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海军“勇猛”号航空母舰与密克罗尼西亚的特鲁克环礁,一个是人类智慧和工业文明的结晶,一个是大自然伟力创造的汪洋明珠;一个是为战争而生的海中钢铁巨兽,一个是用珊瑚砂和水泥构筑的海上堡垒;一个是美国海军无坚不摧的利矛,一个是日本海军苦心打造的坚盾;如今前者停泊于世界上最繁华的国际大都市,后者回归自然成为远离喧嚣的潜水胜地。然而,在1944年2月的“冰雹”行动中,包括“勇猛”号航母在内的美国海军第5舰队与日本海军经营多年的特鲁克基地展开了一场矛与盾的殊死较量。
日本的珍珠港
位于加罗林群岛中央的特鲁克环礁仿佛一颗巨大的蓝宝石,一道周长达225公里的珊瑚礁盘环绕着宽阔的泻湖。特鲁克泻湖长约79公里,宽约50公里,总面积达2130平方公里,水深适宜,风平浪静,堪称中太平洋最为优良的深水港湾。同时,在泻湖内部及其周边散布着248座大小岛屿,陆地总面积约93平方公里,为兴建各种陆地设施提供了条件,就自然环境而言,特鲁克环礁具备作为海军锚地的天然优势。
■ 从空中拍摄的特鲁克环礁,景色宜人,殊不知也曾战火纷飞。(作者提供)
■ 特鲁克环礁内的主要岛屿之一达博隆岛,日占时期被称为夏岛。(作者提供)
特鲁克环礁于1528年被西班牙人发现,之后成为西班牙殖民地,1899年被出售给德国。一战时期加入协约国一方的日本从德国手中夺取了包括特鲁克在内的整个密克罗尼西亚,并在此后的20多年间将特鲁克建成日本海军在中太平洋最重要的前进基地。在日占时期,特鲁克环礁内的主要岛屿都被赋予日本化的名字,比如四季诸岛、七曜诸岛等。日军在环礁内大兴土木,修建了包括五条飞机跑道、五座无线电通信站、水上飞机基地、舰船修理厂、海岸炮台等大量军事设施,环礁内的油库可以储存30000吨重油和4000吨航空汽油,甚至连著名的海军料亭“小松”都在特鲁克开设了分店,以满足海军高官餐饮休闲的需要。
■ 日占时期的特鲁克环礁地图,所有岛屿都被重新命名,并且兴建了大量机场和锚地。
■ 1943年停泊在特鲁克锚地内的“大和”和“武藏”号战列舰。
在太平洋战争时期,日本海军联合舰队主力从1942年7月起就驻泊在特鲁克。在瓜岛战役期间,日本舰队经常从特鲁克出击,前往瓜岛海域与美军交战。泻湖内水深湾阔,不仅足以容纳大量舰船停泊,还可供日常训练使用,甚至航空母舰都能在泻湖内全速航行,完成舰载机的起降训练。为了防备美军可能的登陆,日本陆军将第52师团调到特鲁克。在特鲁克基地的全盛时期,这里部署了大约44000名日本陆海军部队和数百架各型战机。美军将特鲁克视为“太平洋上的直布罗陀”或者“日本人的珍珠港”,事实上美国人在研发原子弹初期就考虑将其用于特鲁克,一举消灭联合舰队主力。
■ 特鲁克在中太平洋的诸多群岛中处于中心位置,图中左侧红箭头所指即特鲁克。
新航母、新海军
1943年8月16日,一艘崭新的大型航空母舰“勇猛”号在美国东海岸升旗服役,在数月训练后于1943年1月开赴太平洋前线。“勇猛”号属于美国在战争前夕投入建造的埃塞克斯级航母。随着战争爆发,美国的工业潜力被迅速激发出来,造舰速度大幅加快,从1942年12月到1944年1月,仅仅一年时间里就有包括“勇猛”号在内的8艘埃塞克斯级航母建成服役,不仅完全弥补了战争初期的战损,更让美国太平洋舰队的战斗力提升到新的高度,1944年初的美军航母舰队与1942年在瓜岛战场上与日军艰苦对抗的舰队已不可同日而语。
■ 甲板上满载飞机的“勇猛”号航空母舰。
■ 今日停泊在纽约曼哈顿的“勇猛”号航空母舰,已经是一座博物馆。(作者提供)
