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旗币起源民国,1911年清帝退位后,中华民国宣布成立。中国民主主义革命的先驱者孙中山在颁布的“临时大总统令”中提出要“另刊新模,鼓铸纪念币”随后武昌和南京两处造币厂率先铸行了中华民国开国纪念币铜元辅币,以十文面值的为主,在全国大量发行以取代清朝铜元。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朝最大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铜币”字样河南省造双旗币,因稀少程度而出名,在钱币保藏界以其存世量稀疏而遭到大家的珍爱,并且,还因为它的制造反常精巧而倍受大家的宠爱。在我国近代银币中,它是久享盛名的一种,也被列入我国近代机制币10大珍。

河南省造双旗币,是近代中国钱币中罕见的精品,在钱币收藏界以其存世良稀少而受到人们的珍视。由于它的制作异常精美,倍受人们的宠爱。在我国近代银币中,它是久享盛名的一种,颇受收藏爱好者青睐。
以下图便是小编有幸见到的河南造币二百文双旗币,由于铜锈严重覆盖钱币,依稀能看见钱币正面依廓缘环镌微齿纹,上方镌HO-NAN英文,中间镌双旗图,在双旗两侧镌两个长枝花,下方镌200CASH币值。
此藏品为民国双旗币贰百文。民国成立后,铜元仍继续大量流通使用。1914年,铜元正式改称“铜币”,民国发行的铜币与清最大的区别是龙纹被换成了由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各省铸造的铜元大多为两面叉的国旗图案,并有“开国纪念币”或“中华民国”字样。藏品币正面图案中央为两面交叉的国旗,背面图案为稻穗组成的嘉禾纹,嘉禾纹中央为贰百文,上环写“中华民国”。此枚铜币现存世量极少,具有很高的收藏价值和投资价值。
市场价值
藏品如何变现一直是藏友们关心和困扰的事情,现在国内市场很混乱,藏品掏了前期运作费出手不掉,假拍流拍现象很严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