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块自制的木板加四个小轮子,侯兴平顾不得板子是不是干净,躺在上面,“嗖”地一下就钻进了公交车的肚皮下面。不一会儿传来他的声音:“轻踩油门,我看看。”
很快,驾驶室里的助手挂空挡轰油门。
“好!”话音一落,油门声戛然而止。
再次从底盘下面钻出来,这辆车的问题已经找到了,侯兴平在维修记录上写下问题后,由驾驶员将车开往地沟上,再由修理工进行统一的修理。
重庆交通开投公交集团西部公交梨树湾保修厂,负责该公司1445辆公交车的维修和保养,作为该修理厂小修车间主任的侯兴平,从18岁开始,就在这个厂里当修理工,19年的时光过去了,37岁的他从对车完全不懂的门外汉,到靠着自己一股肯学肯钻研的精神,成长为修理厂的“全科医生”。
▲侯兴平在工作中
尽管现在钻车肚皮的事情发生得少了,但侯兴平依然觉得,自己对车就像着了魔,“下去看看,总觉得踏实。”
今天(2日),国庆节的第二天,对于侯兴平来说,没有节日,他的任务,是要保障公交车的正常运行,守候在修理厂里,等待着急需修理的公交车到来,让这座城市的公交运营井然有序。
高中毕业选择当修理工
他从新手到独自上路只花了一年时间
18岁,侯兴平高中毕业。
毕业后的他目的很简单,要去学一门技术,而进入修理厂学修车,就能学到这门技术。位于梨树湾的这个修理厂,彼时还很偏僻,周遭别说居民,就连厂都不多,杂草长得像人那么高。
第一次站在厂里,看着进进出出的公交车,侯兴平心里多多少少都有些激动,“他们负责开车,我负责修车,如果我修车修得好,那么驾驶员开起来肯定会得心应手得多。”
在小修车间,车辆的修理就像流水线上的生产一样,进行了分块,分为:传动系统维修、转制维修、发动机维修和电路维修。
刘晓川是侯兴平的师傅,他跟着他学传动维修。
高中毕业的侯兴平才100来斤,那会儿,整个修理厂只有2个地沟,而开进来维修的车,却源源不断。
▲矫正轮毂
为了方便进出车辆的底盘,修理工们发明了“睡板”,这是一块与人上半身高度差不多的木板,四个角安装上小轮子,车辆停好以后,人躺在睡板上滑进去,照着头灯,检查底盘的情况。
第一次进去,出来的侯兴平变成了大花猫,满脸都是黑黢黢的,一身崭新的工作服上也沾满了油污,“小伙子,这活儿是很辛苦哟。”师傅刘晓川说到。
但辛苦,并没有打击他的积极性,反而让他对各种车辆显现出来的毛病产生了无限的兴趣,光阴在睡板上滑进滑出,时间在底盘下悄悄溜走,一年的时间过去了,19岁的侯兴平出师了。
无惧手臂被烫起泡
他在吃苦中悟出这样一个道理
夏天的天气,室外温度五六十度,躲在发动机底盘下,可能感受到的温度更高。
刚从外面回到修理厂的公交车,离合器烧坏了,一旁的排气管温度高的不得了。最开始没经验,侯兴平的手臂不小心碰到排气管,瞬间就能闻到肉皮被烧糊的味道,接下来,才是那钻心的疼让他直喊受不了。
但遇到的疼痛,并没有成为阻止他进步的拦路虎,反而让他在这条路上越走越远。
侯兴平记得,有一辆离合器坏了的公交车开到厂里维修,无论怎么修离合器,都无法让它正常的控制分离,“直到整个小修车间的师傅凑在一起集体‘会诊’,才发现,问题并没有出在离合器上,反而是出在发动机的定位系统上。”由于定位系统的问题导致离合器无法正常分离,对于只懂传动维修的我来说,显然我当时的知识,是无法一个人单打独斗解决这些问题的。
考虑到维修技能的单一性,年轻的侯兴平作出这样一个决定:去把自己缺少的其他几个部分知识全部学完。
顶岗轮岗他都上
5年学会8年贯通他证明自己真的行
作为一位已经单打独斗的小修师傅,侯兴平已经不能再去拜师,挨个地学完其他三个板块,那么如何才能学习这些知识呢?他想到两个办法。
一个办法是自己买书来看汽车修理知识,但空有知识不能落实到具体的维修上,也是不行的。第二个办法,就是找机会实践。
侯兴平告诉记者,在小修车间,有轮岗和顶岗的机会,所谓轮岗,就是轮换到其他岗位去,对于喜欢学习的他来说,这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一旦车间里有轮岗,第一个举手报名的就是他。
