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的热搜第一
长时间被这样一个话题占据:
#年薪120万你愿意去守塔吗#
有这样一份守塔人的工作,
年薪高达120万,
只需要远离人群,监测海风,
平时大部分的工作是喝茶、看报,
风平浪静时看海景和钓鱼,
这样的工作和薪水,你愿意接受吗?
热搜里出现的这座灯塔,位于法国 布列塔尼 的海岸线上,名叫 朱蒙塔 。
塔高82米,外表是用灰色的砖石切成的塔身,红色的塔顶,建在大海中的一块独立礁石上,是海中的一大奇观,但因常年被巨浪环绕,连水手和船员都不敢轻易从这儿经过。
在建它之前的六年时间里,沉船31艘,250人遇难,为了减少海难的发生概率才修建了它,但由于环境恶劣,整整花费了 8年 的时间。
图|视觉中国
看到这么艰巨的任务,
我的第一反应是:放着我来!
再一看网友们的评论,
真是不禁感叹,
英雄所见略同!
图|微博
不过,
仔细研究了一下这份工作之后,
我对它背后的120万年薪
也有了全新的感慨,
同时产生的,
还有一份庄重的敬意。
守塔人的日常工作, 需要 检查灯塔的照明与清洁 以及 各种仪器的操作 ,比如雷达检测、通讯仪器等设备,当遇到风浪时,这些仪器将对海上航行的船只来说无疑是救命稻草。
但这也要求每个守塔人需要同时接受精神和物质上的双重考验,暴风雨夜的湿冷、巨浪破窗的威胁、随时准备好起夜检修的精神紧绷、还有无人交流的孤寂空虚......
当这些枯燥而又充满不稳定的日常,被重复放大成365倍,其中辛酸可想而知。
图|视觉中国
其实,
除了布列塔尼海岸线上的这座灯塔,
在我国辽阔的海岸线上,
也分布着许多形形色色的孤独灯塔,
以及众多默默奉献的守塔人。
青岛朝连岛灯塔
朝连岛 的灯塔位于黄河青岛岗附近朝连岛上,其主要作用是进出青岛港的船舶提供助航服务,2019年被列为 全国最重要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黑色的塔顶在湖水的衬托下格外神秘。
这里有一位名叫周成祥 的守塔人,19岁起就在这里驻留,这一守,就是40年,据说夏天遇到潮湿天气,被子都会拧出水,甚至他在自己父母离世时,因遇到大风工作的需要,都未曾能够好好告别。
每天除了维护灯塔为来往船只指引方向外,他能做的就是面对茫茫大海中无边无际的孤独和寂寞,无聊的时候就围绕着0.26平方公里的小岛跑步、修路、种菜。
一片海,两个岛,两块菜地就成了他最平凡的人生。
图|视觉中国
七里屿灯塔
七里屿灯塔 位于宁波甬江口门外,建于1865年,是我国乃至远东最早的现代灯塔之一,外贴白色瓷砖,顶部是红色的,属于英式风格,建在翠绿的岛屿之上,前拥蔚蓝的大海,时不时有海鸟飞过。
这里的守塔人一家姓叶,在浙江宁波还有很多的灯塔,家族的五代人都曾先后守候过。
叶中央身为第三代守塔人,数十年如一日守望东海,在妻子重病,女儿生产也未曾离开东海,后来是他的儿子、孙子相继守望灯塔,他们一直坚守“人在灯亮”的信条,在无尽的海洋上,照亮渔民回家的路。
锦母角灯塔
锦母角灯塔 位于海南三亚,是大陆最南端的灯塔,是真正意义上的“ 海角天涯 ”。
锦母角的生态环境非常好,三面坐拥蔚蓝大海,一面背倚苍翠大山,激浪拍岸、怪石嶙峋与海天融为一体,光这景观就足以治愈人心。
再加上锦母角的角头灯塔的装饰,白色的塔身,红色的塔帽,它的外形和这里的风景显得格外的和谐,使这里更加唯美浪漫。
由于这里属于军事禁地,就连当地知道的人都非常少,因此灯塔常年孤零零的守望在这里。
图|视觉中国
渔港村孤独灯塔
渔港村孤独灯塔 位于苏州,在光福石壁禅寺茶室外的湖面中间,被称为太湖“ 最孤独灯塔之一 ”。
它的外表是红白相间,这种色调搭配格外好看,外形中间细两端粗,在遮住任何一方,都酷似老式的手电筒,也代表着照明,跟灯塔很相配。
这里的灯塔原是为渔民出海捕鱼时照亮回家的路,由于现在禁止捕鱼,渔民不能出海,显得灯塔极为孤独。
虽然孤独却很浪漫,有落日、飞鸟、上百条渔船相伴,像极了爱情电影中的浪漫场景,给来此的游人无限的遐想。
图|视觉中国
如果给你120万年薪
你愿意去守塔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