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转自【商洛新闻】;
商洛新闻网讯:今天(1月5日)上午,商南县委、县政府在商南县殡仪馆举行张淑珍同志遗体送别仪式,向张淑珍同志作最后的告别。
张淑珍同志系河南省太康县人,生于1937年4月,1961年7月参加工作,1979年7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57年9月至1961年7月,在西北农学院林学系学习;1961年7月至1976年3月,任商洛市商南县林业站干部;1976年3月至2012年4月,任商洛市商南县茶业站站长、茶叶联营公司经理;2018年7月在商洛市商南县茶产业发展中心退休,任商洛市茶叶研究所名誉所长。曾获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等荣誉,是全国劳动模范,“全国十大扶贫状元”,“全国三八红旗手”,国家星火科技先进工作者,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三秦楷模”,党的十三大、十四大代表。
张淑珍同志一生敢想敢干、敢为人先。大学毕业后,她积极响应党和政府的号召,毅然来到秦岭南麓的商南县工作,发挥专业特长,结合当地实际,反复试验,不断总结,提出“避钙就酸”的茶园发展思路,使茶树在商南成功栽活,大面积推广,并成功研制出商南泉茗,改写了北纬33度以北不能生长茶叶的历史。茶叶在商南扎根后,她把转型升级、提高质量、打造优势作为新课题,联合全县36家乡、村茶厂,成立了茶叶联营公司,开创了“公司+茶场+农户”的产供销一条龙、科工贸一体化的产业发展格局。先后开发出20多个知名产品,商南茶在中国西部名优茶促进会上获“陆羽杯”大奖,商南县先后获得中国茶叶之乡、中国名茶百强县、中国名茶之乡等殊荣。
张淑珍同志一生艰苦奋斗、勇于担当。1962年早春,她自费买回10公斤茶籽开始种植试验,住窝棚、扛锄头、挑水桶,成为地地道道的农民。她六十年风雨兼程,奋战在茶产业第一线,始终保持着共产党员“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昂扬斗志,坚持以强农兴农惠农为己任,用科研成果和实践实干帮助群众脱贫致富,实现了“种一片茶、富一方百姓”,为推动商南县高质量发展作出卓越贡献,以实际行动诠释了一名基层党员干部的忠诚和担当。
张淑珍同志一生心系群众、情系民生。加入中国共产党那天,张淑珍同志就在笔记本第一页写下了“为人民服务”五个字,坚持将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她一生致力于“南茶北移”引种试验和示范推广,用“一辈子只做一件事”的执着使商南茶从无到有、从小到大。面对茶叶种植分散、销路不畅问题,她主动担任茶叶联营公司经理,和茶农一起扎进茶园种茶、制茶、寻找销路,无论身患囊腺癌,还是丈夫不幸去世,她都强忍病痛悲痛第一时间返岗工作,86岁高龄仍奋战在茶产业第一线,让茶叶成为商南经济发展的主导产业,并拓展到全市多个县(区),为增收致富和全面乡村振兴作出了积极贡献。
张淑珍同志一生淡泊名利、克己奉公。她矢志不渝把个人理想追求融入到党和国家发展的伟大事业之中,坚持敬业奉献,深藏功名,不以功臣自居,不计个人得失,始终不忘自己共产党员的第一身份,为党工作的第一职责,以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树立了艰苦朴素、公而忘私的道德风范。面对成绩和荣誉,她从不居功自傲,而是把自己的一个个荣誉奖杯、奖章和证书送进了商南县档案馆,并且不止一次地说:“荣誉都是党和政府给的,人要知恩图报,要把自己所有的价值都贡献给社会和人民。”
张淑珍同志的一生,是勤劳的一生、奋斗的一生、奉献的一生。她扎根山区、辛勤耕耘,敢于担当、勇于创新,艰苦创业,乐于奉献。她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为商南茶产业发展尽心竭力,对地方经济发展做出重大贡献。她的高尚品德和崇高风范永远值得我们学习和怀念。
连日来,各界干部群众自发前来吊唁,人们用各种方式表达着对张淑珍同志的哀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