佟丽娅辞演的爆款,让我焦虑不起来丨毒药头条

上周有两部国剧上新,一开播势头就非常火热,热到有毒粉在后台催我码字聊聊这两部剧。

一部是《二十不惑》,另一部是《三十而已》。

口碑经过一段时间发酵,都出结果了。

前者豆瓣7.3,后者这周的口碑一直在8.2和8.1之间拉锯。

从受众面积来看,《三十而已》的受众面更宽点儿,所以今天就来说说这部剧。

三十而已

Nothing But Thirty

如果不是因为出自同一家公司,乍一看,两部剧名“撞车”的剧很容易让人想起许鞍华的《男人四十》和《女人四十》。

有意思的是,两部剧中间还玩儿了一个巧妙的小联动,算是回馈剧迷的彩蛋。

据说《三十而已》这部戏里,原本顾佳这个角色应该是由佟丽娅出演。

后来因为某些原因,她错过了这个角色。

不知道看到如今话题度爆高,佟小姐有什么感想。

从毒药君的立场来看,选择有“小章子怡”之称的童瑶来出演这个角色,倒也没什么不好。

毕竟,她很好地把剧中那个软硬兼施的家庭主妇形象给诠释了出来。

除了童瑶,另外两位女主江疏影和毛晓彤也都是科班出身,演技集体在线。

从引发的讨论度来看,女性观众对剧中的诸多桥段也是能感同深受的。

这说明,剧本貌似也没太多问题。

可看到现在,毒药君还是感觉有些点必须要指出来。

因为本质上而言,《三十而已》这部剧在我看来,仍旧是一部精英思维包装下的女性鸡汤剧

故事里分别用了三位不同身份的都市女性,为观众刻画出女人在这个时代面临的诸多困境。

但看着看着,总感觉故事里反映的问题另有所指。

先来说说江疏影扮演的王漫妮。

身为高级商圈的一名销售员,她工作务实,深得上级认同。

出色的工作能力是一把双刃剑。

它能给你带来优渥薪资的同时,也会让你在职场树敌。

这不,王漫妮的同事就因为嫉妒她的业务能力,曾因为争取客户资源而和王漫妮发生过数次矛盾。

明枪易躲暗箭难防。

前面刚打发完小人,自己信任的上级也不给活路。

跑销售的都懂,客户嘛,谁拉到大头谁赚得多。

王漫妮精心照顾的富婆,KPI原本应该是算到自己头上。

可在交换联系方式时,店长却想半路截胡。

如果不是客户好心给圆回来,王漫妮这笔单子,就会因为职权原因,被动拱手让人。

短短几个细节,就让人看到了女人在职场的困境。

不光如此,年近三十的王漫妮,至今仍旧孤身一人在上海漂泊。

为了给家里一个交代,她被迫开始了相亲。

不料,对方却把自己当成了交际用的工具人。

情场失意,职场艰难。

这个女人,不容易

接下来再让我们看看钟晓芹。

身为物业公司市场部的一枚螺丝钉,她每天的工作就是任人使唤。

因为没资历,职场上的她尽管处处受人刁难,也必须笑脸迎人。

工作闹心,家里也糟心。

她有个喜欢养鱼的老公,而钟晓芹自己却是个猫奴。

兴趣爱好上,两人就像一对儿克星。

时间一长,激情消散,夫妻二人的婚姻生活,就在一种不痛不痒的状态中慢慢归于平静。

用钟晓芹老公的话来讲,她就是一没长大的孩子。

男人出差,钟晓芹二话不说,直接回娘家住。

饭菜要吃父母的,闲来没事儿得老公哄,一副典型的上海小女人形象。

不光有一身公主病,钟晓芹另一个弱点,还在于她没主见。

连要不要孩子这件事,她都得跟闺蜜要意见。

而之所以导致她这么游移不定,原因全是因为家里的狗男人和自己约法三章,要求双方不能盲目造人,要从长计议。

换句话说,自己现在这副卑微模样,全是因为顾及老公感受导致的。

这个女人,也不容易

再来说说这部剧目前人气最高的角色顾佳。

天资聪明,且有学霸光环加身的她为了成全丈夫的事业,甘愿退居幕后当一个全职太太。

别看是全职,时不时的,她还要在关键时刻分担丈夫工作上的压力。

至少公司财务方面的问题,就得她全程盯着。

不光要盯公司,还要盯着丈夫身边的小妖精。

看到有人别有用心给丈夫投喂食物,她不但第一时间夺回主动权。

临了还来一个反杀,以树正宫威严。

一切做得滴水不漏,看似简单,其实都是算计。

而算计背后,不过是为了保卫自己的家庭。

她容易吗?

