气象。

“此山大势南来,折而东,又折而南。其高在西北,堂之西最高,九峰联络如屏,名曰‘翠屏’,其上皆林木也。北峰之高者如盖,可以登望。”[《与王仲谦》《陆九渊集》卷9,第137页。]

“山面东南,叠障骈罗,近者数十里,远者数百里,缥渺磊落,争奇竞秀,飞舞于檐间。朝暮雨阳云烟出没之变,不可穷极。”[《与朱子渊》《陆九渊集》卷13,第200页。]

山之南面是福建的光泽,“前挹闽山,奇峯万叠”[《与朱元晦》《陆九渊集》卷2,第26页。],“南望群山益远,溪谷原野毕露。”[《与王仲谦》《陆九渊集》卷9,第137页。]北视‘上清’‘仙岩’‘台山’,仅如培塿。东西二溪,窈窕如带。二溪合处百里而近,然地势卑下夷旷,非甚清彻,常没于苍茫烟霭中矣。”[《与王仲谦》《陆九渊集》卷9,第137页。]

山之东面是上饶灵山,“东望‘灵山’,特起凌霄,缥缈如画,山形端方廉利,吴、越所未见有也。下见‘龟峰’,昂首穹背,形状逼真。”[《与王仲谦》《陆九渊集》卷9,第137页。]“上憇层巅,东望灵山、龟峰,特起如画。”[《与朱子渊》《陆九渊集》卷13,第200页。]“西望藐姑、石鼓、琵琶群峰,崷崪逼人,从天而下。”[《与朱子渊》《陆九渊集》卷13,第200页。]“北视龙虎、仙岩、台山。仅如培塿。”[《与朱子渊》《陆九渊集》卷13,第200页。]陆九渊特别提到“象山”的北面“后带二溪,下赴彭蠡”[《与朱元晦》《陆九渊集》卷2,第26页。]。那两条溪河呢?一条“溪之源于光泽者,萦纡泓澄,间见山麓如青玉版。”[ 《与朱子渊》《陆九渊集》卷13,第200页。]另一条“‘玉山’之水,盖四百里而出于‘龟峰’之下,略贵溪以经兹山之左。”[ 《与朱子渊》《陆九渊集》卷13,第200页。]这“东西二溪窈窕如带,二溪合处,百里而近,然地势卑下夷旷,非甚清彻,目不能辨,常没于苍茫烟霭中矣。下沿清流,巨涧曲折,分合万状。悬注数里,苍林阴翳,巨石错落,盛夏不知有暑。挟册其间,可以终日,造物之遗予多矣。”[ 《与朱子渊》《陆九渊集》卷13,第200页。]

陆九渊教学之余,还经常率领弟子与子侄在象山周围边游学,并留下《题新兴壁》、《题翠云寺壁》等作品,说:“比岁又开象山于龙虎之上游,启半山、磜潭、风练、飞雪、冰帘、栀子诸瀑。今秋之杪,登云台,瞰鬼谷,穷石人之龙湫,观千寻之玉带,乃独未睹跃马鸣玉之奇”,上清半山、耳口梅潭、云台山、鬼谷洞、龙虎山、仙岩等地都留下了他们的足迹。陆九渊认为这样“亦可知学”,感慨“斯游之得,亦多矣!”[《题翠云寺壁》《陆九渊集》卷20,第288页。]还因此教育学生不要“道在近而求之远,事在易而求之难。

陆九渊说他在半山观瀑,在水南登舟,宿上清,住龙虎,探究仙岩之胜景:“石濑激雪,澄潭渍蓝,鹭翘凫飞,恍若图画。疏松、翠条、苍苔、茂草之间。石蘐呈黄,金橙舒红,被崖缘坡,烂若锦绣。轻舟危樯,笑歌相闻,聚如鱼鳞,列如雁行。老者苍颜皓髯,语高领深,少者整襟肃容,视微听冲,莫不各适其适。”[《题新兴壁》《陆九渊集》卷20,第251页。]

