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主说:人常说,南极是地球上最后的一片净土。净土之“净”,在于未经太多人类文明沾染。极寒与极远是天然屏障,让绝大多数人的渴望成为遥望。幸而有央央第一视角的讲述,让我们如临其境地领略第七大陆的真实风貌。
出发
1
一般来说,到南极的船是从阿根廷的乌斯怀亚出发,但我们这次是从智利的蓬塔阿雷纳斯出发的。这两个城市都在南美洲最南端的麦哲伦海峡里。
麦哲伦海峡在大航海时代是大西洋跟太平洋之间的水道,蓬塔阿雷纳斯就是那个年代重要的物资补给站。现在大多数的船去南极都是从乌斯怀亚出发的,所以,我们出发的这个智利最南端的城市,人和船相对就比较少。
一个南极团友整理的行程地图
我们是从那个红点开始出发的,穿过南美洲的岬角合恩角,然后穿越全球最宽的海峡——900公里的德雷克海峡,整整两天时间就能到达南极群岛。
再往南就到达了南极洲真正的大陆:南极半岛。回程的时候,依然是穿过德雷克海峡,但路线稍微有一点儿不同:我们不再经过合恩角,而是路过阿根廷的乌斯怀亚,穿过智利和阿根廷之间的比格尔水道,最后回到蓬塔阿雷纳斯。
在南极大陆未被发现以前,合恩角被看作是世界陆地的最南端。这个海域亦有着“海上坟场”的恶名,因为位于美洲大陆最南端与南极相望,属于次南极疆域,临近因“魔鬼西风带”而臭名昭著的德雷克海峡,因而合恩角这片海域是世界上海况最恶劣的航道——风暴异常猛烈,海水常年冰冷,历史上曾有500多艘船只在合恩角沉没,20000余人葬身海底。
轨迹
2
南极洲地图,如图标识是目前人类能在南极洲活动的区域
我们这一次去得最多的地方就是以上第四个区域,还去了第三个区域靠南边的一小部分。第四个部分是南设得兰群岛,也是人类最容易到达南极的区域。第三个部分就是南极洲真正的大陆架:南极半岛。
我们这次踏上南极半岛,到达的最南点就是利马水道,离南极圈还有零点几个纬度,但是非常遗憾,就差那么一点点,就跨过南极圈了。
到达南极的第一天我们就特别high!因为第一天我们就到达了我国第一个南极科考站:长城站。那天天气特别特别好,后来才知道,这一天也是我们南极之行天公最给力的好天气。
不管是坐橡皮艇海洋巡游,还是登陆长城站,阳光都关照着我们,拍照漂亮,视野无敌。我们还看到了很多动物都在晒太阳,企鹅呀,海豹哇,还有各种海鸟啊,甚至还看到了座头鲸,就在离我们大概三五米左右的地方,很近,轻轻地露出水面。我一直在担心,要是它稍稍发个脾气,顶一下我们那个橡皮艇,我们就肯定翻进冰水里了……但是它非常温和,一般是不会袭击人的。
亲眼目睹了海洋中最大的哺乳动物,内心还是有小小的波澜的
极境
3
登陆长城站的时候,我们就疯狂拍照、留影,超有自豪感,超开心。很巧,我遇到了两位长城站的科考人员,他们看到国人也比较放松亲切,一般就会出来打招呼,很随和地跟我们合影。
有位中年科考人员告诉我们,一般来说夏天的时候人会比较多,冬天的时候就非常冷了,大概零下三四十度,很少人会留在科考站,大部分人都会回国。
在南极探险旅行,一般分成两个活动,一个呢,就是坐在橡皮艇里海洋巡游,拍浮冰拍冰山啊什么的,主要是找寻各种各样的动物。
大家都很喜欢呆萌的企鹅,海豹,它们也的确憨态可掬,非常上镜,然后欣赏千姿百态的浮冰,奇形怪状的冰山。
然后就是登陆。在南极有很多不同的登陆点,船方和探险队会根据天气、洋流、地理等情况来决定到哪个登陆点适合进行登陆活动。
在南极的第二天,天空就阴下来了,厚厚的云层像灌了铅。我们在橡皮艇里坐好,雪花儿就一坨一坨地砸下来了。