在战争初期美军投入前线的航母到1943年时仅剩“萨拉托加”和“企业”号幸存,而陆续服役的埃塞克斯级迅速填补了战损,成为美军航母特混舰队新的中坚力量。埃塞克斯级在作战性能上比之前的美军航母明显增强,其标准排水量27500吨,满载排水量36960吨,航速高达33节,可以搭载90~100架舰载机,为了将众多战机迅速从机库提升到甲板上,埃塞克斯级配置了三座升降机,出击效率远高于此前大部分美日航母。为了抵御敌方飞机的攻击,埃塞克斯级配置了强有力的防空武备,12门127毫米舰炮、32门40毫米和46门20毫米高射炮,配合先进的雷达火控系统,足以将任何来袭的日本飞机置于一片钢雨之中。除了航母本身的技术进步外,美军舰载机也完成了更新换代,所有机种都被替换为性能更出色的机型,F4F“野猫”被F6F“地狱猫”取代,SBD“无畏者”让位于SB2C“地狱俯冲者”,TBD“蹂躏者”更换为TBF“复仇者”。以“勇猛”号为例,该舰搭载了36架F6F、37架SB2C和18架TBF。无论是机动性,还是攻防能力,“勇猛”号都足以匹敌日本海军中的任何航母,这艘由2600名舰员驾驭的海上巨兽和它的姊妹舰们即将成为太平洋战场的新主宰。
■ 1944年美军舰载机部队的“新三叉戟”,自上而下分别是F6F战斗机、TBF鱼雷机和SB2CB轰炸机,图片来自多个美国航天博物馆。(作者提供)
在新型航母批量服役的同时,南达科他级、衣阿华级等新型高速战列舰也加入到太平洋舰队的行列中。这些昔日的海上霸主如今为了适应现代海战的需要也放下身段,担当其航母贴身护卫的角色,它们的主要任务不再是与日军主力舰交战,而是以满身的防空炮对抗日军空袭,并向日占岛屿倾泻钢铁炸药。伴随在航母周围的还有数量众多的巡洋舰、驱逐舰和各种辅助舰船,在美国东西海岸,每天都有成群的舰船在下饺子。现在,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手中已经握有一根崭新的大棒,准备给予日军在中太平洋的基地群以毁灭性的打击,特鲁克环礁就在美军攻击目标清单的前列。
“冰雹”行动
自从瓜岛战役以来,日本陆海军航空兵力在所罗门和新几内亚战场上损失殆尽,战前高强度训练培养的精英飞行员也所剩无几,后继乏人、缺乏升级潜力的零式战斗机也风光不再,从战争初期令盟军谈之色变的空中杀手,变成了美军飞行员口中一击即燃的“零式打火机”。
在兵力技术各方面都已占据优势的美军如今准备对日本秋后算账,一场代号为“冰雹”的作战行动在1944年初被提上日程。美国海军第五舰队司令斯普鲁恩斯上将决定使用第58特混舰队(TF 58)的航母战斗群突袭特鲁克基地,用一场钢铁“冰雹”为珍珠港报仇雪恨。TF58以“勇猛”、“企业”号等5艘舰队航母、4艘轻型航母及其搭载的近600架舰载机为主力,由6艘战列舰、10艘巡洋舰和28艘驱逐舰护航,浩浩荡荡地杀向特鲁克,计划在2月17日展开突击。
■ 1944年驻泊于马朱罗环礁的TF 58特混舰队的庞大阵容。
1944年初的日本海军联合舰队尽管纸面实力仍不容小觑,但早已不是那支在1942年四处横行霸道,颇有将太平洋视为内湖之势的骄悍舰队,其最具威力的航母机动部队尚未恢复元气,包括“大和”、“武藏”在内的诸多舰艇在美军强大的空中攻势下不过是靶标而已。在美军动手前,日军已经有所觉察,自知实力不济的日本舰队急忙溜之大吉,从2月10日开始分批将舰队主力撤往帕劳群岛,到2月17日时特鲁克环礁内仅剩下10余艘中小型舰艇和50艘货船。
在舰队撤走的同时,特鲁克基地也几乎成为一具空壳,防御极其空虚,整个基地虽然部署了365架飞机,但警戒松懈,尤其在美军进攻前夜,不少飞行员居然离开机场,寻欢作乐去了。至于基地的防空火力更是少得可怜,仅有区区40门高射炮,还不如“勇猛”号一艘航母的高炮数量多。一场珍珠港式的灾难将降临特鲁克。