陆九渊不但把此山命名为“象山”,还“自号象山居士”,并将自己的讲学之地命名为“象山草堂”,亲书匾额“象山精舍”,还写信给他的高足杨简特意解释了为何叫“象山精舍”:“‘精舍’二字出自《后汉书·包咸传》,其事在建武前。儒者讲习之地用此名,甚无歉也。”[《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68页。]古代的书院有讲学、研究、藏书、刻书、祭祀五大功能,并有学田用以办学,而陆九渊命名为“象山精舍”,一是说办学规模较小,条件简陋,二是打算以后再将精舍扩展为书院。“初,先生本欲创书院于山间,拜命守荆而不果。”[《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68页。《后汉书·包咸传》:“因住东海,立精舍讲授。”即西汉末年(东汉建武前),有个叫包咸的儒生在东海边建精舍授徒讲学。后来,儒生讲习之地多叫“精舍”。]

陆九渊每年都在二月登上象山与弟子们讲学论道,九月底才返回金溪。

据载,陆九渊在象山讲学的姿态与神情让人神往,冯元质回忆:每天早晨,“精舍鸣鼓”,陆先生乘坐一顶藤轿来到书院。“会揖,升讲座,容色粹然,精神炯然”。学生向老师作揖致礼,陆先生升上讲座,一脸纯正,虽盛暑炎夏,衣冠必整肃,“望之如神。”陆九渊庄重、自适、怡然的气象给学生以极深的印象。

教室里每张书桌上都有一个小牌写明了每个人的姓名年龄,学生们照此依次入座,人数少时“亦不下数十百”,整个教室“齐肃无哗”。陆九渊“首诲以收敛精神,涵养德性,虚心听讲”,诸生皆俯首拱听,非徒讲经,每启发人之本心也,间举经语为证。

平居,或观书、或抚琴,佳天气,则徐步观瀑。至高诵经训,歌楚辞及古诗文,雍容自适。[ 《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69页。]

陆九渊在象山讲学,“终日不倦,夜亦不困,劳而蚤起,精神愈觉。”

学生章节夫[ 章节夫,字仲制、仲至,号从轩,临川人。陆九渊门人。]问他:

“先生何以能然?”

陆九渊回答:

“家有壬癸神,能供千斛水。”[ 《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71页。]就是说,我的精神就像拥有江河湖海雨露之水那样,所以才能汩汩不竭呀。

当然,陆九渊的讲学也是十分艰苦的。当时,象山地僻田瘠,峰高坡陡,人迹罕至,在此办学,谈何容易。因为山上的条件简陋,陆九渊住的精舍也就是在寺庙废墟上盖的草庐,学生也是自己解决食宿。近百名学生围绕着陆九渊住的精舍,“学徒各来结庐,相与讲习。”[ 《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69页。]陆九渊还把学员住的斋名一一记录下来[《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69页。]:“居仁斋”、“由义斋”、“养正堂”(张伯强)。“明徳”(张行巳)。“志道”(周孚先)。“储云”(伯强、行巳)。“佩玉”(张少石)[ 张少石,名张镇,建昌南城人。淳熙八年进士,十四年从陆九渊讲学,结屋于象山之上,陆九渊题其所居斋名曰“佩玉”,又题其所居小室曰“封庵”。]。“愈高”(倪伯珍)。“规斋”(祝才叔)。“蕙林”(周元忠)。“达诚”(朱幹叔)。“琼芳”(傅季鲁学徒冯泰卿)、“濯缨[ 陆九渊还记载此事:“草庐在二池之间,欲名以‘濯缨’,当为书之。”《与吴子嗣》《年谱》《陆九渊集》卷11第166、卷35第570页。]”(吴子嗣)、“经德堂[“堂名取诸孟子‘经德不回,非以干禄也。”《经德堂记》《陆九渊集》卷19,第270页。]”(吴绍古)、“封庵”(少石)、“批荆”(彭世昌)。《年谱》记载:这些学员书斋“各因山势之高、原坞之佳处为之”,形成相当规模的学府城。