定好了到南极的船票以后,我最纠结的其实就是:我到底应该穿什么衣服?我没有在寒冷地带生活过的经验,最冷也就在济南体验过零下12度。所以我非常害怕零下几十度的极端气温。一直想怎么搭配衣服,买了很多很多御寒的衣物,甚至在智利首都圣地亚哥的时候还在买买买。
结果到了南极才知道南极的夏天其实没有那么冷。在船舱里常温16度,是很舒适的春秋温度。出船舱以后,温度大概在零上2度到零下5度左右,跟我国北方的冬天比较暖和的时候差不多。
以至于我打趣自己的笑话就是:到了南极才知道,最冷的是我国哈尔滨。当然南极的冬天是极端寒冷的气候,零下三五十度都有的。
海上巡游时,坐在橡皮艇里边儿,速度快有风就比较冷。所以海上巡游的时候需要多穿一点,大概要穿到零下15度左右的程度。因为风非常大,帽子手套都要防风的,羽绒服外面套上船方发的冲锋衣。
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就是,登陆的时候如果是上坡,穿得很多会一边爬山一边脱脱脱。所以我一般是速干内衣,薄羽绒,厚羽绒,冲锋衣。爬上最高点的时候就只剩一件薄羽绒了。
鞋子不用担心,船方会准备登陆靴,只要下船就一定要穿。离开南极那天,全船人都要依次用吸尘器清理登陆时穿的外套和羽绒服,这都是《南极公约》精神的体现,以免你不小心带走南极的植物种子。
第三第四天依旧是登陆和海上巡航,原本我们是要在南极待五天的。但是由于第三天接到天气预报说,我们回程的时候德雷克海峡会有风暴,势必跟海浪搏斗激烈。为了降低轮船航速,船长和其他工作人员商量后得出结论,我们提前一天,也就是第五天上午就开始返航,在德雷克海峡航行三天。这样就能降低轮船颠簸的程度,提高安全系数。
离开南极的清晨,还是相当不舍的。令人惊叹的是又出现了一个非常短的一个窗口期,大概两三个小时,天气一下子变晴好了。等于说,我们到达南极和离开南极的两头都遇到了好天气。
阳光慷慨地洒落,我们停泊在海湾里面,四周是绝美的冰川和雪山,四周都是白茫茫的一个环形。我总觉得我们是在一个纯白色的冰淇淋大球里面。
大概是因为我们快要离开南极了,上帝安排了这番绝美之境作为安慰。我没有勇气跳到海里去游泳,只能把御寒的衣服脱了,穿个短袖拍照权作安慰一下自己。
那时候我还看了下温度:零上两度。那十几分钟,穿个短袖凹造型拍照真的一点都不冷!发朋友圈绝对没问题!
企鹅
4
登陆的时候大家最感兴趣的肯定就是企鹅了。登陆点会刻意安排在企鹅的群居地。企鹅多半会筑巢在斜坡上面,离大海是有一段距离的。企鹅小可爱们都要通过一段时间的陆上行走才能回家的。
所以鲁迅先生说得对:走得企鹅多了,也能走出一条路来。这条路呢,还有一个专业术语:企鹅高速公路。或者叫企鹅通道。
企鹅不断地在雪地里行进,就形成了一个企鹅通道,企鹅通是禁止人类去踩踏的,因为人类的气味混进去以后,它们可能就找不到回家的路了。
大家经常可以看到企鹅经过的雪地上有粉红色的东西,那其实是企鹅的粪便,因为企鹅吃的食物大部分都是南极磷虾,所以排泄出来的粪便就是这个粉红色。
晚霞
5
我们到过的南极最南端是著名的利马水道。
利马水道(Lemaire Channel)跟地球上其他海峡一样,是位于大陆和岛屿之间的狭长海域。只是这道海峡很有特色,在南极洲大陆的南极半岛和一座冰雪覆盖的黑石山小岛之间,长11千米,宽只有1.6千米,而且受两岸冰山、浮冰和冰川的碎冰堆积挤压,可通行的水道非常狭窄。
我们原本打算穿过整个利马水道再返回,但是进利马水道的时候,雾特别特别大,两岸白雪跟黑石映衬,很有水墨画的意境,跟其他地方的景色也是大大不同。两岸的山石近在眼前的迫近感,让我把它戏称为南极的小三峡。