▲与同事沟通维修问题
自那以后,无论是发动机维修、转制维修还是电路系统维修的地方,都能看到他的身影。聆听、实践、自己动手、拆开检查,一个一个零件的拆解下来,再一个零件一个零件的装上去,一个不差。自己启动车子,轰一脚油,听听发动机的声音,就能知道车子是否被修好了。
差不多花了5年的时间,侯兴平完成了三个板块的学习,而将这四个板块的知识融会贯通,则用了8年的时间。
他成为公交修理的全科医生
如今依然学习各种新车维修知识
2010年,侯兴平已经是厂里小有名气的修理工。
208路的车长颜师傅告诉记者,他们都知道,修理厂那位年轻师傅技术又好,修车又快捷,而且修好了以后,不容易返厂再修,“对于我们来说,驾驶一辆车况性能好的车在路上行驶,很重要。”
而侯师傅总结出来的“望、闻、问、切”四法,也在他身上用得活灵活现。
近一米深的地沟里弥漫着浓浓的机油味,侯兴平正用扳手拧紧一颗颗螺丝,不断重复检查,确保没有任何遗漏。“我们的工作就是对每一辆公交车进行检查、保养和维修,鸡蛋里挑骨头一样找出问题然后解决,确保能够安全出行。”说着话,侯兴平又开始对轮胎进行维修,戴在手上的白手套很快就变得乌黑。
▲钻地沟
在岗位上19年,侯兴平对公交车的各种“病症”了如指掌,大多数时间都能够“手到病除”,但有时候也会遇到很难发现的综合故障,只有耐着性子一遍遍检查和调试,直到找到故障原因为止,“这份工作没有尽快完成的捷径,全凭的是多年的经验和耐心、细心。”
即便成为了全科医生,侯兴平的学习之路也没有终止,随着电动、混动车的出现,电脑控制系统成为修车的新方向,而他,又开启了新的征程,在学修车的道路上,越走越远、越走越通畅。
成立保障突击队
全方位保障城市公交的运营
9月中旬,梨树湾保修厂成立了“梨树湾保修厂机务保障突击队”,目的是要全方位地保障1445辆公交车在城市里的正常运营。
而这个保障的措施,除了过硬的技术,更像是下一盘棋一样。
据了解,西部公交之前就在主城布局了十个驻站维修点,分别为井口、学林雅园、九宫庙、站西路、重庆西站、民安华福、新桥医院、牛角沱、磁器口三千城、金色悦城,上述10个点,采用与调度室共用的模式,让修理人员前往一线驻站,车辆一旦发现有简单的毛病,在发车站就能为其解决和维修,确保车辆的正常上路。上述十个点合计23位修理工。
▲有些问题,需要与驾驶员当面沟通才能了解车子到底哪个部位“生病”了
而位于梨树湾的保修厂小修车间里,77位工作人员则全天候地备战公交车的维修,“车辆有了问题来修理,绝对不能让它没有治愈就出门,更不能带病上路。”
而这背后,是100个家庭的支持与鼓励,才有了城市公交的正常运营。
新闻纵深:
他的钻研精神我都佩服
西部公交梨树湾保修厂负责人对侯兴平的表现,一直竖起大拇指:他真的很能干,而且,没有任何的技术问题可以从他眼皮底下蒙混过去。
这位负责人的话是有道理的,作为一个从普通修理工成长起来的管理型人才,侯兴平懂修车,而且整车修理不在话下,“他懂,就能给与员工技术指导,也能让别人的维修技术,有成长的空间,就像一本书,别人愿意去翻阅、去读。”
▲侯兴平让同事对车辆维修记录做详细登记
而成功的过程自然是辛苦的。
三伏天的重庆,热得很。火花四溅,温度随着炎热的天气升高,工作中的侯兴平很快就冒出汗珠,而这并不是他最辛苦的时候。一到夏天,伴随着车辆启动的热浪,地沟里面的温度达到45℃左右,呆一分钟就像蒸桑拿几十分钟,汗水滴到发动机或排气管上,烫出“呲呲呲”的声音,一天下来,汗水、油污将身上的衣服能完全浸湿。
环境的艰难能够克服,作为汽车维修工,侯兴平更认为要有过硬的专业理论和实践技术才能胜任,他把学习新知识作为前进的动力。
“他的钻研精神,我都佩服。”该负责人表示,正因为让人佩服的精神,才让他成为维修行业的翘楚与精英。
▲国庆节,侯兴平用这句话鼓励同事们,让大家卯足劲努力干
上游新闻·重庆晚报慢新闻记者 王渝凤 彭光瑞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