后来,陆九渊的俸禄也没有了。按当时规定,祠禄官三年为期,期满之际,本人须继续申请,不然则停止俸禄。但陆九渊没有申请。他说:“某祠秩之满,初欲复丐之。适一二士友邮致诸公之意,来促此文,谓欲因是图所以相处。自度屏弃之人,岂宜上累当涂,遂绝此念,且甘贫馁以逃罪戾。”[《与王顺伯》《陆九渊集》卷11,第171页。]这样,1189年(淳熙十六年)十二月,陆九渊被停发了俸禄,没钱买粮了,只得靠学生接济。他说“吾祠禄既满,无以为粮,诸生始聚粮相迎。”[《与侄孙濬》《陆九渊集》卷1,第13页。]“吾春末归自象山,瓶无储粟,囊无留钱,不能复入山。比诸生聚粮除道,益发泉石,遣舆夫相迎,始复为一登。兹山废久,田莱垦未及半,今食之者甚众,作之者甚寡,结庐之人事力有限,频岁供役”,就是在这样的艰苦条件下,幸好四方学者“其相向之笃,无倦志耳”。

为了帮助丈夫办学,吴爱卿连自己的私房钱都捐献出来了。杨简在《孺人吴氏墓志》中追述道:“暨先生奉祠归,囊萧然,同僚共赆之。还里之明年,经理应天山,孺子捐奁中物助之。”

尽管条件艰苦,陆九渊却不改其乐,讲学不止,诲人不倦,“从容讲道,咏歌怡愉,有终焉之意。”[[宋]杨简:《象山先生行状》《陆九渊集》卷33,第451页。]“学子亦稍稍结茅其旁,相从讲习,此理为之日明。舞雩咏归,千载同乐。”[《与朱元晦》《陆九渊集》卷2,第26页。]陆九渊说:倘若在此山坚持下去(“傥得久于是山”),何乐如之?[《与侄孙濬》二,《陆九渊集》卷14,第215页。]

《陆九渊集》中,经常可以看到陆九渊写信邀人来象山商量扩建书院、研讨心学。“比年山居,颇有泉石之趣,朋来之乐,每恨不得与吾宅之共此。”[《与丰宅之》《陆九渊集》卷11,第155页。]《与傅圣谟》:“试罢,能一来乎?”[《与傅圣谟》三,《陆九渊集》卷6,第94页。]“试罢能一来否?”[《与包敏道》二,《陆九渊集》卷6,第101页。]“何时能一来,至望。”[《与詹子南》二,《陆九渊集》卷7,第112页。]“山翁在此,济甫之来,不当迟迟也。”[《与倪济甫》《陆九渊集》卷10,第155页。]“此说要非相见不能究,秋凉能一来乎?……后日垂访,当共读之也。”[《与曾宅之》《陆九渊集》卷10,第158页。]“积雨,遐想风练、飞雪之壮,甚愿与诸公翻经其间,以俟玉芝之茂。倘有意于此,何以期为。”[《与周元忠》《陆九渊集》卷10,第158页。]“近归自象山,诸事冗扰,文字亦不曾将归。旦晚亦须便登山,倘能一来,诸当面尽。”“何时登山,当究其说。”“若此雨未止,能冒之一来,尤见嗜学。”“须来此,当为书之。”[《与吴子嗣》五、六、七、八,《陆九渊集》卷11,第164-166页。]“何时来此共之?”[《与傅季鲁》《陆九渊集》卷11,第167页。]“某惊蛰前乘晴登山,寻复积雨,二十四日少霁,始得一访风练飞雪之状,方念不得与贤昆仲共之。”[《与赵然道》《陆九渊集》卷12,第177页。]“何时一来,快此倾倒。”[《与傅子渊》《陆九渊集》卷14,第210页。]“肯来是幸。”[《与胥必先》二,《陆九渊集》卷14,第212页。]“理须是穷,但今时即无穷理之人,何时得一来,以究此义。”[《与陶赞仲》二,《陆九渊集》卷15,第1195页。]