■ “勇猛”号航空母舰内的飞行员待命室。(作者提供)
■ “冰雹”行动前夕,准备出击的美军飞行员们在待命室内谈笑风生。
2月17日清晨6时10分,当特鲁克基地的日本兵们像往常一样迎着朝阳享用早餐,刺耳的防空警报声突然响起!瞬间,整个基地守备队变成了热锅上的蚂蚁,飞行员们冲向战机准备升空,高射炮手奔向炮位匆忙备战,但是在大部分人就位之前,天空中传来一个更令人恐惧的声音:72架F6F战斗机俯冲时的呼啸。不同于以往轰炸机和战斗机同时进攻的战术,TF 58指挥官米切尔少将决定让战斗机单独投下第一批“冰雹”,它们的任务是扫荡基地内所有日军航空兵力,为后续攻击扫清障碍。斗志昂扬的“地狱猫”们成群结队地飞翔在特鲁克上空,开始了为期两天的猎杀清场行动。
■ “约克城II”号航空母舰上密集排列,准备起飞的F6F战斗机群。
■ 这幅画作表现了2月17日当天,美军F6F战斗机扫荡特鲁克的场面。
疏于戒备的日军战斗机在美军突袭下完全没有还手之力,起飞迎战的约80架日机中约30架还在跑道上滑行就被打爆了,剩下的50架也在空战中被打得七零八落,在混乱的缠斗中一架接一架被击落,就像陨落的彗星坠入大海。在战斗机扫荡行动中,最具戏剧性的一幕发生在埃腾岛上,这座岛屿被日军削平,建成一座大型机场,好似一艘“不沉的航母”。当美军来袭时,机场跑道上整齐排列着100多架准备转场到拉包尔的日军飞机,之前日军偷袭珍珠港时发生在美军机场上的景象重演了:“地狱猫”们俯冲而下,将地面成排的日本飞机打成一堆堆废铁,此情此景,似曾相识,只是美日航空兵互换了位置。
■ 沉没在特鲁克环礁水下的零式战斗机残骸。(作者提供)
■ 保存在博物馆中的零式战斗机,到1944年时其性能已经难以抗衡美军新型战斗机。(作者提供)
■ 二战时期特鲁克埃腾岛的航拍照片,当时被称为竹岛,已经被日本人改造为“不沉の空母”。
位于摩恩岛和达博隆岛的水上飞机基地也惨遭蹂躏。值得一提的是,笔者此番游历特鲁克下榻的酒店恰好位于摩恩岛日军水上飞机基地的旧址,可以发现很多战场遗迹,而当年轰炸这处基地的TBF鱼雷机正是来自“勇猛”号航母。战至2月17日中午,特鲁克的天空已经牢牢掌握在美国人手中,他们付出的代价仅仅是4架F6F而已。
■ 笔者下榻的酒店是日军水上飞机基地旧址,有很多战争遗迹,自上而下分别是被摧毁的碉堡、被遗弃的螺旋桨和日军13毫米机枪。(作者提供)
舰船屠场
随着“地狱猫”战斗机达成了对特鲁克天空的绝对统治,来自9艘美国轻重航母的轰炸机和鱼雷机扑向了港湾内的日军舰船。美军飞行员们原本打算将联合舰队一网打尽,但如今他们只能将失望发泄在滞留在锚地的轻型舰艇和货船身上。
■ 1944年2月17日飞翔在特鲁克上空的美军SBD轰炸机群。
在攻击开始时,大部分日军舰船尚未起锚,结果成了美军飞机的活靶子。来自“勇猛”号航母的布里奇斯少尉驾驶的TBF瞄准“爱国丸”号货轮投下炸弹,准确命中,却不知船上满载着弹药!剧烈爆炸瞬间吞噬了全部船员的生命,也将布里奇斯的座机一同拉进了火海。
■ “爱国丸”号运输船中弹爆炸的瞬间,投弹的美军飞机也被波及坠毁。
当然,布里奇斯少尉的倒霉遭遇只是罕见的意外,大部分美军飞行员都顺利地完成了任务,平安返航。从2月17日上午到次日上午,美军飞机持续不断地蹂躏着港内缺乏保护的舰船和岛上设施。就算在2月17日夜间,美军的攻击也没有停息,“企业”号出动12架经过特殊改装的TBF实施了美国海军历史上首次雷达引导夜间轰炸行动,在短短半小时内就击沉了8艘日本舰船,现在连特鲁克的夜空也高挂星条旗。在一整天时间里,美军以损失13架轰炸机和鱼雷机的代价,击沉了5艘军舰和32艘其他船只,还有众多目标被击伤。
■ “在美军飞机攻击下慌忙逃散的日军舰船,其中有些船只已经中弹起火。
