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杨晓宴上海报道
银行存贷款利率怎么变,FTP是关键一环。
所谓FTP(内部资金转移定价),是指商业银行内部根据市场资金价格,与分支行等业务经营单位按照一定规则全额有偿转移资金的价格,也就是分支行等经营单位的利润考核成本。
比如,一家银行分行本身只有10亿元存款,而贷款需求有12亿元,就需要向行内其他单位拆借资金,但利润怎么算,需要给内部资金拆借进行定价。
4月24日,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在内的受访人士对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4月以来,存贷款FTP有所调整,且以上调为主。
“根据现在的FTP,我们的表内贷款扣除风险拨备和预期损失,至少得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5%才有利润。”4月24日,某国有大行分行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
多家银行FTP继续上调
纵观4月,隔夜SHIBOR较最低点上涨了约30bp,4月24日达2.7360%。但1个月以上品种基本呈下跌趋势,4月24日3个月期SHIBOR跌破4%,创2017年2月7日以来新低。
从FTP定价机制来看,短期FTP价格与SHIBOR关系较为紧密,但由于FTP定价会以一段时间内的SHIBOR平均值为基准,因此波动相对滞后,也相当于平滑了SHIBOR的波动。
就4月而言,特别是经过“利率市场化”的冲击后,银行究竟在内部定价上如何反馈?
4月24日,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了包括国有大行、股份行和城商行在内的多名银行人士,其均表示4月FTP有所调整,且大部分银行继续上调。值得一提的是,有两家银行明确调整发生在4月中旬,且有银行调整本不定期的因素。
整体来看,目前股份行的活期存款FTP在2.5%-3.5%之间,而央行基准才0.3%,上浮到顶(50%)也才0.45%;一年期存款FTP在4%-5%,而央行基准上浮50%才2.25%。一年期贷款FTP在4%-5.5%,可以对照的是,央行一年期贷款基准利率为4.35%。这意味着,如果客户经理放出一笔年化利率5.2%的贷款(基准上浮20%),而贷款FTP为5.5%的话,在行内考核中利润就为负。
“FTP比实际吸收存款利率高出这么多,并不是常态。”某股份行客户经理在24日接受采访时表示:“去年底到现在,很多银行因为政策性原因,流动性或多或少都有蛮大压力,才会出现这样的情况。”
同日,某国有大行对公人士向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4月存款和贷款FTP均有所上调,从去年起算至少调整5次,累计已上涨超100bp。“根据现在的FTP,我们的表内贷款扣除风险拨备和预期损失,至少得在基准利率基础上上浮15%才有利润。”同时该国有大行人士表示,可与之对比的是,两年前下浮基准10%也有利润。
亦有某华北股份行对公人士24日表示,该行4月存款FTP与实际吸收存款的利差稍有下降,而贷款FTP则有所上调,且幅度大于存款。另有华北股份行零售人士则表示,该行4月存款FTP有所上调,贷款FTP有所下调。
对此,某银行业财务人士解释称,FTP一方面会以银行间资金价格为锚,另一方面也会根据行内资产负债情况进行引导,比如贷款太多了,会提高贷款FTP,通过压降经营单位的考核利润,来减少低收益贷款投放。当前银行普遍倾向于做大高收益资产和中间业务收入。
定价机制改变?
事实上,央行对大额存单利率上限的放松仍只是利率市场化中的一步,甚至难言关键一步。4月银行FTP上涨也难言直接与此有关。
上述银行业财务人士24日接受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采访时介绍道,目前银行FTP定价主要有两种模式。其一主要参考同业资金过去半年或一年的平均值,不定期进行调整;其二是在此基础上加入一定期限存款利率的平均值,以平滑金融市场价格波动过大对贷款业务的影响,但权重一般不会太高。其中,所谓同业资金价格,一年期以内主要参照同期限SHIBOR和同业存单;一年期以上主要挂钩金融债。
“原理很简单,就是比如一个客户经理去行内拿一笔资金,就当不去放贷,而是拆放给同业,这个价格是多少,相当于一个无风险收益。考核客户经理的业务利润时,就拿这个FTP作为内部核算的成本。”该银行业财务人士24日表示,“也正是在此层面而言,即使利率市场化,对银行定价机制也不会产生根本性变化,因为目前FTP已经挂钩金融市场利率,而银行间市场利率已经完全市场化。”
央行行长易纲在2009年《中国改革开放三十年的利率市场化进程》一文中就指出,推进利率市场化的重要步骤之一是培育金融市场基准利率体系。“如果央行放松了存款利率上限和贷款利率下限的管制,又没有其他可靠的代替基准,结果可能更坏。而放松管制的时机由新的定价基准成熟的时间决定。”
至于该基准是什么,易纲对SHIBOR(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可谓寄予厚望。上述文章显示:“SHIBOR的权威性决定了它能否在央行首肯下,替代官定利率成为市场存贷款利率定价的基准。”“SHIBOR基准利率地位确立后,央行对利率的管制将逐渐淡出。未来可探讨贴现利率与SHIBOR挂钩的可行性,以此为突破口,可为后续存贷款利率市场化改革提供经验。”
从定价技术来看,易纲在上述文中提及,1998年首次扩大银行贷款利率浮动权限,选取了建设银行和上海银行的贷款利率浮动管理办法作为模板发送各银行参照,并要求银行编制相关模型和测算软件,建立利率定价授权机制。2003年进一步扩大贷款利率浮动权限,针对农信社起点低和个体差异显著特点,专门制定了菜单式的四种贷款利率浮动定价模板。其同时指出“有条件的银行加强了利率定价系统和内部转移定价体系的建设,沟通了市场利率与存贷款利率间的传导与反馈机制,提高了资金使用效率”。
在上述银行业财务人士看来,利率进一步市场化后,银行在定价技术上没有太大障碍。从宏观来看,更多的是考虑到存款利率上浮后,传导至贷款端,会提高实体经济的融资成本。
客观来看,当前银行息差收窄,简言之,就是因为贷款利率上行幅度小于存款利率。未来贷款利率走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编辑:杨志锦,如有意见或建议请联系:yangzj@21jingji.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