因为雾大,水面上越来越多浮冰,船长临时决定刚进水道就调头了,怕天气不好看不见浮冰产生危险状况。
当我们刚刚一出利马水道,突然,天气一下子就变好了!我们在船尾看到了这个瑰丽的奇景!去南极十几次的探险队员都说,他们从来都没有看到过南极有这么漂亮的霞光。
一小部分人聚集在船尾,冒着寒风疯狂地咔嚓咔嚓拍了好久的照片。我在全网搜了很多南极的游记和图片,从来都没有看到过类似的霞光。在这么高纬度的地方,遇到这种情况,也十分少见。
服务
6
船上一般有两组为客人服务的人员。一组叫船方,我们的船是挪威籍的,船方的工作人员主要负责衣食住行后勤方面的保障,船员来自各个国家,亚洲、欧洲、美洲的都有。
另外一组为乘客做南极旅行专门服务的人员叫探险队员。因为南极不属于任何国家,遵从于100多个国家签订的《南极公约》,有几个特别重要的条款需要旅客遵守:南极的一草一木一块石头都不能带走;不能近距离接触南极的动物;如果有船要进入南极,一定要引导旅客注重南极生态。
探险队员们主要负责每天带大家去登陆、徒步,坐冲锋艇、看冰山、看动物。探险队成员也是来自世界各国,各自精通的领域也不同,可能是动物、海洋、物理、地理、气候等领域的专家,也可能是一辈子从事极限户外探险的专业人士。他们会给旅客做很多跟南极有关的免费的知识讲座,会在登陆时引导方向,在巡游时寻找最佳拍摄角度,也会带领小朋友们学习企鹅的知识,或者在甲板上指导你观察信天翁或者各种各样的鲸鱼……
因为我们整条船是中国包船,所以探险队员里中国人的比例还是比较高的,当然也有很多国外的探险队员,比如说鸟类、冰川学专家都是老外,就连教怎么打绳结的老先生都是往返南极有十几趟的海洋学专家。
给我们分享南极探险史的探险队员隔天又详细给我们分享了他在麦哲伦海峡里徒手划皮划艇探险一个多星期的精彩故事……
在船上呆的九天时间,基本上你会觉得不够用。前后各有两天在德雷克海峡浪打浪,上午下午各有一场讲座,基本上是在半晕的状态下听的。到了南极不停地有登陆和海上巡游,基本上你是没有什么空闲时间的。
晕船
7
我们这个船比较大,是500人的船。在海上,尤其是通过德雷克海峡的时候就没有那么颠簸,小的船是真的会很颠簸,每个人发一个桶让你自己吐的情况应该是存在的。
我们去南极的时候最高风浪13米,回程有风暴时,最高风浪16米。在六楼餐厅吃饭,那个盘子是会从桌子上晃出去的。
回程的时候,每一摞盘子下面都有粘性的垫子,才能保证盘子不会飞出去。在船舱里面走路,整个人都是晃的,一不小心可能会晃倒,老年人可能会更难过一点。很多人选择躺下,不吃东西,不直立行走,减轻晕船症状。
船上有卖非常有效的晕船药,同伴吃了以后返程基本睡了两天,吃饭都吃不下,仅靠一点自带的酸辣粉续命。我还好,吃了晕船药,稍微有点头晕,坚持吃吃喝喝,九天时间硬是把自己喂肥了两三斤。
Q&A
人类到达南极是否对生态会有很大的影响?
在中国游客疯狂登陆南极之前,每年到达南极的人大概是2000到3000名左右。这两年到达南极的中国人非常多,基本上每年是包了四期到六期船。每一期包的都是大船,500人左右的。就是500人乘以四到六,大概在2000-3000人左右。
增量的部分基本上就是2000个中国人新到南极。这部分人对生态的影响来说,目前还是比较小的。因为,每艘船都会有针对性地对这一部分人群做大量的生态保护的分享和约束,包括做了很多的讲座去倡导遵守《南极公约》。
我们这艘船因为严格遵守纪律,还获得了探险队女队长的真切感叹,特别发推特说:这是我带过这么多年南极船中最让我感佩的一次。
南极游是否有危险?
