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大夫有一个共性。就是他们无论在朝廷身居多么高的官位,也依然十分崇尚自然。春秋时期的老子孔子是这样,东晋时期的陶渊明是这样,唐朝非常想做官的李白和杜甫是这样,宋朝的苏轼是这样,甚至就连一心想夺取天下的曹操也偶尔幻想自己能过上隐居的神仙日子。
为什么中国的文人士大夫总表现得既出世又入世?为什么他们表现出既关心国家大事,又总亲近自然甚至希望自己能回归自然?
这是因为,中国的文人士大夫们同时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
儒家学说是社会组织的哲学,强调人的社会责任,而道家则强调人内部的自然自发的东西。《庄子》中说,儒家游方之内,道家游方之外。方,指社会。公元三、四世纪,道家学说再度盛行,人们常说孔子重"名教",老、庄重"自然"。
中国哲学的这两种趋势,约略相当于西方思想中的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这两种传统。读杜甫和李白的诗,可以从中看出儒家和道家的不同。这两位伟大的诗人,生活在同一时期(公元八世纪),在他们的诗里同时表现出中国思想的这两个主要传统。
因为儒家"游方之内",显得比道家入世一些;因为道家"游方之外",显得比儒家出世一些。这两种趋势彼此对立,但是也互相补充。两者演习着一种力的平衡。这使得中国人对于入世和出世具有良好的平衡感。入世与出世是对立的,正如现实主义与理想主义也是对立的。中国哲学的任务,就是把这些反命题统一成一个合命题。这并不是说,这些反命题都被取消了。它们还在那里,但是已经被统一起来,成为一个合命题的整体。如何统一起来?这是中国哲学所求解决的问题。
中国哲学认为,一个人不仅在理论上而且在行动上完成这个统一,就是圣人。他是既入世而又出世的。照中国的传统,圣人的人格既是内圣外王的人格,那么哲学的任务,就是使人有这种人格。所以哲学所讲的就是中国哲学家所谓内圣外王之道。而中国的文人士大夫就是要追求内圣外王之道。
在三、四世纪有些道家的人试图使道家更加接近儒家;在十一、二世纪也有些儒家的人试图使儒家更加接近道家。我们把这些道家的人称为新道家,把这些儒家的人称为新儒家。正是这些运动使中国哲学既入世而又出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