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吾财讯 | 港交所8月14日披露信息显示,闪回科技有限公司已向港交所主板提交上市申请。值得注意的是,这并非该公司首次冲击港股市场,公司曾于分别于2024年2月26日、2024年9月17日两次向港交所递表,惟均以失效告终。
从行业背景来看,我国废旧手机回收领域正处于规模持续扩张的阶段。中国物资再生协会数据显示,从新生出厂到废弃闲置,一部手机的平均寿命在1.9年左右,我国平均每年产生的6亿至7亿部废旧手机中,回收处理量约为2亿至3亿部。随着手机更新周期逐渐缩短,手机的报废量越来越大。
在此背景下,2016年闪回科技成立,依托专有技术、自主搭建的回收及销售平台,叠加与上游采购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闪回科技快速步入发展正轨。2018年,公司完成A轮融资,引入杭州顺赢、顺为科技及金米投资等投资者,其中金米投资为小米集团旗下子公司。
虽然到2024年公司收入规模已达12.97亿元,但同业竞争之激烈超乎想象,同年毛利率却低至4.8%。招股书提到毛利率下降主要归因于公司须提高以旧换新回收价格以从供应渠道采购若干二手手机,以与主流消费电子品牌推出的集中回收平台内的其他服务提供商竞争。
这种竞争态势正将公司推向恶性循环:对上游供应商的高依赖度削弱议价能力,为维持市场份额只能牺牲毛利率,而利润不足又限制了业务拓展能力。
投资者又通常更青睐具有稳定盈利能力的公司,这样的低利润率表现可能影响其对公司前景的信心,也意味着闪回科技此次赴港上市的道路仍充满荆棘。不过,公司在2023年亏损达到峰值后,似乎已有明显的亏损收窄趋势,2025年上半年更是同比减亏近4成,这一积极信号或为其此次上市增添筹码。
公司名称:闪回科技有限公司
保荐人:清科资本
主要股东:刘剑逸、余海容
截至最后实际可行日期,刘剑逸及余海容合共拥有占已发行股份总数约45.35%的实益权益。
基本面情况:
公司是一家从事提供消费电子产品回收服务的中国公司,专注于二手手机。主要通过在使用公司的回收系统闪回收的上游采购合作伙伴的线下零售店或网上商城进行的以旧换新交易获得二手消费电子产品的供应。闪回收的个人消费者通过将其二手消费电子产品进行以旧换新作为付款的一部分,以折价购买新消费电子产品。公司其后于检测及运营中心利用公司的专有检测、分级及定价技术加工该等采购的二手消费电子产品以进行转售,并主要通过公司的线上平台闪回有品以及在多个第三方电子商务平台上运营的自有网店,高效地将有关电子产品分销予二手消费电子产品市场的各类买家。
竞争格局:
根据弗若斯特沙利文的资料,按2024年回收的二手手机交易总额及售出的二手手机交易总额计,公司是中国第三大手机回收服务提供商,市场份额分别约为1.3%及1.3%。
从这两大维度来看,公司的主要竞争对手为爱回收与转转。其中,爱回收在二手手机回收及售出交易总额上的市场份额分别约为7.9%和8.1%;转转的对应份额则分别约为7.4%和8.2%。
财务状况:
公司于2021年-2024年分别录得收入7.5亿元、9.19亿元、11.58亿元及12.97亿元。2025年上半年,公司收入同比增长40.31%至8.09亿元。
2021年-2024年分别亏损4870.8万、9908.4万、9826.8万、6644.3万元。2025年上半年亏损同比收窄38.61%至2463.3万元。
2021-2024年,公司毛利率分别为7.5%、5.6%、6.3%及4.4%。2025年上半年公司毛利率由2024年上半年的4.2%增长至6.8%。
招股书显示,公司经营可能存在风险因素(部分):
1、公司倚赖上游采购合作伙伴获得二手消费电子产品的稳定供应,倘公司与该等上游采购合作伙伴的关系恶化,可能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2、公司与上游采购合作伙伴及客户议价的能力较低,且公司的二手手机采购成本及售价的波动可能进一步影响公司的毛利及毛利率,对公司的盈利能力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3、公司的品牌形象对公司的成功不可或缺,而未能维持公司的声誉及品牌形象可能会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财务状况及前景构成重大不利影响;
4、公司于往绩记录期间录得流动负债净额及负债净额,且未来可能无法产生充分现金流量以为公司的经营提供资金或应付公司的流动负债;
5、公司面临经营所在行业的激烈竞争,倘公司不能有力竞争,可能对公司的业务、财务状况及经营业绩造成重大不利影响;及
6、中国宏观经济状况的任何显着放缓及行业的激烈竞争均可能对公司的业务、经营业绩及财务状况造成重大不利影响。
公司募资用途:
1、进一步增加公司的技术及研发工作能力以及升级公司的基础设施,以持续增强公司的业务产品及运营效率;
2、进一步加强与公司上游采购合作伙伴的战略合作,以持续巩固公司目前在中国线下以旧换新手机回收服务的市场地位及扩大公司的交易服务涵盖范围;
3、加大营销及推广力度及将业务扩张至市场潜力更高的销售渠道以稳定增加公司的销量及利润率;
4、公司的战略投资及╱或潜在收购其所提供的产品及╱或服务与公司目前所提供者相辅相成并与公司的增长战略相匹配的企业;
5、营运资金及一般企业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