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薯属旋花科甘薯属,一年生或多年生蔓生草本,又名山芋、番薯、红薯、白薯、地瓜、红苕等,因地区不同而称谓各异。
甘薯起源于南美洲,现已在100多个国家广有种植。明朝万历年间福建长乐人陈振龙、广东东莞人陈益、广东吴川人林怀兰分别从南洋、安南等地将甘薯带入中国的福建、广东,经几代人的努力,而后向中国的长江流域、黄河流域及台湾等地传播,对明清时期中国的食物结构和人口增长产生了深远影响。
甘薯性喜温,是短日照作物,根系发达,较耐旱,对土壤要求不严,是一种抗早、耐贫瘠、增产潜力巨大的作物,被称为荒地开发的先锋作物,曾是中华人民共和国20世纪60—70年代困难时期老百姓的主要粮食“替代品”,有“甘薯救活一人”之说。
甘薯营养丰富、用途广泛,是重要的粮食、饲料、工业原料新型能源用原料,是世界粮食生产的底线作物和极具竞争力的能源作物,亦是优质的抗癌保健食品,是欠发达地区主要经济收之一。在灾年、歉年仍是重要的救灾粮食,发挥了特殊战略意义。
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甘薯种植国,在20世纪60-70年代,我国甘薯种植面积达到鼎盛时期的1亿多亩,后由于稻麦育种种植技术进步、旱田改水田力度加大,稻麦等粮食作物产量增长较快,国民饮食结构也发生了较大变化,甘薯的种植面积逐年下降,现已基本稳定在5000万亩左右(行业学会估算,比较接近生产实际),在我国粮食生产面积中次于马铃薯,居第五位,但由于其育种种植技术不断进步,总产量却下降不大,基本稳定在8000万t左右,在我国粮食作物生产总量中仅次于水稻、小麦、玉米。我国甘薯以黄淮海平原、长江流域和东南沿海种植最为集中,主要生产省份有四川、河南、山东、重庆、广东、安徽、河北、湖北等,其在平原坝区、丘陵薄地的沙壤土、壤土、黏土地块皆有种植。
甘薯用途随着社会经济和膳食结构的发展而变化,一般经历“食用为主,饲、食、加工并重,加工为主、食饲兼用”几个阶段。目前,我国已经转向以加工为主的阶段,淀粉薯所占比例最大,优质鲜薯食用发展较快,菜用薯市场正在开辟成长。甘薯在部分发展中国家作为粮食的功能并未衰退,非洲一些国家几乎将甘薯全部作为食用,如乌干达、布隆迪等国人均年消费100kg左右。发达国家和地区人均年消费仅2~6kg,多强调其保健功能和优质鲜食用途。
甘薯营养丰富,富含淀粉、糖类、蛋白质、维生素、纤维素以及各种氨基酸,是非常好的营养保健食品。就世界范围而言目前约80%的甘薯用于直接食用和食品加工。1996年日本国立癌症预防科学研究所研究表明甘薯具有抗癌作用,2005年1月世界卫生组织公布的最佳食品榜中,甘薯名列第一。