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存唯一一件属于武则天的文物,或许解释了无字碑的秘密

众所周知,武则天死后留下了一块无字碑。而关于立无字碑的原因,则众说纷纭。

一说,武则天立无字碑是用以夸耀自己,表示功高德大,非文字所能表述;

另一说,武则天有自知之明,立无字碑是想是非功过、皆由后人评说,聪明至极;

也有说,武则天为得皇位不择手段,自知罪孽深重,不敢在石碑上刻字,因此才会留下"除罪金简";

……

null

那么,立"无字碑"究竟是什么意思?留下"除罪金简"又是否真的是因为害怕呢?

按照《资治通鉴》的记载,公元698年,武则天曾密谋立自己的娘家侄子武承嗣或武三思为太子,做武周王朝的继承人,但在狄仁杰的劝谏下放弃,且秘密将李显接回洛阳,复立为太子。之后,武则天疾病缠身,长时间不能上朝、对朝政的控制力下降,张易之、张昌宗兄弟趁机插手,导致武则天与李显母子关系紧张。

公元705年正月,武则天一病不起,太子李显、宰相张柬之、崔玄暐,大臣敬晖、桓彦范、袁恕己等人秘密发动"神龙政变",武则天被迫离开权力竞技场,传位给太子李显。同年12月,武则天崩逝,遗诏省去帝号,称"则天大圣皇后",以皇后身份与高宗合葬乾陵。这就有了"无字碑"。

null

千百年来,人们都将它当做一个未解之谜。但1982年发现的一件文物——除罪金简,则让大家有了新的想法:金简上的内容,或许才是武则天内心的真实想法。

很多人都知道,中国古时历代皇帝都热衷于"封禅"活动,即为永保江山和个人平安,亲率大臣到祖国的名山大川筑坛焚香、祷告上苍,并将写好的表明心迹的简策埋到土里或投入土中,向天地诸神祈祷平安。

1982年5月,登封县农民屈西怀在嵩山峻极峰采集草药时,在武则天原敕建的"登峰坛"边的石缝中,发现了一块长方形的金属片。之后,一个文物贩子出价10万元,想将金属片买走,这让屈西怀意识到,这块金属片或许是个"宝贝",便找到当地文物局,将金属片上交给了国家。

后经专家鉴定,这块金属片就是武则天的"除罪金简"。

null

金简为长方形,长36.5厘米、宽8厘米、厚不足0.1厘米、重233.5克。正面镌刻双钩文字63个:"大周国主武曌,好乐真道,长生神仙,谨诣中岳嵩高山门,投金简一通,乞三官九府,除武曌罪名。太岁庚子七月庚子(700年)七月甲寅,小使臣胡超稽首再拜谨奏。"

据了解,这是在武则天自称"圣神皇帝"、改国号为"周"10年后,久视元年(700年)时所为。公元700年4月,77岁的武则天游历嵩山时,在嵩山顶做法事,向上天参拜赎罪,遣太监胡超将表明心迹的简策抛在了嵩山的最高峰峻极峰。而金简上的内容,分明有忏悔认罪、乞求上天免罪的意思。

因此,也有人表示,从武则天省去帝号、自称"则天大圣皇后"的遗诏,以及无字碑和"除罪金简"这几样东西,看一看出武则天的皇帝当得很不自信,自己都不认可自己的皇帝身份,甚至认为自己有罪。

null

据了解,该金简是中国目前发现的唯一一枚金简。武则天当时总共投递了三枚金简,分别是天官金简、地官金简、水官金简,目前发现的则是天官金简,其它两枚尚未被发现。而由于武则天与唐高宗合葬的乾陵尚未打开,因此,"除罪金简"也是目前发现的、明确属于武则天的唯一一件可移动文物。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