太不容易了!

看到这里可能你已经发现了,这部《三十而已》就像翻版的祥林嫂,一遍又一遍向观众倾诉着女人在当下面临的种种不易。

且这种不容易,是不以你的身份和社会地位而改变的

不信?

看看剧中其他女性配角的经历,都无一不在佐证这个观点。

王漫妮招待的那位女暴发户,别看她面对百万级奢侈品可以爽快下单,背后原因真实得令人心酸:

她和前夫靠摆摊起家,后来前夫靠拆迁得来的横财包养了情人,转而把她踢了出去。

看到保养得精致到位的小三,这位暴发户才决定浪一把,用天价珠宝犒劳自己不幸的过去。

她有钱,但她容易吗?

不容易!

顾佳为了让小孩进学区房所在的名校,折腾了半天,首战告负。

为了挽回损失,她决定求助楼上的富婆,只因对方老公是这所学校的名誉董事。

为了求人办事,顾佳不得不放下身段,忍受对方把莫奈和梵高混为一谈、大白天嫌弃天文望远镜看不清星体这样的迷惑行为。

可等到深入交谈才发现,富婆的这些“爱好”,不过是为了讨儿子欢心才培养的。

一个有钱的母亲因为爱子心切被顾佳嘲讽没文化,她容易吗?

那必须是不容易!

而所有这些不容易的源头,最终都指向一个人,男人。

王漫妮因为被男友抛弃,只能孤身在一线城市硬抗,结果积劳成疾,打点滴都无人照料;

顾佳为了孩子和家庭,必须时刻盯牢丈夫的一切行为,只因对方缺心眼儿,不会警惕周围虎视眈眈的狐狸精;

钟晓芹在要孩子的问题上缺乏主见,是因为老公在要孩子的问题上太果决,不尊重她的意见;

两位富婆的悲剧,一个源自男人花心,另一个来自儿子莫得良心……

总之,女人受的伤,都是男人造的孽

这么说当然不是毒药君刻意刁难这部剧。

而是它呈现出来的种种迹象,都在向我暗示上面提到的内容。

当然,如果要说《三十而已》是完全站在女人的立场说问题,也不全对。

至少,剧中反映的另一部分问题是跨性别的。

比如,单身固然自由,但像王漫妮那样遭遇意外时,你就必须一个人扛下所有。

又比如,想象中的带娃,和实际中是有很大偏差的。

作为过来人,顾佳的一席话其实不完全是站在全职主妇的立场在说。

在这个越来越提倡一同带娃的年代,她的观点,其实也是对所有渴望有孩子的人的一番忠告。

《三十而已》现实吗?

很现实

可结合里面的人物身份,你又能明显感觉剧中人和自己的差异。

而这,也是我一开始说《三十而已》是用精英思维包装的鸡汤剧的一个原因。

就拿买首饰这件事儿来讲,王漫妮和客户中门对狙那场戏,简直看得人头晕目眩。

那场戏不但让我看到了富人那丧心病狂的消费观,也让我对销售那颠覆常识的洗脑术刮目相看。

要知道,王漫妮口中“梦想的权利”可不是小几百的买买买,而是价值百万的珠宝。

另外,再来看看三位女主所处的人生阶段。

一个是月薪一万五,可以舍得为7000房租果断出手,只为了看街上风景的王牌销售员;

一个是家住上海外滩边儿上,可以为儿子就读名校拼尽全力的职业主妇;

还有一个,本人就是上海户口本,且有独立公寓一套。

她们各自面临烦恼,但这些烦恼,在单身、且吃完上顿没下顿的月光族面前,又是如此奢侈而遥不可及。

写到这儿的时候,想起微博上围绕这部剧发起的一个名叫“精致穷”的超话。

其中一位观众写道:穷一样可以精致,因为精致是一种态度

不假。

可如何才能像剧中的人一样,想升舱就升舱,想买奢侈品就买奢侈品呢?

首先,你得保证自己外滩有房。

其次,你得有个月薪上万的工作。

再不济,你至少也得有个伴侣,来和你共同组队痛殴生活这头小怪兽。

那么问题来了,上面三者,你占几个?

所以绕了一大圈,你会发现这部剧兜售的依旧是中产阶级的焦虑

而那些焦虑,其实压根和你无关。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