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15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儒家思想改革新探—论语之重新解释

7.15

冉有曰:“夫子为卫君乎?”子贡曰:“诺;吾将问之。”

入,曰:“伯夷、叔齐何人也?”曰:“古之贤人也。”曰:“怨乎?”曰:“求仁而得仁,又何怨?”

出,曰:“夫子不为也。”

【笔者注】本章讲的是孔子的怨气。杨伯峻注:卫君,指卫出公辄,辄是卫灵公之孙,太子蒯聩之子。蒯聩得罪灵公夫人南子,逃往晋国。灵公死,立辄为君。晋国又把蒯聩送回,借机侵卫。卫抵抗晋,也拒绝了蒯聩回国。蒯聩与辄父子相残,与互相推让君位的伯夷、叔齐比较,有天壤之别。笔者认为,这是后人根据当时的历史情况,为冉有与子贡的对话找出来的理由,非常牵强。因为,一,怨是这段对话的核心词汇,杨伯峻的注释解释不了怨字。二,这段话围绕的中心是孔子,与伯夷、叔齐相比较的人也应该是孔子,而不是卫国国君。通过孔子对伯夷、叔齐是否有怨气的回答,得出孔子在相同情况下的回答,由此判断孔子对卫国国君的态度。

笔者推断,当时的情况是这样的:孔子周游列国,到了卫国,向卫国国君推销自己的治国之道,希望卫国国君能够采纳。孔子的治国之道以仁为核心。卫国国君对此不感兴趣,听不进孔子的理论,没有采纳。孔子为此很不高兴。冉有希望孔子能帮助卫国国君出谋划策,在卫国国君手下谋个差事。子贡知道孔子心中不高兴,没有直接向孔子请示是否帮助卫国国君,而是拿伯夷、叔齐作例子来试探孔子的态度。子贡问孔子,伯夷、叔齐对自己和对方的行为是否有怨气?孔子回答,他们二人追求仁,得到了仁,有什么可埋怨的?子贡马上明白,这二人追求仁,得到了仁,目的达到了,不应有怨气,而孔子追求仁,没得到仁,心中有怨气。由此,子贡判断,孔子不会帮助卫国国君出谋划策,除非卫国国君能采纳孔子以仁为核心的治国之道。

【笔者译】冉有说:“老师会帮助卫国国君吗?”子贡说:“好的,我去问一下老师。”子贡进到孔子屋里,问:“伯夷、叔齐是什么样的人?”孔子回答:“古代道德高尚的人。”子贡说:“他们对自己和对方的行为感到后悔、有怨气吗?”孔子说:“他们追求的是人与人之间的爱,得到了这种爱,有什么可埋怨的?”子贡出来后说:“老师不会帮助卫国国君的。(老师希望卫国国君采纳自己以爱为核心的治国之道,卫国国君没有采纳,老师以这种方式追求人与人之间的爱,却没有得到,老师心中有怨气,自然不会帮助卫国国君。)”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