笔者有幸在特鲁克的海湾中浮潜,目睹了散落在浅海中的日军舰船和飞机的残骸,包括日本油轮“宝洋丸”号,插在海床上的第24号哨戒艇,在埃腾岛附近的水中还有一架呈倒栽葱姿态的零式战斗机。这三位“冰雹”行动的受害者就是特鲁克基地遇袭惨状的缩影:被屠杀的大型运输船、未及撤退的小型舰艇和毫无还手之力的战斗机。
■ 沉没在浅海中的日军舰船残骸,上为第24号哨戒艇,下为“宝洋丸”号油轮。(作者提供)
杀戮不仅来自空中,美军水面战舰也没有闲着。由于预计可能与联合舰队主力遭遇,斯普鲁恩斯将当时太平洋前线的6艘现代化高速战列舰全部带上,准备与日本战列舰进行一场传统的舰队炮战,其中包括最新服役的“衣阿华”和“新泽西”号战列舰,它们如果与日本海军引以为傲的“大和”、“武藏”号相遇,毫无疑问将是海战史上最激动人心的伟大对决。为此,斯普鲁恩斯亲率战列舰部队在特鲁克近海巡弋,期待着一场大舰巨炮的史诗决战。然而,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古贺峰一将舰队主力提前撤走,使日美顶级战舰失之交臂,让斯普鲁恩斯抱憾不已,也让海战迷们直呼可惜。
■ 今日同样作为博物馆舰被保存下来的“衣阿华”号战列舰。(作者提供)
就在斯普鲁恩斯急需发泄怨气的时候,“香取”号轻巡洋舰在2艘驱逐舰护卫下从环礁北侧出口逃出,撞在了美国人的炮口上。当时,这支小舰队已经处在美军舰载机的攻击下,但是为了让麾下的战列舰开开荤,斯普鲁恩斯竟然命令停止空袭,亲率2艘衣阿华级战列舰为首的水面舰队赶往截击。在这场一边倒的战斗中,“香取”号和“舞风”号驱逐舰被美舰乱炮格杀,仅有“野分”号侥幸逃脱。
■ 在美军飞机和舰炮的联合打击下奄奄一息,行将就木的“香取”号巡洋舰。
当时没有人会想到,这是衣阿华级战列舰第一次,也是最后一次向敌军战舰开火。即便是最新锐的战列舰在由航母主宰的太平洋战场上注定只能是跑龙套。此后,4艘衣阿华级一直被美国海军用于岸轰任务,直到1990年代的海湾战争。
偃旗息鼓
日本人当然不甘心被美军按在地上反复摩擦,伺机反击。2月17日晚间,5架一式陆攻从马里亚纳群岛起飞,进行了本场战役中日军唯一像样的还击。它们成功地避开了美军夜间战斗机,在夜幕下锁定了一艘美军航母,然后下降高度,冒着密集的防空炮火贴着海面逼近目标,投下鱼雷后迅速撤退。一枚鱼雷不偏不倚地击中了那艘航母的右舷舰尾,卡死了船舵,炸死11名舰员,这艘不走运的航母只能在海上打转,等待其他军舰前来救援,将其拖回珍珠港维修。这艘航母正是本文主角“勇猛”号。这次受伤让“勇猛”号缺席战斗长达六个月,错过了惊心动魄的马里亚纳海战,还留下了“干船坞I”(The Dry I)的耻辱绰号。
■ 日本海军的一式陆上攻击机。“勇猛”号就是被这种飞机投掷的鱼雷击伤的。
损伤一艘航母丝毫没有让美国人收手,次日一早美军舰载机再度蜂拥而至,又将特鲁克基地内的残存舰艇和陆上设施清理了一遍,直到当天中午,在已经找不到任何有价值的目标后,美军才选择提前停止攻击。
■ 上两图是特鲁克环礁的日军野战医院遗迹,相信在2月17日当天这里一定人满为患。(作者提供)
经过约30小时的战斗后,仅仅损失25架飞机和1艘航母受伤的美国第5舰队鸣金收兵,扬长而去,它们身后留下了残破瘫痪的特鲁克。连同在特鲁克外海设伏的美军潜艇的战果,美军在“冰雹”行动中击沉了11艘日军舰艇和32艘货船,击毁日机270余架,日军人员伤亡7600余人,基地设施大部被毁,特鲁克彻底丧失了作为海军基地的机能。
■ 达博隆岛上的日军通讯站遗迹,因为位置隐蔽,没有遭到严重破坏。(作者提供)
