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而行 统一战线助力西海岸新区擦靓“四张名片”

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这四张名片,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熠熠生辉。

当光影在灵山湾的摄影棚内交织流转,当悠扬音符于凤凰音乐节舞台上空激荡回响,当啤酒的醇香在沸腾的金沙滩啤酒城中弥漫,当全球目光聚焦于东亚海洋合作平台青岛论坛……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之都、音乐之岛、啤酒之城、会展之滨”这四张名片,在碧海蓝天的映衬下熠熠生辉。名片的璀璨,不仅源于自然禀赋与产业根基,更凝聚着全区统一战线成员如百川汇海般奔涌的智慧与力量,他们同心同行,以独特优势为新区发展注入了不竭动能。

同心而行 统一战线助力西海岸新区擦靓“四张名片”

荟萃英才,共筑“影视之都”光影传奇

新区统一战线充分发挥联系广泛、人才荟萃的优势,因产施策、因势利导、因机而动,找准服务影视产业发展契合点,成为构筑“影视之都”坚实人才与创意高地的重要推手。

“智囊团”精准献策。广泛联系新区各民主党派成员中的专家学者,开设“同心会客厅”,深入东方影都、藏马山影视基地一线调研,围绕完善影视产业链条、培养影视人才机制等核心议题,形成《关于提升青岛西海岸新区影视产业发展的建议》等一批高质量提案。其中关于“关于着力旅游业可持续发展,打造滨海文化艺术走廊”建议被工委区委迅速采纳,进一步丰富旅游全链条服务功能。

“新力量”焕发活力。在青岛影视基地打造影视产业自由职业人员统战工作聚集区,建成2000平方米“影视新艺荟”省级实践创新基地,以“统战+影视”模式赋能青岛电影工业化进程,累计举办全国科技与影视校企对接青岛峰会、泛科幻影视后期制作研讨会、政商协商等30余场活动,推动引进《封神》《蛟龙行动》等剧组80余个,引领代表人士参与“华表奖”宣传造势、服务协调、资源嫁接工作,将东方影都的硬核实力与新区风貌生动呈现于全球观众眼前,显著提升了“影视之都”的知名度和吸引力。

“朋友圈”广聚资源。统战团体积极穿针引线,利用海内外丰富人脉资源积极牵线搭桥,邀请意大利、台湾等50余个海内外参访团组集中探访东方影都影视产业园,赴香港等地进行影视产业主题推荐;举办“光影校城·艺动新区”中外经典表演艺术进镇街活动、举办国际友人参与的“我在毛家山过大年”“飞花市集”等10余场特色活动,网络曝光超500万,节假日引流上万人次;归国留学人员创办的影视科技企业带来前沿拍摄技术、动画技术,统一战线的“朋友圈”正源源不断为“影视之都”输送着顶尖创意人才和关键项目资源。

凝聚共识,奏响“音乐之岛”时代乐章

音乐是跨越国界的语言,更是城市文化软实力的生动体现,统一战线以其强大的凝聚力和文化纽带作用,深度融入“音乐之岛”的建设和传播。

“文化桥”促进交流。在重大主题宣传中,统一战线成员创作推出一批讴歌新时代、展现新区发展成就的优秀音乐作品。在中共中央发布“五一口号”75周年之际,中国海洋大学统战部和统战成员创作歌曲《同心圆》,以此致敬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爱国统一战线;在新区成立十周年之际,中国海洋大学党委统战部与区文旅局创作歌曲《西海岸 我的家》,向西海岸新区建设者们致敬;新区女企业家协会创作《攀登者的光》,向新区女企业家致敬。这些作品旋律昂扬,歌词深情,成为新区对外宣传的亮丽声音名片,在凝聚社会共识、唱响时代强音方面发挥独特作用。

“新载体”涵养生态。新区欧美同学会充分发挥“民间外交生力军”优势,聚力打造民间外交活动品牌,成功举办“和平与浪漫——中俄音乐家艺术交流夜”、新文艺青年钢琴新年公益音乐会、“大音无极”音乐艺术展等系列文体活动10余场,通过形式多样的文化活动,丰富会员的精神文化生活,引领海归青年增强文化自信,为新区文化繁荣注入新的活力,彰显了新区留学人员群体以音乐促交流的时代担当。

“和谐音”唱响主旋律。有形有感有效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各族群众积极投身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举办民族文化嘉年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文化宣传周系列活动80余场,各民族群众载歌载舞、唱响“各美其美、美美与共”的和谐景象,擦亮“丹若同心 情满新区”工作品牌,描绘成各族群众精神相依、情感相通、团结友爱的美好画卷。