陆九渊邀请过的人有:王顺伯、孙濬、傅圣谟、包敏道、倪济甫、周元忠[ 周元忠,名周良,南城人,嘉定七年进士。陆九渊门人,其师事陆九渊最久。陆九渊有《与周元忠》书两封,书中言及称赞其心志专诚,然学则在不知觉中有所退步。在《与彭世昌》中则赞其非泛泛者所能及,如此之高的评价,在其他弟子中颇为少见。(赵伟:《陆九渊门人》第148页)]、吴子嗣、傅季鲁、曾宅之、赵然道、傅子渊、胥训(字必先)、陶赞仲,等等,其殷殷之情,为学之心,令人似如亲见,感慨不已。

就这样,“郡县礼乐之士,时相谒访,喜闻其化,故四方学徒大集。先生从容讲道,歌咏愉愉,有终焉之意。”

后来,来求学问道的人太多了,象山五年,登记注册了的学生就达数千人(“居山五年,阅其簿,来见者逾数千人”[ 《宋元学案》卷77《槐堂诸儒学案》。])。于是,就又加盖了一阁,陆九渊在给侄孙陆濬的信中说:“山间近来结庐者甚众,诸生始聚粮相迎,今方丈前又成一阁,部勒群山,气象亦伟。”[《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70页。]规模之盛,陆九渊十分惬意。朱熹闻之也来信说“闻象山垦辟架凿之功盖有绪,来学者亦益甚,恨不得一至其间,观奇览胜。”可见象山讲学的影响力。

象山的五年讲学时期,是陆九渊心学思想发展、成熟的重要时期,经过长时段的密集讲学与辨析,充分阐发了自己的“心学”理论,影响力逐渐扩大。

陆九渊为了传播心学,还想把象山精舍扩建为象山书院。只是在1191年,陆九渊接到调令要去荆门上任。临行前,他将象山精舍托付给高足傅子云,“嘱傅季鲁居山讲学”,反复交待:“是山系子是赖,其为我率诸友,日切磋之。吾远守小障,不得为诸友扫净氛秽,幸有季鲁在,愿相依亲近。”[《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77页。]

那么,朱熹对陆九渊的象山办学有什么评价呢?

陆九渊去世后,彭世昌曾去拜访朱熹,他报告朱熹,说我彭世昌呀,就守着这象山书院,这山上可好啦,“有田可耕,有圃可蔬,池塘碓硙,色色皆备。”

朱熹说:“既是如此,那你下山来我这里做什么呢?”

彭世昌曰:“陆先生既有书院,却不曾藏得书,我此次来您这里只为求书。”

朱熹说:“紧要书能消得几卷?我向来亦爱藏书。后来思之,这般物事聚者必散,何必役于物?”

彭世昌临别时,朱熹赠之诗曰:

象山闻说是君开,云木参天爆响雷。

好去山头且坚坐,等闲莫要下山来!

听说象山是你彭世昌开的,陆九渊先生的象山讲学是树木参天、天爆响雷一样,是了不起的大事。你要好好坚守,不要轻易放弃。

五、荆门讲《皇极》

陆九渊的讲学活动,直到1193年卒于荆门为止。

荆门市西郊有一座蒙山,南北向,长600米,宽250米,海拔176米。1191年,53岁的陆九渊知荆门军。陆九渊虽然政务繁忙,却每到朔望及暇日,就来到这里讲学。听众多时,在公堂会吏民六百多人。

后来,此山改名“象山”,现为占地50余万平方米的龙泉公园重要组成部分。林木翠拥,曲径透迄,名胜古迹星罗棋布,有龙泉书院、陆夫子祠、蒙泉、龙泉、惠泉、顺口泉、文明湖、讲经台、清河桥、唐宋古柏遗址等。蒙泉在象山东麓,为荆门众泉之首。1191年(绍熙二年),江西鄱阳人时任湖广总领淮东转运司干办张垓游此,大书“蒙泉”二字。陆九渊遂勒石制碑,立于泉旁。碑为圆首,高2.2米,宽1.4米。

