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归何处》:大都市or小城镇?这个时代关于城市的爱与愁

如果有人问你,你最爱哪一座城市?伴随答案而来的,一定是心中关于这座城市的种种记忆与情感。正所谓: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很多时候,我们对于一座城市的感情,可能由于一个人、可能源自一段生活的经历、也可能来自一种无法言说的感受……

《城归何处》是一本寄托了城市规划从业者对城市情感的书籍。作者李昊是专业的城市规划师,被称为“城市规划圈第一写手”。这是一本饱含对城市热情的书,从书中你可看到不同国家、民族、信仰、文化、生活方式下的人们,对于这个时代城市的爱与愁。

大都市or田园牧歌

到底是选择在大都市生活,还是回归到田园牧歌式的乡村生活?是这些年人们热议的话题。从“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诗和远方”到“逃离北上广”,再到今年大火的李子柒,无一不是与这个话题互动下的产生的现象。

人类生来就有一颗不安分的心,注定要承受选择的纠结与痛苦。生活在城市中的人们,可以说是“囿于楼宇,心怀野望”的。因此,我们今天所讨论的大都市or小城镇,不是单纯的关于城市规模、大小的讨论,而是对于它们隐喻的讨论,它们暗合了这个时代的出世与入世。

买不起的房子、挤不上的地铁、散不去的雾霾、控制不住的无力感、无处安放的归属感…所有这些在大城市生活的困难,都如同入世的困难一般,让人痛苦。

很多人心向往之的田园牧歌般的生活,就像是出世。你为什么喜欢田园牧歌?就是因为它短暂且难以接近,但正因为如此,它让你有了无限的想象和期望。

然而事实上,正是由于笃于实践、入世奋斗的浮士德精神,才造就了这些年城市翻天覆地的变化。城市正是凭借这样的年轻人源源不断的前来,而得以持续繁荣和不断扩张。

如果你始终抱着得过且过的“苟且”态度,只是用逃离的方式来回避入世,那无论你在多远的远方,你也找不到真正的诗意。只有努力尝试过入世奋斗,你才能真正懂得诗和远方。

你说,为何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不是逃避?因为在那之前,陶渊明先后做过江州祭酒、主簿、属吏、参军和彭泽县令等官,充分入世,最后看透官场,才拂袖而去,归隐田园。

所以说,想要出世,必先入世。

故乡与城市:爱与愁

关于乡愁的歌曲有很多,有一首叫《牡丹江》的歌,妥帖地表达了人们对城市与故乡的纠结情感。

弯成一弯的桥梁,倒映在这湖面上;

你从那头瞧这看,月光下一轮美满;

青石板的老街上,你我走过的地方;

那段斑驳的砖墙,如今到底啥模样;

到不了的都叫做远方,

回不去的名字叫家乡。

中国的城市化,是全球有史以来最大规模的人口流动。在全球化和本土文化交汇碰撞,以及社会经济急剧转型下,生活在从故乡到城市打拼的人们,对于身份认同产生了极大的焦虑感。

虽然生活在城市中,却缺乏归属感,觉得那是自己到不了的远方。虽然故乡牢牢地拴住我们的心,但是“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的场景,又让我们觉得故乡已是回不去。

当然,正如洛夫克拉夫特所说:我们都是广阔空间里的流浪者,漫长岁月中的旅行家。

我们生来就是要漂泊的,所以我们更要学会用心感受生活与城市。城市里同样存在着温情的人间烟火,它也会让人产生“理论是灰色的,但生命之树常青”的感悟。

城市感受到了人们对自我认同的渴求,城市在用各种不同的方式重塑人们的身份。对城市文化和新生活的绝对向往,也吸引着人们源源不断的来到城市,反过来重新塑造城市。

城市最终成为城市,不是靠图纸画出来的,也非仅仅靠砖头建造出来的,而是由一个个鲜活的人生造就的。我们的城市永远与我们的生活密不可分。而你我就是城市的创造者,充满了对城市的爱与愁。

何以为家——此心安处是吾乡

豆瓣2019评分最高外语电影《何以为家》的原名“迦百农”,是圣经中的地名。耶稣在自己家乡拿撒勒不受欢迎,就到迦百农去传道。再后来,这个“家外之家”也遭到了毁灭。迦百农代表着无处安放的信仰,无处停泊的灵魂。

从中不难看出,“家”对于每一个人来说是多么的重要。何以为家,也成了每个人心中的终极问题之一。

从乡村到城市,我们每个人都是时代洪流的一部分。我们在这股洪流的裹挟下不断向前,时常觉得自己像一朵浮萍随波逐流,又无依无靠。

卡尔维诺《看不见的城市》中说:你喜欢一个城市的理由,不在于它有七种或七十种奇景,而在于它对你的问题提示了答案。因此,若要择一城终老,选择那个可以给你答案的地方,那个地方的生活方式能与你的价值观形成共振,能让你感受到心安。

此即为,此心安处是吾乡。

伴随着城市化的进程,大城市还是小城镇、他乡还是故乡的纠结也势必会一直伴随我们。亚里士多德说:“人们来到城市,是为了生活;人们居住在城市,是为了生活得更好。”《城归何处》透过城市规划的视角,为我们解读了城市的历史文化与百味人生,也可以让我们从另外的角度重新认识并感受城市。

愿你可以,择一城终老,遇一人白首。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