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学不了巴基斯坦!为什么说伊朗采购歼-10CE根本不值得期待?

【军武次位面】作者:乐乐

和以色列的高强度军事冲突暂停后,伊朗民间出现了很多寻求进步的声音,其中不乏国内喜闻乐见的一幕——采购歼-10CE,甚至是连组装生产线一起打包并藏入地下。怎么说呢,如果是前几年,这事还真值得期待,但放在2025年就太晚了。

▲歼-10CE在南亚的出色表现,让外界期待其能获得更好的成绩

任何军事装备贸易背后,都有自己的逻辑,哪怕是现在看起来没有任何争议的苏-27SK军购,当年依然是争论不休,而最终一锤定音的,是国内对大航程战斗机的渴望。“伊朗采购歼-10CE”,看似实现了战斗机的更新换代,但面对装备近50架F-35I,还有20多架准备交付的以色列空军,和现在以F-14A为主力的状态,并没有本质区别。此外,伊朗防空部队在实战中表现极差,其首先需要解决的问题不是装备性能,而是战斗部队的意志。

▲F-35I是越不过去的难关

伊朗这些年花费重金打造的西部防空网络,没有对首日突击的以色列机群,造成任何威胁,这可以用性能差距明显来解释;之后近两周,伊朗防空部队没有发挥出,手里野战防空系统的机动伏击优势,击落/击伤对手战斗机,仍然能视为上层指挥系统被一锅端的后遗症;但后期被以色列无人机“骑脸”,以至于弹道导弹部队无法在西部生存,不得不动用宝贵的中远程导弹,是无论如何都解释不过去的——以胡塞武装的恶劣作战环境,都能先后击落20多架MQ-9,而资源、作战装备远优于胡塞的伊朗,却只打下4架以色列无人机。

▲伊朗打下来的无人机太少了

此外,胡塞面对在头顶肆虐的F-35C,都能凭借笨拙的光电瞄准/监视体系,险些将F-35C斩落马下(这是事后《纽约时报》捅出来的消息)。就更不用说,美军航母在和胡塞的鏖战中,先后损失了3架F/A-18E/F舰载机。说得直白点,以伊朗防空部队、空军表现出来的素养,不要说歼-10CE了,就算是得到歼-35E的支援,也未必能遏制F-35I机群的突击。最关键的是,伊朗在战斗机领域的底子太薄,即使以最快速度下单采购,掌握以三代预警机为核心、五代/四代半战斗机为主力的空中作战体系,也需要数年时间,而以色列是不可能坐视不理的。

▲F-35C差点栽在胡塞手中

因此,伊朗防空部队的发展模式,不能直接照搬中国、巴基斯坦的成功经验,而应该以自己的需求为核心——优先解决察打无人机的威胁,为弹道导弹部队争取活动空间。因为以色列战斗机的日出动率极限,就是60到80架,考虑到近1500千米的作战半径,和总数不到20架空中加油机规模,这个数字远不足以长时间监视伊朗西部。一旦以色列察打无人机被驱逐,伊朗就能组织起上百枚弹道导弹的集群突击,超过以色列反导系统承受上限,仗就有得打。至于说将以色列拦截在境外,甚至像巴基斯坦暴揍印度“阵风”一样,给F-35I一个狠狠地教训,这种梦不做也罢。

▲“阵风”可比F-35差远了

而秉承着反无人机作战思路,歼-10CE和其他战斗机就都不适合伊朗了——它们在以色列空军的突袭下很难生存。像红旗-17AE这种高机动,具备行进间发射能力,抗电子干扰能力强的野战防空装备,其实才最适合伊朗的现实需求。此外,红旗-17AE生产周期短、交付时间快、采购价格低和操作简单的优点,也非常适合急需改善防空环境,以色列又随时可能发起新一轮空袭的伊朗。当然,这一切的前提,是伊朗能解决自己的作战意志问题,不然即使红旗-17AE真的能交付,也会和伊朗手里的S-300表现差不多。

▲红旗-17已经成功出口到多个国家

这些年国内空军发展很快,甚至能带动巴基斯坦空军飞速成长,但这种大家都习惯的状态,其实是非常奢侈的——伊朗不可能在短期内,迎头赶上以色列占绝对优势的空中领域,那就只能在尽量解决主要威胁的情况下,为自己争得一份生机,而不是浪费资源,谋求虚无缥缈的旗鼓相当。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