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从美国梦到美国噩梦

参考消息网1月20日报道 法新社华盛顿1月18日发表题为《特朗普:从美国梦到美国噩梦》的报道,全文摘编如下:

emeng

当特朗普周三最后一次从直升机上俯视白宫草坪时,其总统任期的残骸将一览无余。

四年前,这位头发染成金黄色、皮肤伪造成褐色、擅长与众人打成一片的演艺界人士走马上任,在就职演说中作出终结“美国大屠杀”的惊人承诺。

特朗普自称无人能比的“天才”,能做到其他总统做不到的事情。但事实证明,他正是那个造成大屠杀的人。

从“海军陆战队1号”直升机上,74岁的特朗普将目睹首都在其支持者1月6日暴动后变成戒备森严的军营。

现在,进驻华盛顿的军人比驻阿富汗美军还多,美国人正保卫美国人免遭其他美国人伤害。

他常对追随者说:“我们将无往不胜,你们将对胜利感到厌倦。”

然而,周三上午,特朗普离开华盛顿时一败涂地。

他是只有一个任期的总统,却两次遭弹劾。

特朗普上台时自称与众不同。

他在2018年自夸:“不是聪明而已,是天才。而且是一个非常稳定的天才。”

起初,他们一笑置之

回到2016年,许多美国人对特朗普会入主白宫的想法是真正一笑置之的。

这个快言快语、推文不断的纽约人发型奇特、贪恋快餐、爱看电视。

在许多人看来,他的出场犹如政治马戏表演。

然而,在那次非同寻常的选举中,这名政坛新人击败了看起来稳操胜券的民主党重量级人物希拉里·克林顿。

特朗普很快胜过华盛顿当权派,并给他所接触的每一样事物烙上华而不实的民族主义印迹。

反对者越想阻挠,他似乎就越顽强。

他不仅对批评者开战,而且对美国几乎所有机构开战。

重量级的白宫异见人士突遭逐客令。记者成了“人民公敌”。情报机构和联邦调查局被妖魔化为“暗深势力集团”。国会中的反对者被冠以“骗子”“疯子”“叛国者”等种种恶名。

正如特朗普2012年在推特上所说:“只要有人攻击我,我就反击……百倍地反击。”

这是“一种生活方式!”

没有谁像他这样

在世界舞台上也一样。

特朗普抛弃了数十年来对结盟的重视,把美国的各个联盟变成残酷无情的商业关系。

无论在国外还是在国内,无论什么事情、什么地方,焦点都必须是这个位高权重的男人、他模特出身的妻子梅拉尼娅、他雄心勃勃的子女,以及他显然对自身优越性的深信不疑。

他自诩“天选之子”。他吹嘘自己“无与伦比的智慧”。他说:“除了已故的伟大的林肯,我比任何一位总统都更有总统风范。”

他说过大量关于自己的事情,其中许多并不属实——据《华盛顿邮报》事实核查小组统计,有3万多条纯属捏造或有误导性。

不过,有一个典型的狂妄说法让人很难反驳:“从来没有哪个总统像特朗普总统。”

“工人阶级英雄”

在2016年之前,特朗普的名声仅限于主持真人秀节目《学徒》,以及开发或命名豪华建筑和高尔夫俱乐部。

但在2016年,这名业余政治家把住了国人的脉搏,他认识到,在经历多年的工业衰落和迅速传播的自由主义社会规范后,工人阶级的不满情绪出现历史性高涨。

这名曾经出色的营销人员利用推特、脸书和福克斯新闻频道的力量,把自己推销给他所称的“被遗忘的人们”。

在锈带,他关于重振工厂就业和煤矿的表态引起共鸣。

他呼吁结束在伊拉克和阿富汗“愚蠢的无休止战争”深得人心。他的“美国优先”和在美墨边境筑墙的立场让灰心丧气的白人选民兴奋。

垮台

然后,2020年来了。

新冠疫情刚出现时,特朗普竭力假装无事发生。有人病倒的画面与他在竞选连任年里编造的光鲜形象格格不入。

但是,无论特朗普怎么想,无论他怎么狡辩,无论他怎么指责媒体,病毒仍在传播。

这个全世界最自信的人终于遇到了无力控制的对手。

去年10月,特朗普感染新冠住院,事后承认自己差点死了。

备选计划

眼看大势已去,特朗普拿出备选计划:如果在11月3日的大选中失败,他不会承认,他要声称选举受到操纵。

在几个月间,特朗普奠定了阴谋论的基础,打算以此为依据对美国民主发起史无前例的挑战。这个阴谋论就是:民主党人在筹备进行欺诈,因为疫情限制而增加邮寄投票将是主要手段。

投票结果出来以后,特朗普扣动了扳机。接下来的两个月,特朗普的律师们在全国各地法院指控选票造假、机器被动了手脚,以及投票中心发生所谓半夜闹剧。

与此同时,特朗普一遍又一遍地重复律师们的说法,煽动追随者的愤怒。

推翻选举结果的努力注定失败,以一场集会和一群暴徒达到高潮或许并不令人意外。

1月6日,特朗普在白宫附近向人群发表讲话,敦促追随者向国会进军。

在随后的几个小时里,特朗普推崇的双方对决——“被遗忘的人们”向“精英们”寻求复仇——达到荒唐的顶峰。

五人丧生,包括一名警察。美国民主的圣殿遭到践踏。

耻辱同样无情地接踵而至,瞬间将特朗普从美国最不可一世的人物变成遭人唾弃的贱民。

推特封了他的账号,捐赠者唯恐避之不及,参议院多数党领袖麦康奈尔与他划清界限,他自己的助手或与他拉开距离或辞职。他遭到弹劾。又一次。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