其实南极没有什么危险的。我个人觉得,只要你根据船方和探险队员的要求去做,基本上不会发什么事,不会有鲸鱼把船掀翻类似这种事故。但是我听说前几年的时候还是有南极邮轮突然起火,但乘客都安全得救了。
在南极发生极端事故相对是比较少的。比如说前几天珠峰大堵塞死了人这种事儿,在南极应该是相对比较少的。夏天的南极天气情况比较好,也就大概零度左右,上下也不超过十来度的样子,不会特别冷,跑南极的船大多数都是各国常线路和经验丰富的船长。
冰川是不是蓝色的,企鹅都能看到吗,能不能看到极光?
冰川、冰山大部分是白色的,但它中间有一些蓝色的部分,确实是幽蓝色的光——现实中看到的冰山真的和我们在图片上看到的一模一样,当然,图片其实会更好看一些。
我也看到一种说法是,幽蓝色的冰川是年代非常久远的,甚至上溯到第一冰河时期。但是那是最近北极冰盖融化的消息,不太清楚南极是不是也是这种冰川的形成原理,希望有机会大家可以亲口在船上问下冰川学家。
到南极肯定能看到企鹅,我们大概看到了五六种不同种类的企鹅。大家更加感兴趣的王企鹅和帝企鹅这类体形比较大的企鹅我们没有看到,想要看到它们,要去南极大环线,16天甚至19天-23天的环线。王企鹅和帝企鹅的观赏路线老贵老贵的,哈哈哈……
一般来说,南极好像是没有极光的。如果有的话也很难拍到,这个可能跟极光的形成有关,一般来说,极光都在北极。
我们上一次去北极,但是没有去看极光,因为追极光是非常辛苦的一件事,不是很容易就能追到的,至少要花费四个小时到六个小时,还要去那种人迹罕至、没有光线污染的野外。
以前我们都以为追极光很容易,我们上一次的旅程是九大九小,共18个人,我们都带着孩子,没有办法把孩子扔在酒店里,自己去追极光,因为大概要耗费好几个小时的时间,所以我们也放弃了。
上次我看谢霆锋的《锋味》用了四个小时才追到极光。导游告诉他们,他们真的非常幸运。
南极的温差是非常大的,主要通过季节来体现,比如我们去的时候夏天,不太冷,但是到了冬天,至少是零下30度到50度之间。我查了资料,南极的极端温度是零下89度,这个就比较恐怖了,那个环境下人都会被冻死的。
南极是不是还是人很少?电子设备会不会冻住?可以上网吗?
人迹罕至这个问题,现在世界各国在南极设的科考站都很多,有几十个国家都在南极设立了科考站,并且像美国&中国,一个国家会设立多个科考站。比较有钱的国家,会将科考站建得比较大。之前看过一个资料,美国的一个科考站建成了一个小城镇,周围环绕其他国家的科考站,形成了一个城区,这让我很震撼。还有的科考站,到冬季人员比较少,有的科考站只留下一两个人,所以大家就聚集在一起,一起吃饭,一起打球。
电子设备是不太会冻坏的,南极的冷是没有办法和哈尔滨的零下三十度冷媲美的,雪乡基本都零下三十度。基本上电量损失会有,但不会冻关机,温度与西藏拉萨冬季的温度差不多。
在船上手机是没有信号的,但是可以在船上租赁上网设备,设备租赁每天要两三百元,五天一千元左右。个人觉得没有必要租赁,上网速度会比较慢。因为上网设备是通过卫星上网,网速有限,但是上网的人会比较多,所以上网的速度会比较慢,到晚上使用才会好一点。忍耐几天,享受几天与世隔绝的滋味,也是现代人修炼的一种了吧。
讲述者:央央,行者,前资深媒体人,现从事珠宝、餐饮等领域创业。
组织 | 鬼哥 · 東西堂志愿者
编辑 | 小也 · 東西堂志愿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