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张珍贵的照片,留下了“中国新兴版画之父”最后的身影|红色故事·馆长说

今年是伟大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鲁迅先生诞辰140周年。1936年10月8日,鲁迅抱病前往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参观“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这一天距离先生去世只有11天。这张珍贵的照片留下了“中国新兴版画之父”最后的身影。

undefined

1931年鲁迅先生在上海举办了“木刻讲习会”,培养了第一批中国新兴木刻家,散播了中国新兴木刻运动的火种……为了推动新兴木刻运动的发展,他做了很多具体工作,从收集编印出版版画作品,到举办讲习会、展览会,从艺术思想到创作方法以及表现形式,全方位地鼓励、指导木刻青年沿着艺术为人民服务的方向和道路阔步前进。

undefined

这里是新中国成立后建立的第一个人物类纪念馆,同时管理着鲁迅墓和鲁迅故居。大宗手稿、遗物、文献和版画等文物,再现“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伟大精神……让我们走进上海鲁迅纪念馆,聆听鲁迅文物的故事。

undefined

undefined

讲述人:朱辛颖

上海鲁迅纪念馆讲解员

鲁迅在“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留影

undefined

1936年10月8日,鲁迅抱病前往上海八仙桥青年会参观“第二回全国木刻流动展览会”。这一天距离先生去世只有11天的时间。那时他已久病缠身,体重只有39.7公斤,却仍然与陈烟桥、白危、曹白、林夫等青年木刻家促膝长谈近三小时。当时摄影家沙飞拍摄下了一组珍贵的历史照片,现上海鲁迅纪念馆珍藏有10张。

undefined

undefined

木刻艺术,在中国很早就有了。但随着外国新兴版画印刷技术传到国内,中国传统的木刻艺术便被渐渐湮没了。直到20世纪30年代,在鲁迅的大力倡导下,木刻艺术再次露出了新芽。鲁迅认为,木刻较其他的艺术容易着手,用几柄雕刻刀,一块木板,便可以制作出描绘反映“现代社会的魂魄”的作品来。

undefined

undefined

为了培养青年从事版画创作,鲁迅举办木刻讲习会,他还自费编印了好几本版画集,他还举办过好几场木刻展览。由于木刻版画鲜明的政治倾向性和强烈的战斗性,在社会上引起了一定的反响。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正是由于鲁迅的倡导,中国新兴版画得以萌发与蓬勃。抗日战争中,由鲁迅培养的第一批版画家创作了大量的作品。在抗战艺术前线上,新兴版画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鲁迅,更是被誉为“中国新兴版画之父”。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你我共筑 红色征途

百年宏图 从此启航

讲述鲁迅文物的故事

重温红色伟业 发扬红色传统

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undefined

undefined

undefined

特别鸣谢:上海鲁迅纪念馆

策划:郭俊 王蔚 吕玉新

摄影:陈龙 张挺 周俊超

剪辑:王卓

编辑:陈云峰 陈茵

责任编辑:王蔚 吕玉新

*文汇独家稿件,转载请注明出处。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