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肥教育局落实“教育惩戒权”引争议,老师体罚学生如何把握度?

今天是3月的第一天,正值开学季。教育相关消息也十分多,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比如下面这条中考改革消息。

安徽省2021年中考体育迎来重大变革,总分值依旧为60分,

但不再设必考项目。

同时,今年安徽省中考时间回调至6月14日。

还有一条重要的教育信息。

从教育部网站获悉,去年12月底教育部颁发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从今日起实行。

结合之前频发的老师体罚学生相关事件,此次《规则》的发布备受关注。

《规则》首次对教育惩戒的概念进行了定义 ,“教育惩戒,是指学校、教师基于教育目的,对违规违纪学生进行管理、训导或者以规定方式予以矫治,促使学生引以为戒、认识和改正错误的教育行为”。

在此之前,《教育法》《义务教育法》《教师法》《未成年人保护法》等法律都没有直接使用过教育惩戒的概念。

反观近年来发生的多起老师体罚学生而至学生受伤的新闻,不难发现,“体罚”这个词已经成为师生家长间的敏感词。

2020年12月31日,巢湖市教育体育局发布通报:巢湖市城东小学临时聘用教师蒋思雨用自制教鞭体罚学生,造成不良影响。我局在调查核实后,已责令城东小学对蒋思雨作出解聘处理,并对城东小学校长进行诫勉谈话。同时要求该校立即召开全体教师会议,开展警示教育。

2020年12月7日,山西省霍州市教科局通报华光育才学校教师体罚学生,对涉事教师郜康琪停职,并在全校教师大会上做出深刻检查。有网友称,霍州华光育才小学老师郜康琪上课时掌掴学生并将其推倒在地。

2020年11月30日,遵义市余庆县一名初三学生小甜被老师叫到办公室进行体罚,致使身体多处淤青。目前涉事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师已停职调查。

图为被体罚学生大腿上的伤

2020年9月10日,张某等8名学生因答题错误受到任课教师王某惩罚。随后张某在教室出现头晕现象,被张某祖母和王某送医院治疗,经抢救无效死亡。目前,警方对学生死亡原因进行全面调查,涉事教师王某停职接受警方调查。

张某受伤住院照片

2020年5月31日凌晨,广州白云公安通报:关于网传广州市方圆实验小学一名教师涉嫌体罚学生一事经调查取证,发帖人刘某承认其女儿因遭体罚吐血、凌晨2时被老师威胁殴打、送老师6万元等情节,系其为扩大影响而故意编造的谎言,照片展示的衣服“血迹”实为化妆品和水,其女儿目前精神状态良好。与此同时,警方在调查中还发现了刘某涉嫌雇请人员进行网络炒作的相关证据。

图为刘某微博发文的截图

当时事件一出来就在网络上一片哗然,网友纷纷指责涉事老师变相体罚学生,没有师德。之所以当时家长能借此事炒作也是因为这样的事件发生的太多了,舆论一边倒向学生和家长。

只要老师体罚学生致学生受伤的新闻一出来,涉事老师就会被停职,学校也会受到处分。这就导致如今的课堂上,老师不敢管学生,也不知道怎么管。在这样的矛盾中,《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的发布与实施就起到了一定的舆情引导作用。

实行“教育惩戒权”,就是在法律上明确了老师管理学生的权力。但是怎么管,怎么去把握实施教育惩戒权的力度,就需要《规则》里详细说明了。

教育惩戒,是不是就意味着老师可以不计后果的随意处罚学生了?答案是否定的。

《规则》指出,教育惩戒强调育人属性,明确实施教育惩戒应当遵循教育性、合法性、适当性的原则,“符合教育规律,注重育人效果;遵循法治原则,做到客观公正;选择适当措施,与学生过错程度相适应”。

同时要理解,教育惩戒与体罚和变相体罚是不同性质的行为。

为了防止实践中个别教师将体罚和变相体罚作为教育惩戒实施,《规则》专门对八类不当教育行为作了明确和细化。

除此之外,对学生的哪些行为可以实施教育惩戒?学校、教师可以采取哪些教育惩戒措施?

这个重点关注的问题,也在《规则》中有所回答。

①在确有必要的情况下,学校、教师可以在学生存在不服从、扰乱秩序、行为失范、具有危险性、侵犯权益等情形时实施教育惩戒。

不服从,指学生主观不完成其基本的学习任务;

扰乱秩序,包括扰乱课堂秩序和学校教育教学秩序;

行为失范,主要指吸烟、饮酒以及其他违反学生守则的行为;

具有危险性,指学生实施有害自己或者他人身心健康的危险行为;

侵犯权益,指学生打骂同学、老师,欺凌同学或者侵害他人合法权益的行为。

②根据程度轻重将教育惩戒分为一般教育惩戒、较重教育惩戒和严重教育惩戒三类。

一般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轻微的学生,包括点名批评、做口头或者书面检讨、增加额外教学或者班级公益服务任务、一节课堂教学时间内的教室内站立、课后教导等;

较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较重或者经当场教育惩戒拒不改正的学生,包括德育工作负责人训导、承担校内公共服务、接受专门的校规校纪和行为规则教育、被暂停或者限制参加游览以及其他集体活动等;

严重教育惩戒适用于违规违纪情节严重或者影响恶劣,且必须是小学高年级、初中和高中阶段的学生,包括停课停学、法治副校长或者法治辅导员训诫、专门人员辅导矫治等。

虽然《规则》已经针对学生家长、学校老师等相关人群的疑惑给出了解答,但是实行起来肯定还是任重道远的。

(转载自庐州印记公众号)

打开APP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