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社交中适当的空间距离?懂得这4种距离,让你更显礼貌

生物学家曾做了一个实验: 冬季的一天,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空地,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紧紧

生物学家曾做了一个实验:

冬季的一天,把十几只刺猬放到户外空地,这些刺猬被冻得浑身发抖,为了取暖紧紧地靠在一起,而相互靠拢后,它们身上的长刺又把同伴刺疼,于是它们很快分开。接着寒冷又迫使大家再次围拢,疼痛又迫使大家再次分离。如此反复多次,他们终于找到了一个较佳的位置——保持一个忍受最轻微疼痛又能最大限度取暖御寒的距离。

其实,人与人之间亦如此。良好交际需要保持适当的距离,只有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感受彼此的美好。这就是人际交往的刺猬法则。

一、与人相处,要保持适当空间距离

这里,我们先来做一个选择题:

你要坐公交车出去玩,上车后你发现只有最后一排座位空着,总共有5个座位。走在你前面的两个人,一个选了正中间的座位,一个选了最右侧靠窗子的座位。剩下的三个座位中,一个在前两个人之间,另外两个在中间人与最左侧的窗户之间,这时你会坐在哪里呢?

想必,你多半会选择最左侧窗户的座位,而不是紧挨着两个人中的任何一位坐下。

这很正常,因为人与人之间也像前面讲的刺猬那样,彼此需要一定的距离。

这种距离有时是环绕在人体四周的一个抽象范围,用眼睛没法看清它的界限,但它确确实实存在,而且不容他人侵犯。

关于这方面,一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

在一个刚刚开门的阅览室,当里面只有一位读者时,心理学家进去拿了把椅子,坐在那位读者的旁边。实验进行了80人次。

结果证明,在一个只有两位读者的空旷的阅览室里,没有一个人能够忍受一个陌生人紧挨自己坐下。

当他坐在那些读者身边,对方不知道这是在做实验,很多人选择默默地远离,到别处坐下,还有人干脆明确表示,你想干什么?

这个实验向我们证明了,任何一个人都需要在自己的周围有一个自我空间,如果这个自我空间被人侵犯,就会感到不舒服、不安全甚至恼怒。

所以,我们在人际交往中要把握适当的交往距离,就像前面互相取暖的刺猬那样,既互相关心,又有各自独立的空间。

二、多远的空间距离才合适?

既然空间距离在人际交往中如此重要,那么,究竟保持多远的距离才合适呢?

一般而言,交往双方的人际关系以及所处情境决定着相互间自我空间的范围。

美国人类学家爱德华.霍尔博士划分了4种距离,各种距离都与双方的关系相称。

1. 亲密距离

亲密距离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小间隔,其范围在0~44厘米之间。

在0~15厘米以内,彼此间可能肌肤相触、耳鬓厮磨,以致相互间能感受到对方的体温、气味和气息。

在15~44厘米之间,身体上的接触可能表现为挽臂执手,或促膝相谈,体现出亲密友好的人际关系。

这种亲密距离只限于在情感联系上高度密切的人之间使用。

在同性别的人之间,往往只限于贴心朋友,彼此十分熟识而随和,可以不拘小节,无话不谈在异性之间,只限于夫妻和恋人之间。

因此,在人际交往中,一个不属于这个亲密距离圈子内的人随意闯入这个空间,不管他的用心如何,都是不礼貌的,会引起对方的反感。

2. 个人距离

个人距离是在46~122厘米之间。

在46~76厘米的之间,正好能相互亲切握手,友好交谈,这是与熟人交往的空间,陌生人进入这个距离会构成对别人的侵犯。

在76~122厘米之间,任何朋友和熟人都可以自由地进入这个空间。

3. 社交距离

社交距离是1.2~3.7米。

与亲密距离和个人距离用在非正式社交情境不同,社交距离则用于正式的社交场合,体现出一种社交性或礼节上的较正式关系。

1.2~2.1米的近社交距离,一般用在工作环境和社交聚会上,而2.1~3.7米的社交距离表现为一种更加正式的交往关系。

例如,公司的经理们常用一个大而宽阔的办公桌,并将来访者的座位放在离桌子一段距离的地方,这就是为了与来访者谈话时保持一定的距离。

还有,企业和国家领导人之间的谈判、工作招聘时的面谈、教授和大学生的论文答辩等,往往都要隔一张桌子或保持一定距离,这样就增加了一种庄重的气氛。

4. 公众距离

公众距离是3.7~7.6米,或者7.6米以上。这是一个几乎能容纳一切人的空间。

人们完全可以对处于这个空间的其他人视而不见,不予交往,因为相互之间未必发生一定联系。

因此,这个空间的交往大多是当众演讲之类。

当演讲者试图与一个特定的听众谈话时,他必须走下讲台,使两个人的距离缩短为个人距离或社交距离,才能够实现有效沟通。

当然,人际交往的空间距离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具有一定的伸缩性,这依赖于具体情境、交谈双方的关系、社会地位、文化背景、性格特征、心境等。

了解了交往中人们所需的自我空间及适当的交往距离,我们就能够有意识地选择与人交往的最佳距离。

而且,通过空间距离的信息,还可以很好地了解一个人的实际社会地位、性格以及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系,更好地进行人际交往。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