联动赋能,沸腾“啤酒之城”激情魅力

青岛国际啤酒节是青岛吸引全球游客的金字招牌,更是对外开放的一张金名片,统一战线的优势在于其强大的经济联络和资源整合能力,为“啤酒之城”的持续繁荣注入澎湃动力。

“新阶层”宣传赋能。积极引导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以“寻美”为抓手,宣介新区、推广新区。网络人士以专业视角捕捉海岸线的自然风光,用创意灵感挖掘文旅亮点,将啤酒节的盛况与海天一色尽收镜头中,展现新区的独特气质与发展活力。近年来,开展线下寻美活动16场,发表线上寻美作品140余篇,其中23篇作品在寻美中国官方平台发布,通过多元化宣传矩阵讲好啤酒节精彩瞬间、传播新区好声音。

“民族情”增色添彩。在啤酒节期间,积极组织发动各民族群众,将绚丽的民族文化元素融入啤酒节,热情奔放的新疆、藏族、蒙古族等民族特色歌舞表演成为啤酒城舞台上的亮点;民族特色美食展位前总是排起长龙,香飘四溢的新疆炭烤全羊、烤包子等展现了新区多元包容的城市气质,为“啤酒之城”增添了独特魅力与深厚内涵,让“啤酒之城”的欢乐与品质深入人心。

“商贸网”拓宽合作。以“啤酒节”为契机,广泛“引进来”,联络海内外侨商组织来访新区,组织多场高规格的经贸洽谈与投资推介活动,成功签约涉及文旅、商贸、食品加工等领域的合作项目。积极“走出去”,主动对接澳门同乡会,组织黄发集团、青岛金沙滩精酿啤酒有限公司参加第四届澳门青岛双城啤酒文化节暨澳门青岛周活动,现场推介青岛国际啤酒节及哈舅IP文创,受到了澳门当地游客的广泛好评,成功与澳门企业(协会)签约。

汇智聚力,打造“会展之滨”高端平台

会展经济是高端服务业的重要引擎,统一战线凭借其人才、智力与国际化网络优势,在提升“会展之滨”能级方面扮演着关键角色。

“专家库”擘画蓝图。围绕打造“会展之滨”目标,各民主党派、无党派人士中的专家学者,对新区会展业发展进行深度把脉。统战部牵头召开建言献策专题会议,各民主党派专家学者系统提出了对标国际、强化特色、智慧赋能、绿色办展等战略建议,为产业发展提供了清晰的智力导航。

“民企力”提升品质。区工商联充分发挥民营经济统战工作优势,激活民营经济“强引擎”,赋能会展品质全面跃升。连续3年开展“耦合汇”政企交流活动110期,吸引企业家3000余人次参与,累计解决融资、土地、政策等各类问题200余项,政府敞开大门欢迎企业家已经成为常态化;连续2年召开民营企业家座谈会,听取民营企业家的意见建议,有力营造了亲商、尊商、爱商的氛围,以民企匠心锻造“会展之滨”品质金标,让全球商客见证“新区服务”硬实力。

“国际链”提升层级。新区侨联、欧美同学会是联通世界的天然桥梁,连续多年邀请沿黄河流域侨资企业和城市侨务部门参加黄河流域跨境电商博览会,承办2023高层次人才走进山东“侨梦苑”暨华商企业科技创新合作交流会,服务保障37个国家和地区120余位华侨华商在区观摩交流,促成全市15个项目签约。举办“丝路凝侨心 共筑黄河梦”展览活动,召开黄河流域城市凝聚侨界力量工作联盟研讨交流会,会上审议通过了《黄河流域城市凝聚侨界力量工作联盟合作备忘录》,为区域侨务工作协同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常态化举办“侨连五洲 才聚西海岸”沙龙活动,促进技术成果转化、项目落地、政策落实。去年以来,引进落地项目5个,注册资金达1.5亿元。

新征程上,西海岸新区统一战线将继续高扬团结之帆,把牢奋进之舵,在助力“影视之都”攀登光影新高峰、赋能“音乐之岛”谱写时代华章、助推“啤酒之城”释放澎湃动能、服务“会展之滨”打造全球标杆的壮阔事业中再建新功。西海岸新区的明天,必将在这万众一心、砥砺前行的磅礴合力中,绽放更加夺目的光彩!

原标题:同心而行 聚力而为 统一战线助力青岛西海岸新区擦靓“四张名片”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