陆九渊的荆门讲学,尤以1192年(光宗绍熙三年)春的《皇极》一讲最为有名。荆门这个地方有个习俗,每年正月十五,都在要设醮祈福。(“郡有故事,上元设醮黄堂,其说曰‘为民祈福’。”[ 《年谱》《陆九渊集》卷36,第578页。]“常岁以是日建醮于设厅,为民祈福。”[《荆门军上元设厅皇极讲义》《陆九渊集》卷23,第326页。])

也就是说,荆门的上元设醮,既有民众求福的民间习俗,也有道教信仰。

上元设醮祈福与道教的三官信仰(天官信仰)、“星斗崇拜”以及“福报哲学”有关。上元是所谓天官赐福。根据道教的星斗信仰[关于道教星斗信仰的详细讨论,参看潘宗贤与梁发主编:《道教与星斗信仰》,齐鲁书社2014年版。],天官被尊为紫微大帝。[道经《三官北斗经》言:“上元一品,九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中元二品,七炁赦罪地官,清虚大帝;下元三品,五炁解厄水官,旸谷神王。”(《道藏》第31册,第570页。)]也就是说,上元是天官紫微大帝前来人间赐福之日。[ 《太上说玄天大圣真武本传神咒妙经注》卷一《因缘经》:“正月十五上元,宫主一品九炁赐福天官紫微大帝于是日分遣十天灵官、神仙兵马、上圣高真、妙行真人、无鞅数众,同下人间,校戒罪福也。”(《道藏》第17册,第98页)]“三官”,即天官、地官、水官。三官之说最早见于汉代五斗米道(即天师道)的“三官手书”。[ [晋]陈寿撰《三国志-魏志-张鲁传》“(张鲁)雄据巴、汉,垂三十年”句,[南朝宋]裴松之注引[三国-魏]鱼豢《典略》云:“请祷之法,书病人姓名,说服罪之意。作三通,其一上之天,著山上,其一埋之地,其一沉之水。谓之‘三官手书’。使病者家出米五斗,以为常。故号曰五斗米师。”亦见《后汉书-刘焉传》注引。]道教认为,三官各有神通: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关于“三官”的详细研究,可参看石衍丰:《略谈道教“三官”》(《宗教学研究》1987年刊),雷伟平:《上海三官神话与信仰研究》(北京:中国言实出版社,2016年,第27~28页)。]三官还承担了考校人间功过的职责,即所谓的“三官校籍”。[三官校籍的具体程序是:先在三会日(即:正月七日举迁赏会,七月七日庆生中会,十月五日建生大会)进行考校,然后到三元日上报天庭。参见《上清灵宝大法》:“天地水三官,二十七府,百二十曹,凡三会日(引者按:)考校罪福,三元日奏御上宫,可以行道建斋,修身谢过。”(《道藏》第34册,第51页)]

设醮地点在“黄堂”,即太守听事之堂。“设厅”,指古代官府之厅堂。因常作为设宴之所,故称。设醮地点在州府厅事,就表明它是一种官方祭祀。

1192年(绍熙三年)春正月十三,陆九渊“于是会吏民,讲《洪范》‘敛福锡民’一章,以代醮事,发明人心之善,所以自求多福者”。陆九渊——

一是以讲解儒家《尚书·洪范》《敛福锡民》一章来代替迷信鬼神的元醮的这种祭神仪式,

二是宣讲“皇极”的心学观点来教人奉行中道,“保全此心”“自求多福”,既破除了长期在荆门地区大行其道的愚昧迷信的风俗,又匡正了荆门军民的人心。

三是以心学的观点来诠释“皇极”,确立心学政治观。

陆九渊讲得情深意切。现场有吏卒、士人和百姓五六百人听讲,“莫不晓然有感于中,或为之泣。”