随着特鲁克基地被摧毁,整个加罗林群岛就退出了太平洋战争的舞台,除了1944年4月美军航母再度光临外,只有美军岸基轰炸机和偷偷摸摸地执行补给任务的日军潜艇偶尔会造访此地,加罗林群岛不再受到交战双方统帅部的关注。更有甚者,美军从1944年春季开始把加罗林群岛的日占岛屿当成实战训练场,每当新组建的航空部队或舰队抵达前线,都会在此试试身手,获取经验。
■ 波纳佩岛上的日军碉堡和127毫米高射炮。(作者提供)
在探访特鲁克之余,笔者还游览了加罗林群岛的波纳佩岛,当年日军也曾在此派兵驻守。1944年5月1日,包括“马萨诸塞”、“衣阿华”号在内的美军舰队炮轰了岛上的日军机场和设施,根本没有遇到像样的还击。此外,从1944年2月起,美国陆航的B-24、B-25轰炸式以每周三次的频率持续光顾该岛。在一场滂沱大雨后,我们踩着湿滑的泥地登上波纳佩岛北部的山头,参观了残存的日军双联装127毫米高射炮,尽管看起来非常唬人,但实际上很少能够击中美军飞机,最多给美军瞄准制造一点麻烦罢了。
■ 从高处俯瞰波纳佩岛,当年这里的机场曾被美军“重点关照”。(作者提供)
■ “衣阿华”号战列舰的前主炮特写,它们发射的炮弹曾经落在波纳佩岛上。(作者提供)
被抛弃的加罗林群岛在日军控制下苟延残喘到战争结束,饱受饥饿折磨,仅在特鲁克就有2400名日军和大量平民死于饥饿和疾病。
■ 1945年8月向美军投降的驻特鲁克日军部队,大多数人都骨瘦如柴。
后记:基地归原、战舰善终
战后,加罗林群岛成为独立的密克罗尼西亚联邦的一部分,而海底遍布沉船和武器残骸的特鲁克成为全世界潜水爱好者的圣地。日军遗留的设施被岛上居民们尽可能地加以利用,比如摩恩岛上的原日军通信站如今成为岛上最好学校的校舍,但是也有的设施被弃之不顾,荒废在野外,比如埃腾岛的日军仓库已经被密林掩盖了。只有摩恩岛山洞中仍指向海面的日军150毫米岸炮仍提醒着人们,在太平洋战争的最后一年半中,日军第52师团的士兵们仍在紧张地等待着一场永远不会发生的登陆战。
■ 1945年英军舰载机向摩恩岛日军通信站射击时拍摄的照片。
■ 今日摩恩岛日军通信站被当作校舍使用,其厚重的金属窗被涂成红色。(作者提供)
■ 今日埃腾岛上日军军需仓库遗迹,早已被荒废了。(作者提供)
■ 上两图是位于摩恩岛洞穴内的日军150毫米岸炮,它们从未有机会向美军舰船开火。(作者提供)
■ 洞穴附近日军机枪阵地的遗迹,可见严重锈蚀的机枪和炮弹。(作者提供)
本文的另一主角“勇猛”号在伤愈归队后,先后参加了莱特海战、冲绳海战等作战行动,最终迎来了二战胜利的时刻。“勇猛”号在战后继续服役,于1974年退役,幸运的是它并未被拆毁,而是被拖往纽约曼哈顿,改建为纪念舰,于1982年以“‘勇猛’号海空暨太空博物馆”的名义向公众开放,迎接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在9·11事件发生时,FBI还临时征用了“勇猛”号作为现场指挥中心。
■ 夕阳下的“勇猛”号航空母舰,该舰得以作为博物馆舰保留下来,可谓善终。(作者提供)
■ “勇猛”号航空母舰上某座厨房的内景。(作者提供)
■ “勇猛”号航空母舰甲板上停放着多种型号的军用直升机。(作者提供)
在完成了对特鲁克的毁灭性打击后,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尼米兹的目光越过了加罗林群岛,落在中太平洋战场的中心:马里亚纳群岛。同时,由于古贺峰一因为飞机失事殒命,接替他担任联合舰队司令长官的丰田副武也将马里亚纳视为决战场,准备以重整的航母机动部队与美军特混舰队一决雌雄,妄图扭转颓势。在马里亚纳群岛以西海域,日美航母舰队的终极对抗将把太平洋战争推向高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