陆九渊的讲学活动,直到1193年卒于荆门为止。门人包扬之子包恢[ 包恢,字宏父,建昌人,《宋史》卷421有传,嘉定十三年进士,积官至刑部尚书,签枢密院事,封南城县侯,以资政殿学士致仕。父亲包扬、世父包约、叔父包逊。(赵伟:《陆九渊门人》第61页。)]在为其所作的《年谱后序》中记载:(陆九渊)“在家,则远近闻风来学,而中情者或至汗下;在白鹿,则剖判义利,著明而动心者或至流涕;在浙,则从游多俊杰,咸听言而感发;在象山,则学徒益大集,皆闻教而屈服。……莫不明白洞达,深切痛快,如锋直破的,如刃解中节。”

南宋时期,能同以朱熹为代表的理学相并立者,陆九渊心学是主要代表。在那以后,“心学”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一直占有重要的位置。

六、陆九渊的学生门人弟子

陆九渊一生以传道为己任,弟子门人众多,据黄宗羲的《宋元学案》清代学者李绂著《陆子学谱》,载有名有姓的弟子门人有254名。此外,还有私淑90人。

从其门人的籍贯来看,主要分布在江西、浙江、福建等地。

浙江又以浙东为主体,其弟子折服于陆九渊的“本心”理论,着力阐发陆九渊思想学说,其中得力者有被称为“甬上四先生”的杨简、袁燮、舒璘、沈焕。

定海人沈焕(叔晦)、其弟沈炳(季文),鄞人袁燮(字和叔、太学生、进士)、其子袁甫(字广微、状元),奉化人舒琥(字西美、乡贡进士)、舒璘(字元质)、舒琪(字元英)三兄弟,温州的徐谊、蔡幼学,宁德的黄裳等。

浙江会稽人诸葛受之(名未详)、其弟诸葛千能(字诚之),浙江新昌人石斗文(天民、进士)、其弟石宗昭(应之、进士)。

福建有长溪的杨辑、长汀的杨方、邵武的丘元寿等。

从弟子的籍贯看又多分布在金溪、临川与南城三县。金溪与临川同属抚州军,而南城属建昌军,但南城与金溪属邻县,两县间交通便利。[参见罗伽禄:《访古问贤》,中国文史出版社2014年版。]

金溪陆氏家族除陆九渊兄弟九思、九叙、九皋、九韶、九龄5人亦师亦友外,另有16人为弟子:陆九思之子陆焕之、陆九渊之子持之、循之,陆九韶之子陆槱(you)之,陆九思之孙陆深甫、陆冲,陆九渊的堂侄陆筠;陆九渊亲家湖南人胡大时,陆九渊妻吴氏之第三妹之婿胥训(字必先,随陆九渊去白鹿洞书院讲学)、吴颙若(伯颙)、厚若(仲时)、诚若(叔有)三兄弟均为陆九渊妻吴氏之弟,金溪人张商佐[ 张商佐,字辅之,金溪人,陆九渊仲兄陆九叙之女婿。举乡贡进士。学于陆九渊,早卒。陆九渊有《与张辅之》书信四封。陆九渊对张商佐期望很高,“非以流俗人”望之。(赵伟:《陆九渊门人》第133页。]、周清叟(字廉夫)、熊鉴三人均为陆九渊仲兄陆九叙之婿。

陆九渊家乡金溪县除自己家族16人外,还有16人:傅子云、刘尧夫,朱桴(济道)[ 朱桴,字济道,金溪人。年长于陆九渊,然师事于陆九渊。《陆九渊集》卷11有《与朱济道》书三封,《语录》提到朱桴者有十余处。朱桴只师事陆九渊,此外无其他师承,不像陆九渊的许多学生,还同时师事于其他学者。]、其弟朱泰卿(亨道),跟陆九渊去白鹿洞书院讲学的随从门人朱克家(幹叔)、朱益叔(字不可考)、朱益伯三人,朱益伯、朱益叔、彭世昌、吴景立、黄日新[ 黄日新,《陆子学谱》卷14称之为陆九渊门人,言其与陆九渊同举进士,“或云金溪人”。陆九渊有《与黄日新》书,言与之气类相从。]、徐仲诚、周康叔、葛赓(字德载、其第二子葛逢时与陆九龄为同年进士)之第四子葛宗允、第五子葛少良、刘德固、陈师渊。

南城县有28人:傅梦泉一族即傅梦泉、傅圣谟、傅仲昭、傅齐贤、傅克明,包扬(显道)与其兄包约(详道)、其弟包逊(敏道)三兄弟、包扬之子包恢(宏父、进士),邓约礼(字文范,人称直斋先生)、邓泳(邓约礼之次子,字德载,自号巽坡先生、巽波先生),陈刚,利元吉,张衍[ 张衍,字季悦。陆九渊门人,陆九渊有《与张季悦》,劝导张衍要开导扶掖“流俗凡鄙之习”。],邓远,毛元善,符叙(舜功)、其堂兄弟符初(复仲),张镇,周伯熊,周良,刘恭(伯协、进士)、其从兄弟刘伯文(名无可考),陶赞仲,刘造,朱季绎,吴显仲,廖幼卿,廖懋卿,童伯虞等。

临川县有28人:曾滂(字孟博)[ 曾滂,字孟博,临川人,为人质直刚烈,长陆九渊四六岁,与陆九龄年岁相若。]及其子曾极(字景建)[ 曾极,字景建,临川人,曾滂之子。]、林梦英、晁百谈[ 晁百谈,字元默,临川人,登淳熙二年进士,授吉州教授,知南康军。陆九渊门人。]、徐子石、俞廷椿、严滋[ 严滋,字泰伯(一作“太伯”),临川人。为乡贡进士,晚主郴阳主簿,调其县丞。嘉定十年,朝廷下旨赐谥“文安”,是陆九渊之谥始于严滋之所请。《宋元学安》本传云严滋端重明敏,又以录陆九渊对其评价:“始吾闻泰伯贤,今观其气象,观其谈论,乃可与适道者。”然陆九渊又论其好胜。《与严泰伯》告诫严滋要不求名声、不计胜负。因为严滋有好胜之心。]、游元、严松[ 严松,字松年,陆九渊门人。造诣较平正。《象山语录》有严松所录87条,其中记其与陆九渊问答者7条。(赵伟:《陆九渊门人》第140页)]、邹斌、孟焕、饶延年、吴元子、章节夫、张孝直[ 张孝直,字英甫,临川人。陆九渊门人,深得陆九渊之学。年77卒。],李浩(字德远、进士)及子李肃(字仲钦、进士)及其孙李复(字信仲)[ 参见赵伟:《陆九渊门人》第122-124页。]《宋元学案》卷58说“子孙皆从学于象山”,赵端颐、朱元瑜、宋复、黄循中、张次房、张宏[ 张宏,字元度,临川人。《陆子学谱》卷15列为陆九渊门人,称其晚年始来从学。中嘉定十年进士。]、祝才叔、李缨、吴君玉、胡无相等。

南丰县有7人:黄文晟、与长子黄楠(枏,字达材)、次子黄椿(字康年)、幼子黄棐(字彦文)父子四人、刘敬夫、刘定夫、罗献(字章夫)等。

崇仁县有:罗点。

乐安县有:董德修。

丰城县有:杨修己(字思永、进士)、其子李义山(字义山)。

余干县有:曹建(字立之)、其弟曹廷(字挺之)。

开封人赵焯(字景昭、陆九渊同年进士)、其弟赵景明(抚州知军)。

郭邦瑞(名未详)、其弟郭逍遥(字邦逸)。

本文为《斯人此心——陆九渊心学十二讲》第01讲《陆九渊的身世与生平》第节《讲学生涯》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